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建軍
摘要 保護地栽培具有不受季節(jié)限制、土地利用率高等優(yōu)點。本文總結了溫室香菜—油菜—番茄1年3茬栽培模式,并分別介紹了該模式下香菜、油菜、番茄的栽培技術,以期為提高種植戶效益提供參考。
關鍵詞 香菜;油菜;番茄;溫室;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S636.904+.7;S634.304+.7;S641.204+.7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09-0096-02
保護地栽培具有不受季節(jié)限制、土地利用率高等優(yōu)點。秦皇島地區(qū)可進行溫室香菜—油菜—番茄1年3茬栽培,可極大提高種植效益。第1茬香菜于9月8—12日播種,1月上旬至2月上旬陸續(xù)采收;第2茬油菜分別于11月上旬和12月上旬在溫室育苗,1月上旬至2月上旬定植,2月上旬至3月初分別采收上市;第3茬番茄于12月中旬在育苗畦內(nèi)播種,1月中旬分苗,3月初定植,5月上旬開始采收,7月下旬拉秧。
第1茬香菜產(chǎn)量45 t/hm2、產(chǎn)值13.5萬元/hm2;第2茬油菜產(chǎn)量45 t/hm2、產(chǎn)值11.25萬元/hm2;第3茬番茄產(chǎn)量90 t/hm2、產(chǎn)值13.5萬元/hm2,合計產(chǎn)值38.25萬元/hm2,扣除生產(chǎn)投資成本4.5萬元/hm2,純效益33.75萬元/hm2?,F(xiàn)將該模式的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1 香菜栽培技術
1.1 整地播種
播前種子要進行處理,需用磚將種子果皮碾碎、搓開種子,播種時一般采用干籽播種。品種選擇山東大葉,該品種具有抗病、品質(zhì)佳、產(chǎn)量高等優(yōu)良特性。采用直播形式,播量為60~75 kg/hm2,行距20 cm,每畦開5條淺溝進行溝播,溝深1.0~1.5 cm。播后覆土厚1 cm左右。播期9月8—12日。播前需精細整地,播前15 d翻地曬地,然后再澆足水,待水撤后,施優(yōu)質(zhì)農(nóng)家肥60 t/hm2、磷酸二銨600 kg/hm2,普施地面翻耙耬平,按1 m寬做畦。
1.2 播后管理
播后5~6 d噴1次除草劑,7~8 d后,香菜陸續(xù)拱蓋,此時澆1次蒙頭水,以軟化板結的表土,減少幼苗出土阻力,5~6 d后再澆1次水,將出苗頂起的表土塊撤下,以免將苗壓死或悶死。播后15~20 d苗已出齊。苗高2 cm時澆1次糞水,以促進幼苗生長。以后每隔7 d澆1次肥水,直到霜降。霜降前(10月23日)可根據(jù)氣候情況及時扣棚,以防遇低溫被凍傷,扣棚前噴1次速克靈防治香菜爛苗病,并澆1 次透水。扣棚后白天溫度控制在14~15 ℃,促進葉片橫向伸展,使苗壯抗病高產(chǎn)。若苗瘦矮,應結合施肥適當澆水。夜間最低溫度在0 ℃以下時應加蓋草苫,蓋草苫時頂部應留通風點,以免夜溫過高苗子徒長,形成細長弱苗[1]。采收前10 d澆1次水,并結合澆水追施硝酸銨375 kg/hm2,或硫酸銨600 kg/hm2。
1.3 適時采收
一般在春節(jié)前后待苗高25~30 cm時陸續(xù)采收。苗高不宜超過35 cm,以免影響品質(zhì)[2-3]。
2 油菜栽培技術
2.1 播種育苗
選擇優(yōu)良品種五月蔓,該品種耐寒性強、纖維少、品質(zhì)佳,分別于 11月上旬和12月上旬選晴暖天氣上午在溫室育苗床上播種。育苗畦播前7~10 d要烤畦保溫,播前灌底水,水滲后均勻撒種。播前進行浸種催芽,用20~30 ℃溫水浸泡種子2~3 h。瀝干水后在15~20 ℃下催芽,24 h可出齊,然后播種,播后覆蓋1.0~1.5 cm厚的細干土,并嚴密覆蓋薄膜,夜間加蓋草苫。幼苗出土前不通風,保持20~25 ℃畦溫。出苗后適當放風,防徒長,保持白天畦溫15~20 ℃,夜間10 ℃左右為宜。苗出齊后覆潮細土,彌補土壤裂縫。間苗1~2次,使苗距達到3.3 cm。移栽前5~6 d,白天加強放風,進行栽前鍛煉。
2.2 及時移栽,合理密植
油菜苗3~4片葉時移栽定植,定植畦內(nèi)施適量腐熟有機肥及磷酸二銨300 kg/hm2,定植行距18~20 cm,株距10 cm,栽植5.10萬~5.55萬穴/hm2。深度以埋到第1片真葉葉柄莖部為宜。一般是每收1次香菜定植1次,收多少定植多少,達到分期采收上市之目的。
2.3 加強管理
定植后6~7 d澆1次緩苗水,適當通風、降溫,保持畦溫白天為20~25 ℃,夜間5~10 ℃。收獲前10~15 d澆水、追肥1 次,追施硫酸銨225 kg/hm2,將肥料撒施,隨即澆水。早上太陽出來后揭苫子,下午太陽落山前蓋苫子,收獲前1~2 d白天也不揭苫子,以增加產(chǎn)量,提高品質(zhì)。
