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從鳳 (廣東省臺山市第一中學 廣東臺山 529200)
“血糖平衡的調節(jié)”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學教材必修3《穩(wěn)態(tài)與環(huán)境》第2章“動物和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jié)”第2節(jié)“通過激素的調節(jié)”中的部分內容。人體內血糖調節(jié)的過程十分復雜,既有激素調節(jié),也有神經調節(jié)的參與,內容較為抽象,若單憑教師講述,學生很難理解。教材采用模型構建的方法處理這部分知識,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和生活經驗,通過教師的引導,由學生主動探究有關血糖平衡調節(jié)的知識。但教材中的模型構建方法在實際教學中操作較困難,為此筆者對模型構建的材料和步驟進行了改進,將構建物理模型與概念模型相結合,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1)知識目標:①描述進食后和運動時人體內血糖的來源和去路;②掌握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和分泌的相互關系;③理解血糖調節(jié)的過程和機制。
2)能力目標:①通過構建血糖調節(jié)的動態(tài)物理模型,掌握構建物理模型的一般方法;②通過構建血糖來源和去路的概念模型等,掌握構建概念模型的一般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①培養(yǎng)學生理論聯(lián)系生活實際,學以致用的意識;②增強學生自我保健意識,更加珍愛生命,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構建模型的材料:代表葡萄糖的黃色圓形小磁珠30粒(直徑為3 cm),代表胰島素的白色小磁珠10粒,代表胰高血糖素的粉紅色小磁珠10粒,代表糖原的黃色大磁珠5粒(直徑為5 cm),代表脂肪的紅色大磁珠5粒。
4.1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用多媒體展示視頻《新聞大求真——糖尿病》,提出要探索的問題,導入新課:通過視頻學習概括糖尿病的主要癥狀,哪些激素與糖尿病的形成有關?參照教材理解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功能。
4.2 構建餐后血糖調節(jié)的模型
4.2.1 構建餐后血糖來源和去路的概念模型
教師提出問題:餐后血糖為什么會升高(來源)?機體如何使升高的血糖下降到正常水平(去路)?
學生1在黑板上嘗試構建餐后血糖來源和去路的概念模型。
教師提出新問題:此時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含量發(fā)生怎樣的變化?
學生討論后得出結論:胰島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的含量減少,即胰島素能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師生共同完善餐后血糖來源和去路的概念模型,如圖 1。
圖1 餐后血糖的來源和去路概念圖
4.2.2 構建餐后血糖調節(jié)的動態(tài)物理模型 教師介紹構建模型的材料并提出要求,學生分組討論,小組派2個代表在黑板上的概念圖中模擬調節(jié)過程。一位學生負責解說,另一位學生負責演示。
語言描述1:穩(wěn)態(tài)時,人體內血糖的來源和去路能保持動態(tài)平衡,使血糖含量維持在0.8~1.2 g/L左右。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含量也穩(wěn)定在一定的水平。
活動1:將9個黃色圓形小磁珠放在“血糖”處,模擬血糖含量在正常范圍內(0.9 g/L)。將 5個白色和4個粉紅色小磁珠分別放在“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處,模擬激素處于正常水平(胰島素的含量比胰高血糖素的含量略高)。
語言描述2:人體進食后,食物中的糖類經消化吸收后,大量葡萄糖被吸收到血液中,血糖升高,超出正常值。
活動2:將7個黃色小磁珠放在“食物中的糖類”處,用以模擬食物中糖類消化產生葡萄糖;接著又順著消化吸收的箭頭轉移至“血糖”處,模擬食物中糖類被消化吸收后使血糖升高到1.6 g/L。
語言描述3:血糖升高后,刺激胰島B細胞增加胰島素分泌,同時抑制胰島A細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活動3:增加3個白色小磁珠至“胰島素”處,模擬胰島素分泌增加;從“胰高血糖素”處拿走2個粉紅色小磁珠,模擬胰高血糖素含量減少。
語言描述4:在胰島素的作用下,促進血糖大量氧化分解,其次合成糖原和轉化成非糖物質,從而降低血糖。
活動 4:將“血糖”處的3個黃色小磁珠轉移至“CO2+H2O+能量”處,2 個轉移至“糖原”處,2 個轉移至“非糖物質”處。模擬血糖的去路增加。將“糖原”處的黃色小磁珠換成1個大的黃色磁珠,模擬糖原的合成。將“非糖物質”處的黃色小磁珠換成1個大的紅色磁珠,模擬轉化成脂肪。
4.3 構建運動時血糖調節(jié)的模型
4.3.1 構建運動時血糖來源和去路的概念模型
教師提出問題:運動時血糖為什么會下降(去路)?機體如何使下降的血糖回到正常水平(來源)?
