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正定 游國濤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5--02
偏頭痛是一類非常常見的原發(fā)性的頭痛,在臨床上常表現(xiàn)為中度的疼痛感,患者頭部的偏側會發(fā)生頭痛的問題,疼痛時間在4-72小時,而且患者會出現(xiàn)惡心和嘔吐的癥狀,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都會產生不良的影響,患者在安靜的場所,偏頭痛的癥狀可以得到緩解。在臨床上治療偏頭痛一般采用西藥治療的方式,但是效果并不是特別的明顯,使患者不能及時的得到有效的治療。本文分析中醫(yī)內科治療偏頭痛的效果,具體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對我院收治的136例偏頭痛患者進行分析,將患者隨機的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68例,觀察組有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32例,患者的最小年齡為20歲,最大年齡為71歲。對照組有男性患者35例,女性33例,患者的最小年齡為21歲,最大年齡為72歲。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差異不大,可比性突出。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西藥治療的方式,患者采用西比靈進行治療,每次服用5毫克,每天服用1次,于晚間睡覺之前服藥,連續(xù)治療三個月。
觀察組患者采用中醫(yī)內科治療的方式,通過辯證的方式,有21例患者是肝郁氣滯型偏頭痛,采用柴胡疏散進行治療。10例患者是肝腎陽虛型偏頭痛,患者采用六味地黃進行治療。23例患者屬于淤阻腦絡型偏頭痛,患者采用血府逐瘀湯進行治療。14例患者屬于風陽上擾型,采用天麻鉤藤湯進行治療。
1.3 評價指標
患者偏頭痛的癥狀有明顯的緩解為顯效;
患者的偏頭痛癥狀基本上緩解為有效;
患者的偏頭痛癥狀沒有任何的好轉,甚至出現(xiàn)了加重的情況為無效。
在患者治療過程中,分析患者是否出現(xiàn)了過敏或者神經功能異常等癥狀。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18.0軟件對相關的數據進行分析,采用卡方檢驗的方式
進行計數資料的分析,采用標準差進行計量資料的分析。
2.結果
3.討論
如今,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在不斷的加快,人們的生活壓力非常大,偏頭痛疾病已經成為一類常見的疾病,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很多不便,導致人們的生活質量的降低。導致偏頭痛的主要原因在于患者的神經血管發(fā)生損傷,而且還與遺傳因素有關,與患者的內分泌和代謝情況有關,另外,如果患者的精神壓力過大,也會導致偏頭痛。偏頭痛主要是患者頭部的側面發(fā)生疼痛,一般在太陽穴的部位,當偏頭痛發(fā)生后,患者不能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因此,要對偏頭痛問題進行及時的治療,否則疼痛感會加深。在臨床上,常見的治療方法是采用西藥治療的方式,但是療效并不是特別的突出,而且患者在治療后會產生大量的副作用。本文研究了采用中醫(yī)內科治療的方式,分別針對患者的癥狀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可以采用柴胡疏肝散和六味地黃丸等進行治療,獲得了非常滿意的效果。中醫(yī)內科主要是對患者的機體進行整體的調節(jié),防止患者的內分泌出現(xiàn)失調的問題,在對患者偏頭痛的癥狀進行分析的基礎上,采用辯證分型治療的方式,從而起到活血祛瘀的效果,并且使患者的血液循環(huán)的能力得到完善,使患者的臨床癥狀減輕,防止各類不良反應的發(fā)生。通過大量的文獻表明,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明顯好于對照組。所以,采用中醫(yī)內科的方式進行偏頭痛的治療,可以獲得非常好的效果,防止患者產生太多的疼痛,使患者可以正常的生活。在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也明顯低于對照組,可以充分的說明采用中醫(yī)內科治療的方式可以防止大量的副作用的產生,使治療的效果更加的明顯。
綜上所述,在偏頭痛的治療中采用中醫(yī)內科治療的方式,可以有效的緩解患者的癥狀,使患者的疼痛程度有效的減輕,防止患者在治療后產生各類不良反應,其安全性比西藥高,值得在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楊程. 中醫(yī)內科治療偏頭痛的臨床療效評價[J].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6,(61):242+245.
[2]姜敏. 中醫(yī)內科治療偏頭痛30例臨床療效分析[J]. 內蒙古中醫(yī)藥,2013,(09):22-23.
[3]史桂花. 中醫(yī)內科治療偏頭痛30例臨床療效觀察[J]. 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2,(31):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