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興元
(福建省南平峽陽國有林場,福建 南平 353005)
立地條件對馬尾松和濕地松生長和產脂量的影響
饒興元
(福建省南平峽陽國有林場,福建 南平 353005)
選擇了高海拔和低海拔2種立地條件,研究了不同立地對馬尾松和濕地松生長和產脂量的影響,結果表明:高海拔地區(qū)的濕地松胸徑和樹高均顯著低于低海拔,高海拔地區(qū)濕地松平均胸徑為7.65 cm,平均樹高為4.23 m;低海拔濕地松平均胸徑為10.69 cm,平均樹高為6.93 cm。無論是高海拔地區(qū)還是低海拔區(qū)上,濕地松的單株日產脂量均顯著大于馬尾松,高海拔地區(qū)濕地松的單株日產脂量為1.33 g,馬尾松為0.41 g,低海拔區(qū)濕地松的單株日產脂量為3.96 g,馬尾松為2.36 g;在不同海拔高度上,兩樹種的產脂量均為低海拔區(qū)大于高海拔地區(qū)。
立地條件;馬尾松;濕地松;產0脂力
濕地松原產美國,由于早期生長快,適應性強,木材質量好,松脂產量高等優(yōu)點,現(xiàn)在已經成為我國南方山地造林的重要樹種。特別是在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中國南方各省區(qū)的造林滅荒過程中得到了大面積推廣,在荒山綠化和水土保持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1-4]。松脂是生產松香、松節(jié)油、松香精和松香胺的原料,產品廣泛用于輕工、化工、冶金、國防、醫(yī)藥、電器等工業(yè),也是我國一種重要的出口物資[1,5]。近年來,南方山區(qū)頻發(fā)松毛蟲危害,原有馬尾松林面積下降,可采脂樹數量減少,現(xiàn)有馬尾松林已不能滿足林產化工的需要,營建高產脂松樹人工林已經成為迫切需要。濕地松和馬尾松是采割松脂的重要樹種,已有研究表明,濕地松的產脂力與采脂季節(jié)有密切關系[6],且與直徑具有顯著的相關性[7]。大量研究表明,立地條件的差異會影響林木生長[8,9],而林木生長的差異勢必會影響濕地松和馬尾松的產脂量?;谝陨蠁栴},本研究以不同海拔高度上同林齡的濕地松和馬尾松林為試驗材料,對其生長量和產脂量進行了詳細調查,以期為閩北貧瘠山地上高產松脂原料林的經營和管理提供科學依據。
1.1 研究區(qū)概況
研究區(qū)域位于福建省南平市政和縣楊源鄉(xiāng)(27°09′08″ N,119°00′51″ E),位于政和縣東南部,總面積242 km2;地處洞宮山與風山凹一線的東南坡,地勢略向東南傾斜,平均海拔800 m以上;境內群山綿綿,巖種復雜,溪流曲折;氣候冬冷夏涼,最高氣溫34.7 ℃,最低氣溫-12.2 ℃,年平均氣溫14.7 ℃,晝夜溫差大,具典型的“南原北國”氣候特點;年均降水量1 926.2 mm,其坂頭、洞宮、翠溪一帶夏秋之交常受大風冰雹襲擊。
1.2 試驗地選擇
2015年8月,分別選擇2008年造林的楊源鄉(xiāng)桃洋村(海拔860 m)和下坑工區(qū)4林班36大班2小班(海拔310 m)的濕地松和馬尾松林作為高海拔和低海拔的試驗地,對試驗地中的濕地松和馬尾松進行樣帶調查,記錄每木胸徑、樹高、冠幅等數據。然后在兩種立地中分別選擇10株濕地松和馬尾松平均木,進行產脂量測定。
1.3 試驗方法
1.3.1 采脂方法 選擇樹干向陽和枝葉茂盛的一側設置割面,割面負荷率40%,采用5刀平均法,割面長2.5 cm,開“V”形引脂溝,溝長10 cm,寬1.5 cm,深0.5 cm,在引脂溝的下端塑料薄膜導脂器,導脂器正下方安裝受脂器。在引脂溝的上端向割面控制邊線高的一端開割第一條側溝,側溝與樹縱向的夾角為45°。每日在前一日的側溝開割新的側溝。每隔1天稱一次松脂的重量,上述試驗自2015年8月16日開始,至8月23日結束,連續(xù)收集7 d。在采脂的同時,記錄當天的溫度、濕度、風速、降水情況等氣象數據。
