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尼采的超人哲學來解讀《路》中的父親形象,作者麥卡錫塑造了父親這一英雄似的人物,他身上所展現(xiàn)的人性特點、人生態(tài)度等正是尼采超人定義的標本。在剖析父親超人形象的同時,也會對父親這一形象所體現(xiàn)的主題進行探析。
關(guān)鍵詞:尼采;超人哲學;《路》;父親
作者簡介:儲姜(1990-),女,漢族,河南省信陽市人,鄭州大學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英美文學。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15-0-01
尼采的超人哲學體現(xiàn)的是超越自我、不斷創(chuàng)新的精神。超人是最能體現(xiàn)生命意志、最具有旺盛創(chuàng)造力的人,是生活中的強者。這種精神恰恰就是《路》中麥卡錫筆下的父親所具有的精神。一路上,他勇于克服種種惡劣環(huán)境的磨難,敢于直面失去親人、失去支撐的痛苦,又具有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并且能依靠自己的力量保護兒子等,都是他超人形象的最好的代言。
1.超人父親——敢于直面人生的痛苦
超人是生之痛苦的超越者。尼采認為,殘酷惡劣的現(xiàn)實環(huán)境、坎坷曲折的生活經(jīng)歷會給人不一樣的體驗。在《路》中,作者麥卡錫形象生動地描寫了主人公父親所遭遇的饑餓、寒冷、傷痛、恐懼和致命的威脅,營造了險象環(huán)生、令人趨于崩潰的絕境,這就讓他成為超人有了可能。
父親時刻忍受著饑餓和寒冷的嚴酷折磨。不知名的災(zāi)難給小說中的父親帶來巨大的生存挑戰(zhàn):“天氣越來越寒冷……他們吃得很節(jié)省,無時無刻不感到饑餓……”[1](麥卡錫, 2006: 31)。為了能讓孩子多吃點,父親總是吃得很少。當他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他就拒絕吃任何食物。此外,父親也時刻忍受著恐懼和傷痛。在遭遇了災(zāi)難后,荒蕪的凄涼、靜寂的詭異和邪惡的可怕便是對這個世界最好的表述。主人公父親和他的兒子無數(shù)次在幽暗、可怕的森林度過一個個冰冷的夜晚,暗黑遮住了萬物,四周沒有一絲動靜。即使是白天也是灰暗渾濁的白日,灰蒙蒙的空氣里無所依托。在南行的路上,他們不斷地看到尸體。更甚的是,吃人事件頻頻發(fā)生,路上可以看見剩下的腸子和人頭。目睹這個場景,“父親”的內(nèi)心是恐慌的,他擔心這樣的事會臨到他們身上。
2.超人父親——創(chuàng)造、衡量真理道德的準繩
尼采批判基督教道德,提出要重估一切價值。他說過:“上帝已死:現(xiàn)在我們熱望著——超人生存!”(尼采, 2003: 99)。超人是新道德的估價者和創(chuàng)造者,他要摧毀那些舊的價值體系。小說中的父親具備了超人所具有的新型道德:能夠勇于質(zhì)疑上帝,并且他只將孩子作為自己活下去的希望和信仰。
父親一直在思考著上帝是否存在。面對眼前這個荒蕪凄慘的世界,他就大膽的質(zhì)疑上帝:“你還在那嗎?我最后還能見到你嗎?……你有心嗎?”(麥卡錫, 2006: 11)。在路上,父親從來沒有看到任何來自上帝的傳訊者,他甚至夢見衣衫襤褸的眾神正無精打采地走過片片廢墟,他們的身影越來越遠,父親認為他們帶著整個世界離開了。此外,父親不再憐憫他人,而是把孩子作為自己唯一的希望與信仰。當遇到一個被閃電擊中的人時,父親拒絕幫他:“我們沒有什么東西可以給他的。我們沒法幫助他?!保溈ㄥa, 2006: 50)。當父親失去了妻子、世界時,他對自己說孩子就是自己的一切,只要有了他就比什么都好。他告訴孩子:“無論誰碰你,我都會殺了他?!保溈ㄥa, 2006: 77)。
3.超人父親——超越自身、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在超人的世界里,人要不斷超越,并且始終保持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尼采鼓舞人們將強大的內(nèi)心世界作為追求人生價值的重要保障和支撐,從而探尋自我救贖。小說中的父親也能夠自我超越、自我救贖,始終保持著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永不言棄的精神風貌。
父親能不斷地超越自身,進行自我救贖。即使是面對這個充滿未知、偶然和風險的世界,父親也敢于體驗。為了食物父親不得不搜索房間,雖然說有很多次也沒有搜到什么吃的,可是他仍然一直繼續(xù),相信自己會找到。父親一直在依靠自己,并且不耐其煩地抓住每一個機會。雖然后來他犧牲了,可是他卻將孩子送到了他力所能及之地,實現(xiàn)了他偉大的人生價值。此外,父親有著積極樂觀、永不言棄的人生態(tài)度。一路上又冷、又餓、又累,可是父親卻依然樂觀積極。當孩子多次問到他們會不會死的問題時,父親的回答一直是:“我們不會死?!保溈ㄥa, 2006: 100)。即使后來他病得很嚴重,他也依然告訴孩子他沒事。當妻子覺得生無可戀而產(chǎn)生自殺的念頭,他卻一直說他們是幸存者,這也許是最樂觀的說法。可見,他有著超人般永不言棄的精神,即使很絕望也不放棄。
4.結(jié)語
尼采提出的超人哲學給人們提供了一個風向標,讓人們更加肯定生命、重視生命,并在不斷地創(chuàng)新、超越中實現(xiàn)人生的目標與意義?!堵贰分械母赣H在荒蕪邪惡的世界上,歷經(jīng)了無數(shù)的艱難困苦,敢于質(zhì)疑上帝,不斷地進行自我超越和自我救贖,而且依然積極樂觀、永不放棄,這一切最終讓他成為了一個名副其實的超人。
注釋:
[1]本文出現(xiàn)的有關(guān)《路》的翻譯,均是作者自譯。
參考文獻:
[1]McCarthy, Cormac. The Road. New York: Vintage Books. 2006.
[2]李樂. 善的重塑——對《路》的人性主題研究[D]. 山東大學, 2010.
[3]吉爾·德勒茲. 尼采與哲學[M]. 周穎, 劉玉宇譯. 北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1.
[4]尼采. 權(quán)力意志——重估一切價值的嘗試[M]. 張念東, 凌素心譯. 北京: 商務(wù)印書館, 1992.
[5]尼采. 查拉斯圖拉如是說[M]. 尹溟譯. 北京: 文化藝術(shù)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