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華 尤加敏[浙江樹人大學(xué), 杭州 310015]
淺析沈從文筆下的女性美
⊙徐建華 尤加敏[浙江樹人大學(xué), 杭州 310015]
沈從文一直關(guān)注著女性的命運,女性形象的塑造幾乎貫穿了他全部的作品。通過其作品中那些色彩鮮明、內(nèi)蘊豐厚的女性形象,我們能夠深切地感受到沈從文對女性美的獨特體驗和身心崇拜,本文從性靈美、母性美和神性美三方面來分析沈從文筆下女性美的精神內(nèi)核及其審美表現(xiàn)。
沈從文 女性美 女性崇拜
沈從文是一位具有“女性崇拜”傾向的作家,在他看來,女性是真、善、美的化身,是一切美好價值的象征,也是作家理想和情感的寄托。通過其作品中那些色彩鮮明、內(nèi)蘊豐厚的女性形象,我們不僅能深切地感受到沈從文對女性美的獨特體驗和身心崇拜,還可以看到作家試圖通過對女性美的發(fā)掘拯救現(xiàn)代社會人性的失落、重塑民族品格的審美理想。本文從性靈美、母性美與神性美三個層面入手,圍繞沈從文筆下的女性美之內(nèi)核及其表現(xiàn),對此進(jìn)行分析。
沈從文作品有一個特點,那就是用真摯靈動的文字來表現(xiàn)女性的性靈美?!靶造`”本意指人的心靈、個人的真實感受。在文學(xué)創(chuàng)作中,“性靈”指的是人物的個性流露。沈從文用贊美的筆調(diào)塑造了一系列身份各異、充滿靈性色彩的女性形象。不管是純真的少女還是純凈的妓女,她們的身上都具備至真至善的品質(zhì)。
女性形象的塑造是沈從文對人性美的集中表現(xiàn),《邊城》可謂是其中的力作。在《邊城》中,作家將自然美和人性美結(jié)合起來塑造人物:“翠翠在風(fēng)日里長養(yǎng)著,把皮膚變得黑黑的,觸目為青山綠水,一對眸子清明如水晶。……平時在渡船上遭遇陌生人對她有所注意時,便把光光的眼睛瞅著那陌生人,作成隨時皆可舉步逃入深山的神氣。但明白了人無機(jī)心后,就又從從容容地在水邊玩耍了?!贝浯淠且粚印叭缢А卑闱宄?、明亮,“光光”的眼神顯露出翠翠沒有絲毫防備、毫無世故的純真。翠翠和爺爺長期生活在自然、簡單、純樸的湘西,性格熱情,性子純真,從來不動氣。她和爺爺雖以渡船為生卻又經(jīng)常不收銀錢,常常給過路的旅客贈飲茶水,可以說,古樸的環(huán)境造就了翠翠純潔、清澈的性格。又如《三三》中的三三,她整日生活在與魚和鴨子做伴的自然環(huán)境中,在湘西純凈的山水間一天天長大,長到十五歲,依然保持著孩子般的純真。在《邊城》中,作家通過翠翠的神態(tài)描寫傳神地表現(xiàn)了青春的覺醒和萌動:初遇儺送,儺送就給翠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使她為了一件不屬于祖父的事,沉默了一個夜晚。兩年后,翠翠長大了,儺送一直在翠翠心里隱現(xiàn),在擺渡灘上送別儺送時,見儺送盯著自己,她便“把臉背過去,不聲不響,抿著嘴兒,很自負(fù)地拉著那條橫攬”?!氨尺^臉”“抿著嘴兒”的神態(tài)把嬌羞的少女形象刻畫得生動美妙而富有趣味,愛情是那么純情,沒有所謂的門當(dāng)戶對,有的只是原始鄉(xiāng)村孕育下的超乎自然的樸素純情。通過翠翠對儺送的自主的、無瑕的愛,可以看出,沈從文所要表現(xiàn)的正是一種人世間純潔美好的感情。