學生2在黑板上嘗試構建運動時血糖來源和去路的概念模型。
教師提出新問題:此時,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含量應發(fā)生怎樣的變化?胰島素的含量是否會顯著減少?
學生討論得出結論:胰高血糖素的含量增加,但胰島素含量不會大量減少甚至還略有增加,即胰高血糖素會促進胰島素的分泌(升血糖是為了用血糖)。
師生共同完善運動時血糖來源和去路的概念模型,如圖2。
圖2 運動時血糖的來源和去路概念圖
4.3.2 構建運動時血糖調節(jié)的動態(tài)物理模型教師提出要求,學生分組討論,小組派2位代表在黑板上的概念圖中模擬調節(jié)過程。一位學生負責解說,另一位學生負責演示。
語言描述1:穩(wěn)態(tài)時,人體內血糖的來源和去路能保持動態(tài)平衡,使血糖含量維持在0.8~1.2 g/L。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含量也穩(wěn)定在一定的水平。
活動1:將9個黃色圓形小磁珠放在“血糖”處,模擬血糖含量在正常范圍內。將5個白色和4個粉紅色小磁珠分別放在“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處,模擬激素處于正常水平。
語言描述2:運動時,血糖氧化加快,血糖濃度下降。
活動2:將5個黃色小磁珠從“血糖”處轉移到“CO2+H2O+能量”處,模擬血糖被氧化分解,血糖濃度下降。
語言描述3:血糖降低到一定程度后,刺激胰島A細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加。
活動3:增加3個粉紅色小磁珠至“胰高血糖素”處,模擬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增加1個白色小磁珠至“胰島素”處,模擬胰島素略有增加。
語言描述4:在胰高血糖素的作用下,促進肝糖原分解補充血糖,促進非糖物質轉化,從而升高血糖。
活動演示4:將2個大的黃色磁珠放在“肝糖原”處,接著換成3個小磁珠,模擬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再轉移至“血糖”處,模擬補充血糖。將1個大的粉紅色磁珠放在“非糖物質”處,接著換成2個黃色小磁珠,模擬脂肪等轉化成葡萄糖,再轉移至“血糖”處,模擬補充血糖。
4.4 構建血糖的來源和去路的概念模型 學生通過構建上述模型已知人體內血糖的主要來源和去路,可將其構建成一個完整的概念模型,如圖3。
圖3 人體內血糖的來源和去路概念圖
4.5 構建血糖調節(jié)的概念模型 通過對血糖調節(jié)的過程進行動態(tài)模擬后,學生已基本掌握血糖調節(jié)的主要途徑——激素調節(jié)的過程,教師進一步闡述血糖調節(jié)的次要途徑神經調節(jié)過程,并構建血糖調節(jié)完整過程的概念模型,如圖4。
圖4 血糖調節(jié)過程概念圖
4.6 分析與應用
問題:如何檢測糖尿?出現(xiàn)糖尿一定是糖尿病嗎?糖尿病的病因是什么?現(xiàn)代社會糖尿病的發(fā)病率越來越高,這與人們的飲食和生活方式有什么關系?如何預防糖尿?。繉W生通過討論,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并最終達成共識。
本節(jié)課的核心是構建2個模型,即構建餐后血糖調節(jié)的模型和運動時血糖調節(jié)的模型。教材中也安排了類似的模型構建內容,但其操作非常復雜,學生不知從何做起。筆者將其進行了三大改進,一是對模型材料的改進,由原來的紙片改為彩色磁珠,可直接吸附在有磁性的綠板上,演示更方便、直觀,學生自行操作也更簡單。二是對模型內容的改進,既模擬了血糖的來源和去路變化,使學生更易理解和接受,又模擬了激素的變化,突破了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的關系這一難點。三是對步驟的改進,將每一個大模型構建又分割成幾個小任務。例如,若直接讓學生構建餐后血糖調節(jié)的模型,學生肯定覺得難度太大,無從入手,而先讓他們構建正常情況下的血糖、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含量模型,后構建餐后血糖的來源和去路的概念模型,再構建餐后血糖調節(jié)的模型,學生的思路才能活躍,操作也更順暢。通過這種模型構建的方法,學生更易接受和理解血糖調節(jié)的知識,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同時通過這節(jié)課的訓練學生還掌握了模型構建法的一般操作與步驟,為以后進一步學習奠定了基礎。當然,在實際操作時還需教師適當引導,在學生思維卡殼時教師要適時點撥,在學生思維偏移時要適時地撥正。這也體現(xiàn)了教師的教學智慧在課堂調控中的重要。
[1]張元.“建立血糖調節(jié)的模型”教學設計.中學生物教學,2009(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