祝保全
模擬文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作文課上,語文老師展示了三篇風格各異的高考滿分作文。甲篇運用了標準的并列式結構,勻稱美觀;乙篇引經(jīng)據(jù)典,文采四溢;丙篇語言質樸,感情真摯。老師說:這三篇滿分作文各有千秋,都是經(jīng)典,大家選擇一種模式不懈模仿,成功非你莫屬。
如果選擇,你會選擇哪一種模式?或者,對老師的話,你有什么想法?請闡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其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思路導航
題目中,老師展示的三篇滿分作文各自特點凸顯,因此脫穎而出,得到閱卷老師的青睞。于是,老師就向學生提出了選擇其中的一種堅持模仿的要求。老師的方法指導無疑是有道理的,因為有經(jīng)典范例引路,“成功非你莫屬”。但任何事情都不是絕對的,倘若靜下心來仔細琢磨推敲,老師展示的“三篇滿分作文”也未必盡善盡美,從歷屆高考作文的整體情況來看,這“三篇作文”的確還有很多值得商榷斟酌的地方。
甲篇文章結構“勻稱美觀”,在形式上悅人眼目,給人以美感,然而內容究竟如何?不得而知。眾所周知,一篇真正的好文章,應該是形式和內容的完美統(tǒng)一,倘若只重形式而忽視內容,只怕“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沒有多大的實用價值。所以,只是一味模仿所謂優(yōu)美的結構,極有可能本末倒置,未必可取。
乙篇文章“引經(jīng)據(jù)典,文采四溢”,的確光鮮照人,但文章的真正贏人之處,是內容,是文章蘊含的真情實感,而絕非華麗的外表。所以,如果乙篇文章以文采嘩眾取寵,不能以情動人,難免有賣弄之嫌。
丙篇“語言質樸,感情真摯”,這樣的文章猶如山野村姑,不事裝扮,清新可人,當然無可厚非,但適當來點淡妝,或許更加嫵媚動人。作為高考作文,適度的語言“包裝”更是不可或缺,因為高考作文發(fā)展等級明確提出了“有文采”的要求。在不傷內容的前提下對語言進行適度的美化,使文章內外兼美,豈不更好?
通過以上分析,老師展示的三篇文章特點明顯不同,各有千秋,乍看似乎的確值得借鑒;但仔細琢磨,三者都有不盡如人意之處。據(jù)此,考生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立意構思:
1.如果從題目給出的任務“你會選擇哪一種模式”權衡,考生可以有如下立意:好結構成就好文章;彰顯文采,讓文章亮麗動人;用質樸和真情感動讀者的心靈。
2.如果從提示語“或者,對老師的話,你有什么想法”發(fā)散思維,考生可以權衡利弊,綜合考慮,可以這樣立意:集“三種優(yōu)勢”于一篇文章之中,既有好的結構,又文采飛揚、感情真摯,豈不成就了“大美”?模仿不可取。
佳作展示一
“三管”齊下 成就大美
□孫正航
三篇作文各有千秋,特點凸顯,恰恰代表了高考作文必須具備的三大要素:結構、文采和情感。我認為,好文章既離不開勻稱美觀的結構,亦離不開靚麗飛揚的文采,更離不開動人心扉的真情實感。
千巖萬壑巧布局,脈絡清晰自宜人。
呂本中有“恨君不似江樓月,南北東西,南北東西,只有相隨無別離”的妙句。這重章復沓的結構,深得回環(huán)跌宕、一唱三嘆之妙?!翱部卜ヌ促?,寘之河之干兮”“坎坎伐輻兮,寘之河之側兮”“坎坎伐輪兮,寘之河之漘兮”,《詩經(jīng)》中的這首經(jīng)典之作,在布局謀篇時巧設三個章節(jié),采用反復詠嘆的手法,對不勞而食的剝削者進行無情的嘲罵,暢快淋漓,極富感染力。
然而,一味講求形式亦會給文章帶來生硬造作的瑕疵。只注重形式而不注重文辭的雕琢潤色,便只會如明清時期鉗制人們思想、束縛知識創(chuàng)新的八股文一般,讓人呆滯僵化。所以,我們在追求結構勻稱形成的整齊美的同時,還要追求遣詞造句帶來的文采美,使二者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半幅金荃麗句,數(shù)行紅豆新聲。
文采是麗詞佳句連綴而成的雕欄飛檐、鏤窗綺戶,為高樓增添諸多美感;引經(jīng)據(jù)典或運用修辭巧施粉黛,則又為文章大大增添了“顏值”?!办v笑春桃兮,云堆翠髻;唇綻櫻顆兮,榴齒含香”,寥寥數(shù)語,一個明眸皓齒、秀發(fā)如瀑、唇似櫻桃的美艷動人的女子形象呼之欲出。王勃的《滕王閣序》,憑借恰切的典故、優(yōu)美的詩句震驚四座,令人嘆為觀止。這些文字給人以清露晨流、新桐初引的審美感受,真可謂賞心悅目,韻味無窮。
然而,如若過于追求華麗辭藻而缺乏思想深度,則難逃“花瓶”之嫌,外觀華美而腹中空空,終難打動人心。一篇文章若沒有真摯情感和豐厚意蘊,便會如蘇東坡曾批判的那樣,“如演戲開場日,項臂各掛華麗珠寶的老嫗一樣”。因此,美文亦如美人,徒有窈窕的身段和姣好的容顏尚且不足,須有內涵才能有魅力。
動人肺腑行乃遠,文無真情總是空。
為文者須知,文章真正打動人心的,是字句傳達出的生活的真純。走過那零雨其蒙的東山,千年之前征夫離鄉(xiāng)時落下的熱淚,正滴落在我們心上;兒時熟稔的“低頭思故鄉(xiāng)”,漂泊無依時才明了,那月色下的搗衣聲聲聲打在游子思鄉(xiāng)的心上。戰(zhàn)馬嘶鳴,畫眉深淺,離人淚,楊柳岸,盡是從生活點滴中窺得,是心靈的寫照。
生活是去年的新雪,只待我們報以滿腔熱情,著成感人肺腑的華章。試想,如若歐·亨利失去流淚的微笑,李密陳情無病呻吟,又怎能夠觸動讀者心靈深處那根軟肋,令人情動神傷?