翠翠是沈從文傾力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傾注了作者理想與情感的“真”與“美”的化身。再如《月下小景》中,女孩不愿承受土司王的野蠻而偷生,她與小寨主儺佑在歌聲中幸福地死去。這些純真而純情的少女,只是遵循自己本能的選擇,她們淳樸善良,樂觀堅強,盡管落后和愚昧,但是作者給予了她們很高的贊賞。沈從文偏愛女性,寬待女性,極力贊揚女性的美德,在他看來,女性是至高人性的理想化表達(dá)。為此,女性形象的塑造幾乎貫穿了他的一生。
在沈從文的作品中還有一類女性形象——妓女。在沈從文的筆下,她們忠貞專一,樂觀堅強,她們“出賣肉體卻不典出靈魂,有著樸實得近乎簡單的信仰”?!栋刈印分v述的是水手柏子和辰河岸邊一個妓女的性愛故事。柏子每月一次花完用生命換來的錢,為的是與相好的妓女相會。和柏子一樣的水手們,他們“不曾預(yù)備要人憐憫,也不知道可憐自己”,而她,辰河岸邊的一個妓女,是一個多情的人,她關(guān)心柏子,對柏子是那樣的專一,充滿溫情。這種人與人之間可貴的情感使她不再是世俗眼中低賤的妓女,而是柏子在殘酷生存中的唯一光亮,是柏子生命的救贖?!墩煞颉分v述的是一位鄉(xiāng)下的男人去看望在河船上“做生意”的妻子的故事。在河船上,不管是誰都可以當(dāng)著丈夫的面公然占有婦人,兩性關(guān)系成為交易。文中,老七盡管是個妓女,但她依舊“保留著那鄉(xiāng)村的純樸氣質(zhì)”,在鄉(xiāng)下人的心中,她不過是為了養(yǎng)活自己的丈夫和孩子,做著一份普通的工作而已。在《第一次作男人的那個人》中,男人是第一次和女人睡覺,而女人卻是個娼妓,在這個過程中,他愛上了這個女人:“她是和平的、安靜的側(cè)身與他并頭睡下的。氣息的勻稱,如同小羊的睡眠。臉色的安詳,抵除了過去的無恥,還證明了這人生的罪惡,并沒有將這人的心也染了污點?!痹谒男哪恐?,這女人不是污穢的,而是有著神圣的、受人敬仰的佛的性質(zhì)。因為,正是女人拯救了他,證實了生活和情欲之美。無論是少女純真的人性抑或是妓女純凈的靈魂,這些積極樂觀、誠實善良的女性形象都是沈從文所著力建構(gòu)的健康自然的理想人格的化身。
母性,不僅僅是指母親,而是指廣義上的源自人們心中的真愛。這種愛有如大地一般博大,如水一般溫柔、純凈,它能夠孕育出健康的生命和美麗的理想。在沈從文的小說中,母親形象或有著母性氣質(zhì)的女性形象是不可或缺的。這些美好、善良的女性形象體現(xiàn)了沈從文女性崇拜心理中的母性崇拜情結(jié),這與他青少年時的生活經(jīng)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guān)系。
少年時,由于家庭的變故,沈從文和他的兄弟姊妹的教育,全是那個“瘦小、機(jī)警、富于膽氣與常識的母親擔(dān)負(fù)的”。他說:“我的教育得于母親的不少,她告我認(rèn)字,告我認(rèn)識藥名,告我思考和決斷——做男子極不可少的思考以后的決斷?!睂τ谀赣H,沈從文是崇拜的。“到認(rèn)完六百生字時”,他隨了兩個姐姐“到一個女先生處上學(xué)”,因為年齡較小,“坐在她膝上的時間或者較多”。此外,湘西的地域文化、原始女媧崇拜等種種緣由導(dǎo)致沈從文的作品中不可避免地出現(xiàn)了母性崇拜的味道。他塑造了一系列勤勞樂觀、無所不能的母親形象?!