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霄華
摘要:女性意識,實際上就是有關(guān)于女性的觀念,是一種歷史的產(chǎn)物。文學(xué)作品中的女性意識,就是指文學(xué)作品以人的解放為內(nèi)核,以爭取女性獨立地位為標志,并在創(chuàng)作上表現(xiàn)出明顯的性別特征和寫作姿態(tài)。詩經(jīng)《氓》的時代,是女性意識處于剛剛抬頭的原始狀態(tài),但從一開始的萌動階段,詩經(jīng)《氓》時代的女性意識就向世人展現(xiàn)了自由意識的強大生命力。
關(guān)鍵詞:女性意識;婚姻自由;覺醒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03-0088
愛情、婚姻、家庭是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縱觀中國古代文學(xué)史,這一部分一直是詩歌創(chuàng)作的永恒主題之一,占據(jù)著詩歌創(chuàng)作的重要地位。其中,關(guān)于婦女的棄婦詩,對于人們洞察當時婚姻家庭狀況,了解當時婦女的社會地位和社會待遇有一定的憑借作用,是不可忽視的一類詩,這類詩歌引發(fā)了后代女性追求自我解放、男女平等的思潮。在以棄婦為主題的詩歌中,《詩經(jīng)》中的《氓》成就較高,是備受世人稱贊的詩作。
《氓》是一首夾雜抒情、議論的敘事詩,它通過棄婦的自述,激昂、生動地講述了棄婦在開始時是如何被虛情假意的氓欺騙,與其戀愛直至最后又是如何被其拋棄的整個過程,飽含了棄婦的辛酸和哀怨。詩歌以棄婦的口吻真實地講述了自己的痛苦經(jīng)歷和內(nèi)心的感受,在敘述過程中,摻入了議論,“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币杂H身經(jīng)歷“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來告誡世間女子:男子是變化無常的,對愛情不專一。這對于今天心智不成熟的中學(xué)女生更是道德告誡,早戀必然帶來早衰,也必然會帶來對自己的情感傷害。
女性主義代表李銀河教授認為:中國婚姻制度中一個延續(xù)了幾千年的習(xí)俗是“婚后從夫居住制”(即女人在結(jié)婚后住在丈夫家,與公婆同?。_@種居住制度本身就造成了婦女的低下地位:結(jié)婚不單純是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的結(jié)合,而是兩群人甚至兩個村莊,通過“女人”這個渠道進行的一場交易——男方要交彩禮錢,他們“買”到了一個女人。在這個交易中,女人淪為了一個“物”。
《氓》中女主人公的慘痛經(jīng)歷,可以被看成是當時封建社會中成千上萬受壓迫、受損害的婦女“群物”悲慘命運的縮影。她之所以被拋棄,是因為年老色衰,不再年輕美貌,才慘遭丈夫氓無情地拋棄,氓把她當成一件可用的“物”,而非她本身言行的不對。她在戀愛時,真心付出,對氓癡情一片,“不見復(fù)關(guān),泣涕漣漣,既見復(fù)關(guān),載笑載言”。婚后,她吃苦耐勞,勤勞持家,“三歲食貧”“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與無情無義的氓相比,詩中的女主人公,可以說是個好女子。
但是,在以男權(quán)為主的古代社會,男子可以三妻四妾,婦女在社會上和家庭中都沒有地位,她們只是丈夫們的附庸。他們對愛情的追求不過是一件合法而又時髦的道德外衣?!耙悦踩傆谌?,色衰而愛馳”這決定了氓可以“言既遂矣,至于暴矣”,世人冷淡“兄弟不知,咥其笑矣”,而女主人公只能“靜言思之,躬自悼矣”。這種不公正待遇,深刻地揭露了婦女受壓迫的不合理的社會現(xiàn)實,表達了對男尊女卑的夫權(quán)制度的嚴厲批判,對壓迫婦女進而造成婦女悲慘命運的夫權(quán)制度種種惡行的無情控訴。
隔著時空,不一樣的時代,卻是相似的情感經(jīng)歷:作為剛強決絕的氓婦很有現(xiàn)代女性追求自我解放的個性,面對氓的三心二意,見異思遷,她果斷而又剛烈地與氓決絕,“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弊晕仪逍眩赂业貖^起反抗氓的暴行與拋棄。
女性意識,實際上就是有關(guān)于女性的觀念,是一種歷史的產(chǎn)物。文學(xué)作品中的女性意識,就是指文學(xué)作品以人的解放為內(nèi)核,以爭取女性獨立地位為標志,并在創(chuàng)作上表現(xiàn)出明顯的性別特征和寫作姿態(tài)。在男權(quán)時代,女性能頑強地堅定自己的信念,甚至為了自己的婚姻和愛情,義無反顧的與之前所愛的男子決裂,這是需要多么大的勇氣!詩經(jīng)《氓》的時代,是女性意識處于剛剛抬頭的原始狀態(tài),但從一開始的萌動階段,詩經(jīng)《氓》時代的女性意識就向世人展現(xiàn)了自由意識的強大生命力。從《氓》的愛情詩中,我們不難看出,周代的女性,她們有著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有著樂觀風(fēng)趣的精神風(fēng)貌。她們在與現(xiàn)實生活斗爭的過程中,明確了自我意識,強化了自主觀念,鍛造了自強精神。她們絕不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逆來順受的蒙昧女性,而是敢愛敢恨有追求有理想的文明女性。在講究禮制的時代,這種女性意識表現(xiàn)鮮明今天看來是時代的進步。
現(xiàn)代歷程的進一步加速,五四文明的光臨,對外開放的實行,中國人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深受重創(chuàng),自由、平等的種子深深地扎根在這現(xiàn)代人性的土壤中,愛的種子有了它生存的空間,女性的尊嚴、地位被置于與男性同等的位置。愛情、婚姻不平等的根源正在被切除,這是女性的大幸,亦是時代的幸運!正是因為有了《詩經(jīng)》中的氓婦這樣的女性,才有了千年不變的女性的精魂,才有了千年的抗爭和吶喊。同時,這些女性的悲劇精神也深深地感動著后人,后世女子在愛情之路上,在悲劇的人生途中執(zhí)著不悔,她們沿著《詩經(jīng)》時代女性開啟的大道繼續(xù)前行。
參考文獻:
[1] 丁秀杰.《詩經(jīng)》婚戀詩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xué),2004.
[2] 李銀河.女性主義[M].臺灣:臺灣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3.
[3] 王 燕.《詩經(jīng)》女性意識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xué),2006.
(作者單位:山西省盂縣一中 04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