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鑫++劉斌斌
摘 要:研究通過運用生理相干與自主平衡系統(tǒng)對大學生高爾夫運動員進行生物反饋訓練,在積極影響大學生高爾夫運動員心率變異性的基礎上,幫助大學生高爾夫運動員提高自我放松和自我調節(jié)能力。研究運用生理相干與自主平衡系統(tǒng)對9名大學生高爾夫運動員進行為期4個月的生物反饋訓練。大學生高爾夫運動員通過掌握生理相干與自主平衡系統(tǒng)中不同訓練項目,積極地影響了各自心率變異性;根據(jù)對實時反饋的時域指標的理解,大學生高爾夫運動員有效地提高了自身心理放松和調節(jié)能力。
關鍵詞:大學生高爾夫運動員 生物反饋訓練 心率變異性
中圖分類號:G80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05(a)-0205-02
隨著高爾夫運動在國內的不斷推廣和發(fā)展,越來越多的高校開設了高爾夫專業(yè)。為了滿足學校和學生要求,各類大學生高爾夫比賽應運而生。因此,對大學生高爾夫運動員所具備的能力要求也在不斷提高。而看似簡單的高爾夫揮桿技術想要發(fā)揮出色,比賽中運動員穩(wěn)定的心理素質卻必不可少。目前運動員心理訓練的方式多樣,如何選擇有效的訓練方法不僅取決運動項目特點,還要考慮被試特點。高爾夫運動強度較小,對運動員主觀因素調控和抗干擾能力要求較高,加之大學生的性格特點,該研究選擇可直觀反饋生理狀況的生物反饋訓練為心理訓練手段,結合高爾夫項目特點選擇心率變異性為監(jiān)測指標,輔助呼吸放松和表象訓練等一般心理訓練方法,以探究有效影響大學生高爾夫運動員心理素質的途徑。
1 研究步驟
1.1 訓練對象
江西信息應用職業(yè)技術學院高爾夫運動員9人,男運動員6人,女運動員3人[平均年齡=(19.88±1.05)歲,訓練年限=(1.56±0.52)年]的有效數(shù)據(jù)。
1.2 訓練設備
由美國Heart Math 學院研究提供技術,北京豪峰數(shù)碼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fā)的生理相干和自主平衡系統(tǒng)(Self-generate Physiological Coherence System,SPCS)。
1.3 實驗安排
時間:9名運動員接受為期4個月的生物反饋訓練,上機訓練共18次。該研究將根據(jù)訓練時間和訓練難易程度平均分為前期階段(6次,簡單難度)、中期階段(6次,中等難度)、后期階段(6次,中等難度)。
步驟:首先教與高爾夫運動員腹式呼吸和表象訓練,然后進行SPCS系統(tǒng)的上機前測以熟悉訓練過程,最后實施實驗。該實驗選用SPCS系統(tǒng)中3個訓練項目:菩提樹(訓練快速進入放松狀態(tài))、射箭(訓練抗干擾能力)、心靈手巧(訓練應激能力)。
監(jiān)測指標:SDNN(NN指竇性心搏間期,SDNN數(shù)值越高表示心率變異性越大);RMS-SD(指測評過程中相鄰心跳RR間期之間變化的狀態(tài),RMSSD數(shù)值越大表示迷走神經張力越強);PNN50(反映迷走神經活躍性,PNN50數(shù)值降低表示迷走神經功能減弱)
2 研究結果與分析
2.1 研究結果
表1列出時域指標在不同反饋項目中各訓練階段的測試結果。SDNN、RMS-SD、PNN50指數(shù)在菩提樹項目和射箭項目中數(shù)值有所上升;各時域指標在心靈手巧項目中變化不穩(wěn)定。根據(jù)數(shù)據(jù)說明:隨著訓練難度增加,運動員可以掌握菩提樹和射箭項目,其迷走神經活性及心率變異性在該訓練項目中得到有效提高。相反,運動員在心靈手巧項目訓練中存在一定問題,心率變異性并未有積極影響。
表2列出不同訓練階段中時域指標進行LSD多重均值比較結果。SDNN指數(shù)和RMS-SD指數(shù)在3個訓練階段均存在顯著差異(P<0.05,P>0.01),PNN50指數(shù)在中期訓練與前、后期訓練的數(shù)值上存在顯著差異(P<0.05,P>0.01)。結合表1分析,運動員的迷走神經活性和心率變異性通過菩提樹項目和射箭項目訓練得到顯著提高。但是,隨著項目難度增加運動員在心靈手巧訓練中并沒有獲得有效反饋,各項指數(shù)在不同時期呈反向走勢且存在顯著差異(P<0.05)。
3 結語
4個月的生物反饋訓練積極影響了大學生高爾夫運動員的心率變異性和迷走神經活性,說明長期的心理訓練可以幫助運動員了解自身心理狀態(tài),并使運動員生理處于符合項目特點的適宜水平。另外,生物反饋訓練利用多圖像和數(shù)據(jù)的實時觀測使高爾夫運動員客觀直接地獲得心理訓練過程中自身生理指標數(shù)據(jù),有效地提高了大學生高爾夫運動員掌握呼吸放松和表象訓練等一般心理訓練的能力。
該研究還值得關注,高爾夫運動對運動員心理要求較高并體現(xiàn)于各個方面。研究數(shù)據(jù)反應出運動員在心靈手巧項目中訓練效果欠佳,說明了應激能力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如何提高高爾夫運動員的應激能力,實驗不應僅局限于單一的心理訓練方法,需要結合高爾夫項目特點采用多元的心理訓練方式進行有效地分析和研究。
參考文獻
[1] 李春雪.射擊運動員生物反饋放松調節(jié)中的心率變異性研究[D].北京:首都體育學院,2009:6-12.
[2] 王惠民,崔秋耕.利用肌電反饋技術進行心理控制訓練研究[J].體育科學,1991(4):84-87.
[3] McGrady A.Biofeedback Self Regulation[J].1996,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