恫藞@》中,作者以溫情的筆觸描繪了母親與兒子的深情:玉太太是一個“有教養(yǎng)又能自食其力的,富有林下風(fēng)度的”與兒子相依為命的婦女。她樸素善良,勤勞簡樸,盼望著通過自己的勞動能使自己的孩子去北京上學(xué)。她經(jīng)營著自己的菜地,種了很多的蔬菜。小說寫道:“冬天時,玉家白菜上了市,全城人都吃玉家白菜。在吃白菜時節(jié),有想到這賣菜人家居情形的,贊美了白菜,總同時也就贊美了這人家母子?!@城中也如別的城市一樣,城中所住蠢人比聰明人多十來倍,所以竟有那種人,說出非常簡陋的話,說是每一株白菜,皆經(jīng)主人的手撫手摸,所以才能夠如此肥茁?!辈粌H如此,玉太太這“做母親的還善于把白菜制成各樣干菜,根、葉、心各用不同方法制作成各種不同味道”。少年人“一天所做的事,經(jīng)營菜園的時間卻比看書寫字時間多。年輕人,心地潔白如鴿子毛,需要工作,需要游戲,所以菜園不是使他厭倦的地方”。沈從文用大量的筆墨描寫了母子二人的幸福生活,字里行間透露出濃濃的母愛和人性的美好?!恫藞@》中的玉太太,她善良、能干,把菜園經(jīng)營得有聲有色;《邊城》中翠翠的母親為生下翠翠,不惜頂著巨大的壓力和痛苦;《泥涂》中,婦人用家當(dāng)換取少得可憐的錢,以維持自己兒子的生命。這些母親形象是沈從文筆下湘西世界“人性美”的另一種詮釋。在沈從文眼中,母性神奇且偉大,它是神賦予女性的自然稟賦,也正因為這一點,女性可謂是人類生命和理想的創(chuàng)造者。沈從文認(rèn)為,理想的女性最重要的是有知識有追求,有健全的人格。為此,他將普通勞動婦女當(dāng)作一個個自尊自重的審美個體來看待,正是她們滋養(yǎng)哺育了生命,以女性特有的母愛與溫暖為民族遠(yuǎn)景凝眸。
中國作為一個具有深厚農(nóng)耕文化積淀的民族,對土地和水有著特殊的情感。土地和水就像母親一樣養(yǎng)育著一代又一代人。《邊城》故事發(fā)生在湘西這塊寧靜、淳樸的水鄉(xiāng)土地上,這孕育了一切、容納著深沉的愛的大地,儼然是母性的一種象征。文中,作家對翠翠母親的命運做了淡化處理,通過大地和水來表現(xiàn)偉大的母性,實現(xiàn)對人物塑造的補充。小說這樣寫道:“女孩子的母親,老船夫的獨生女,十五年前同一個茶峒軍人,很秘密的背著那忠厚爸爸發(fā)生了曖昧關(guān)系。有了小孩子后,這屯戍軍士便想約了她一同向下游逃去……經(jīng)過一番考慮后,軍人見她無遠(yuǎn)走勇氣自己也不便毀去做軍人的名譽……首先服了毒。女的卻關(guān)心腹中的一塊肉,不忍心,拿不出主張。……女兒一面懷了羞慚一面卻懷了憐憫,仍守在父親身邊,待到腹中小孩生下后,卻到溪邊吃了許多冷水死去了。在一種近于奇跡中,這遺孤居然已長大成人,一轉(zhuǎn)眼間便十三歲了。為了住處兩山多篁竹,翠色逼人而來,老船夫隨便為這可憐的孤雛拾取了一個近身的名字,叫作‘翠翠’?!睘榱松赂怪械暮?,翠翠的母親安靜地承受生命的重負(fù)。沈從文筆下的山、水、土地具有與母性同源的生命意義,“水既含納人的生存、延續(xù)人的生命,也包容人的死亡;既涵養(yǎng)人的性情,也塑造人的品格;既給予人們一種獨特的生活方式,也賦予人新的生命形態(tài)”。沈從文用飽含深情的筆觸塑造了美好的生活在水邊的女性形象,她們的身上帶著作者所傾慕的水的特質(zhì),她們是作家心目中美好人性的寫照與表征。