2.4 適時采收
油菜定植后35~45 d、4~5片真葉時可根據(jù)上市需要,間拔收獲上市。
3 番茄栽培技術
3.1 品種選擇
可選用優(yōu)良品種L402,該品種屬無限生長型,品質(zhì)好,中熟,收獲期集中,前期產(chǎn)量高、果實商品性好,耐貯運。喜肥水、適應性廣、耐低溫弱光。抗病毒病,耐青枯病。
3.2 播種育苗
在溫室內(nèi)采用營養(yǎng)缽育苗,育苗床土為腐熟馬糞∶大糞土∶田園土=3∶2∶5配制,或大糞土∶園田土=4∶6配制。用50~55 ℃溫水浸種,降至30 ℃時停止攪拌,浸泡6~8 h,搓洗1~2遍,用濕沙布包在25~30 ℃下催芽,2~3 d芽長0.5~1.0 mm時,將溫度降至10 ℃左右備播。一般于12月中下旬選晴天,先把裝有2/3營養(yǎng)土的營養(yǎng)缽排好,每行10~12個,縱向不限,然后澆足底水,水撤后播種芽長2~3 mm的種子,每缽1 粒,播后用過篩細潮土蓋種,厚度1 cm。播種至齊苗保持白天氣溫25~32 ℃,地溫20~25 ℃;夜間氣溫20~22 ℃,地溫20 ℃。出苗后白天氣溫15~20 ℃,晚上地溫16~18 ℃;夜間氣溫10~15 ℃,地溫18~20 ℃;定植前進行煉苗,白天氣溫16~17 ℃,地溫15~16 ℃;夜間氣溫10~12 ℃,地溫7~8 ℃。同時要注意南北倒苗,拉大苗距,保證苗齊苗壯。苗床水要足而不余,不旱不澆水,以防徒長,定植前15 d可用噴壺澆1 次小水。番茄定植苗齡在60~80 d之間。
3.3 整地定植
定植前10~15 d整地,清理室內(nèi)外殘雜物,鋪施優(yōu)質(zhì)有機肥120 t/hm2、磷酸二銨375 kg/hm2。深翻30 cm,使肥土混勻,耙平整細,做成寬1.0~1.2 m南北向平畦,以待定植。定植采用水穩(wěn)苗法,先開穴(溝)澆水,然后覆土。種植行株距60 cm×30 cm,株高25~30 cm,7~9片葉,普遍現(xiàn)蕾時即可進行定植[4]。
3.4 定植后管理
3.4.1 坐果前管理。定植后7 d左右不放風,保持較高溫度,白天28~32 ℃,夜間15~18 ℃,促進緩苗。緩苗期中耕1次,緩苗后視墑情和天氣澆1次水,然后中耕2~3次,蹲苗促根。此期若遇連陰天、寒潮等天氣,要加強保溫。緩苗后及時吊繩引蔓,采用單干整枝法進行整枝打杈。緩苗后馬上放風,室內(nèi)白天氣溫控制在25~28 ℃之間,夜間12~14 ℃。
3.4.2 坐果期管理。第1穗花開花時提高氣溫,保持白天25~30 ℃,夜間13~15 ℃。為防止落花落果可用15~20 mg/kg的2,4-D或20~30 mg/kg番茄靈蘸花或涂花,開一批蘸一批,避免重復蘸花。當?shù)?穗果多數(shù)坐住時開始澆水,并進行第1次追肥,追餅肥1 500~2 250 kg/hm2,或大糞11.25~15.00 t/hm2,或尿素150~225 kg/hm2。以后每隔7 d澆1次水,保持土壤濕潤,同時加強放風排濕。一般每株留3穗果打頂,每穗留3~4果。
3.4.3 采收期管理。此期管理重點是促進果實膨大和著色,注意保持較高溫度,白天室溫25~28 ℃,每穗果坐住后追肥1次,用量同上,全生育期追肥3~4次。每隔3~5 d澆1次水,均勻勤澆,防止忽干忽濕。為爭取早熟,可用40%乙烯利500~800倍液涂抹青熟期果實催熟,提早上市[5-6]。
3.4.4 后期管理。此期重點是防止植株衰老。注意及時摘除老葉、病葉。保持3~5 d澆1次水,不再追肥。加強通風,既要防止高溫高濕,又要防止高溫干旱,保持白天室內(nèi)氣溫不低于20 ℃。
拉秧前可用40%乙烯利800~1 500倍液噴施,可使果實提前4~5 d轉(zhuǎn)紅。
4 參考文獻
[1] 趙懿,齊純立,張富和.香菜周年無公害高產(chǎn)栽培技術[J].西北園藝(蔬菜???013(5):33-34.
[2] 張志雷.香菜秋季栽培技術[J].農(nóng)業(yè)與技術,2015(9):120-121.
[3] 張衛(wèi)霞.香菜栽培技術[J].河北農(nóng)業(yè),2016(3):31-32.
[4] 吳麗俠.番茄栽培技術[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12(13):93.
[5] 孫英.日光溫室番茄栽培技術[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10(20):134.
[6] 顏耀東.早春大棚番茄高產(chǎn)栽培技術探討[J].園藝與種苗,2014(5):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