毋庸贅言,作文的大美應是結構、文采與情感三位一體,三管齊下。只有這樣,才能著成氣勢如虹的真純之作,寫就養(yǎng)眼、動情的妙語華章。
模擬評分
基礎等級:作文主體的三個部分均先用詩句引入,再舉例進行闡釋,布局美觀,條理清晰。三個部分在內容上上下順承,而每個部分的內容又講究巧妙過渡。如此,該作文便在“結構”“內容”上不僅層次分明,條分縷析,且實現(xiàn)了自然承接。故本項評39分。
發(fā)展等級:毫不夸張地說,這篇作文是一篇結構勻稱、文采飛揚、審題精準有思想深度的大美之作。作文亮點頻出,恰當?shù)匾昧舜罅吭娋?,文采四溢,讀來養(yǎng)眼怡心,足見考生深厚的文化積淀。故本項評18分。
綜合以上亮點,該作文最后得分:基礎等級39分+發(fā)展等級18分=57分。
佳作展示二
文無他奇 只是恰好
□余倩裔
三篇滿分作文,或結構勻稱優(yōu)美,或文采斐然成章,或感情質樸真摯。在我看來,結構、文采固然重要,但真情實感才是文章制勝的法寶。
洪應明先生曾在《菜根譚》中寫道:“文章做到極處,無有他奇,只是恰好?!币馑际钦f,一個人的文章達到了純熟完美的最高境界,其中的遣詞造句便沒有什么奇異之處了,只是恰如其分地用文字將真情實感表達得淋漓盡致罷了。魯迅先生棄醫(yī)從文,并非所謂科班出身,然其文章如投槍,似匕首,在茫茫黑夜里閃耀著光芒,直刺敵人的心臟,只因這利刃上滿是他對敵人“橫眉冷對”的憎恨之情。巴金先生在《隨想錄》中收錄了《小狗巴弟》一文,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明明白白地敞開胸膛,逼自己直視當年對一只小狗的殘忍,痛徹心扉的懺悔全彰顯于字里行間。申賦漁在《逝者如渡渡》中,沉靜地將工業(yè)文明的屠殺史鋪展開來,冷靜的文字是那些長跪不起的靈魂的悔過:“孤獨的人類是可恥的……”這些平實的文字往往如最狂野的海浪般翻滾。
質樸平淡是一種文品。文章只求結構的勻稱,便呆板暮氣;只求文句的華美綺麗,又太過虛假匠氣;但真情不會,誰會去嫌真情太過呢?這些“野老話家?!卑愕奈恼?,它們的質樸使文章情更深,意更濃,如此語樸情醇,如何能不動人?回望歷史,沒有屈子胸懷國民的真情,何來“哀民生之多艱”的悲嘆?沒有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何來“我輩豈是蓬蒿人”的傲氣?沒有林則徐公正為國的堅持,何來“豈因禍福避趨之”的壯辭?韓愈的《祭十二郎文》抒發(fā)生離死別之情,深沉真摯,悲哀凄楚,不正是得力于作者將敘事、抒情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以事顯情,融情于事,雖為平?,嵤拢挥X一片哀情發(fā)自肺腑,感情的潮水噴涌而出,催人潸然淚下。情到深處,文方能恰好;文恰好,讀者方能為其動容。
劉勰在《文心雕龍》中說:“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睘槲囊嗳绲巧接^海,全在一個“情”字。文以情動人,此言得之。君不見,史鐵生用純真樂觀造就了《我與地壇》的震撼,季羨林用樸實的孝與愛釀成了《永久的悔》的沉痛,三毛用隨性與淡泊書寫了《橄欖樹》的輕靈……
文章洗盡鉛華,不粉飾,不做作,才能清新脫俗,袒露出本心,讓人覺出溫度和脈搏來。倘若將真情架構在結構的雕琢和辭采的藻飾中,便太過沉冗繁雜。皮囊太重,心又怎會輕盈?真情又如何流露?用恰好的文字袒露真誠的心扉,文章雖無他奇,卻也成極品了。
模擬評分
基礎等級:該作文開篇在凝練、準確概述材料的基礎上,引出考生自己的觀點,做到了有的放矢。接著,考生引用了大量事實,論述“文以情動人”的要旨。這些事實論據(jù)兼顧古今中外,注意點面結合,洋洋灑灑,收放自如,以無可辯駁的典型事例支撐觀點,使得作文內容充實豐富,令人信服。故本項評40分。
發(fā)展等級:在表達上,作文將引用的名言、事例運用排比的修辭手法進行羅列,彰顯出一種雄辯的氣勢;長短句交錯的合理使用、比喻的修辭手法的恰切運用也為作文增添了氣勢。總體來說,該作文語言簡練、犀利,頗具雜文的風格,是一篇文質兼美的議論性散文。故本項評19分。
綜合以上亮點,該作文最后得分:基礎等級40分+發(fā)展等級19分=5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