沈從文一直在追尋原始的、不拘束縛的生命形式,在他的理念中,“神性”是最理想的生命形式,他說,“神在人的生命里”,生命中的一切都是由神性支撐的。他正是通過女性的形象塑造來呈現(xiàn)這種具有神性美的“生命的形式”,并由此向讀者展示一種更為內(nèi)在的生命形式和自然道德形式。
觀照沈從文作品中的少女形象,我們會發(fā)現(xiàn)她們身上或多或少閃爍著觀音的影子?!栋⒑谛∈贰分袑懳迕鲗Π⒑诘膼勰剑骸按藭r的五明才真覺得阿黑是觀音!那么慈悲,那么清雅,那么溫柔,想象觀音為人決不會比這個人更高尚又更近人情?!薄洱堉臁分校堉鞇勰降呐艘彩且粋€貌似觀音的人:“睡后不久,就夢到女人緩緩唱歌而來,身穿白衣白裙,釘滿了小小銀泡,頭發(fā)紛披在身后,模樣如救苦救難觀世音。”《一個母親》中素就在五月求雨時扮過觀世音,《卒伍》中的蓮姑也曾“裝過觀音菩薩當(dāng)打大醮時抬著在街上走過的”。如果說,沈從文前期作品(以1937年為界)主要展現(xiàn)了湘西世界的鄉(xiāng)土性和民間神話性,表現(xiàn)出對湘民自由、健康、純樸人性的尋找,那么,在這基礎(chǔ)上,后期的沈從文則要突破《邊城》《蕭蕭》等作品中所表現(xiàn)的具體人性,推進(jìn)對“神性”的追求。
沈從文的作品充滿了對人生的隱憂和對生命的哲學(xué)思考。他從女性的精神世界入手,歌頌女性健康自然、博大深厚的美,意在表現(xiàn)一種“優(yōu)美,健康,自然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并試圖傳達(dá)一種觀念:一個民族若具備了質(zhì)樸天真的稟性,一切思想行為不違背人之本性,就是一個有希望的民族。這世間只有一個沈從文,他外表溫和,內(nèi)心倔強,固執(zhí)地試圖通過文字重塑民族性格,并為之付出了不懈的努力。
② 金晶:《現(xiàn)代文學(xué)作品中典型妓女形象分析》,《文教資料》2011年第5期,第13頁。
③ 沈從文:《沈從文小說全集(第2卷)》,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97頁。
④ 沈從文:《沈從文文集(第9卷)》,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106頁。
⑤ 沈從文:《沈從文小說》,浙江文藝出版社2007年版,第131頁。
⑦ 王春琴:《孕育與再造中的理想重筑——論沈從文〈邊城〉中的母性重構(gòu)》,《蘭州教育學(xué)院學(xué)報》2013年第2期,第22頁。
⑧ 沈從文:《邊城》,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08年版,第89頁。
⑨ 沈從文:《邊城及其他》,陜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09年版,第90頁。
⑩ 沈從文:《沈從文集》,花城出版社2007年版,第43頁。
作 者:徐建華,碩士,浙江樹人大學(xué)副教授,研究方向:現(xiàn)當(dāng)代文學(xué);尤加敏,浙江樹人大學(xué)人文學(xué)院2015屆漢語言文學(xué)專業(yè)在讀本科生。
編 輯:魏思思 E-mail:sisi123_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