1.3.2 數據處理方法 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和T檢驗比較不同海拔高度上濕地松的生長與產脂量,比較相同海拔高度上濕地松與馬尾松的產脂量,采用相關分析檢驗濕地松產脂與氣象因子的關系。
2.1 不同海拔高度上濕地松的生長差異
表1 不同海拔高度上濕地松的生長量方差分析
從不同海拔高度上濕地松的生長數據可知(表1,圖1),高海拔地區(qū)的濕地松胸徑和樹高均顯著低于低海拔,高海拔地區(qū)濕地松平均胸徑為7.65 cm,平均樹高為4.23 m,低海拔濕地松平均胸徑為10.69 cm,平均樹高為6.93 cm。
圖1 不同海拔高度上濕地松的生長差異
2.2 不同海拔高度上濕地松和馬尾松的產脂量比較
表2 不同海拔高度上相同樹種的產脂量方差分析
從不同海拔高度上濕地松和馬尾松的單株日產脂量可知(表2,表3,圖2),無論是高海拔地區(qū)還是低海拔區(qū)上,濕地松的單株日產脂量均顯著大于馬尾松,高海拔地區(qū)濕地松的單株日產脂量為1.33 g,馬尾松為0.41 g,低海拔區(qū)濕地松的單株日產脂量為3.96 g,馬尾松為2.36 g;在不同海拔高度上,兩樹種的產脂量均為低海拔區(qū)大于高海拔區(qū)。
表3 相同海拔高度上不同樹種的產脂量方差分析
圖2 不同海拔高度上濕地松和馬尾松的產脂量比較
注:小寫字母表示不同海拔高度上相同樹種產脂量的差異性;大寫字母表示相同立地上不同樹種產脂量的差異性
林木生長周期長,效益回收慢,是林業(yè)生產的一大特點。如何縮短生產周期,提高資金利用效率,使利潤最大化是林業(yè)生產企業(yè)關心的問題。本研究結果顯示,無論在高海拔地區(qū)還是低海拔地區(qū),濕地松的生長量和產脂量都顯著高于馬尾松,相同經營水平上,濕地松林分采脂可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對加快資金回收速度,改變傳統(tǒng)林業(yè)經營模式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也為閩北高海拔地區(qū)快速營建松脂原料林提供了理論依據。
[1] 胡興宜,許業(yè)洲,楊代貴,等.高產脂濕地松引種評價及優(yōu)樹選擇[J].林業(yè)科技開發(fā),2006,20(1):19-21
[2] 梁輝,姚炳礬.濕地松引種野外容器育苗試驗初報[J].林業(yè)實用技術,2001,(11):24-25
[3] 覃會敏.濕地松山地引種營造林技術初探[J].綠色科技,2014(10):42-43
[4] 魏潤鵬.世界濕地松引種經營之現(xiàn)狀——兼談我國的對策[J].世界林業(yè)研究,1990(3):56-62
[5] 宋湛謙.馬尾松松香中混雜濕地松松香的檢測方法[J].林產化學與工業(yè),2005,25(10):137-138
[6] 許彬,翟其驊,李仲訓,等.不同采脂季節(jié)的濕地松產脂量和松脂化學組成的研究[J].林產化學與工業(yè),1992(1):75-82
[7] 朱永安,劉海倉,劉菊花.濕地松產脂量與直徑的相關關系研究[J].湖南林業(yè)科技,2001,28(2):41-43
[8] 羅玲,廖超英.榆林沙區(qū)不同立地條件下樟子松林木個體生長的模型擬合[J].林業(yè)資源管理,2008(1):49-52
[9] 木崇龍.栽培措施與立地條件對云南紅豆杉人工幼林生長的影響[J].西南林業(yè)大學學報,2009,29(3):35-38
[10] 劉云.氣象因子對馬尾松松脂產量影響的研究[J].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2011,31(6):65-69
[11] 王之穎,趙仁富.氣象因子對濕地松松脂產量的影響[J].林業(yè)科技開發(fā),2001,15(6):18-19
Effects of Site Conditions on Growth & Fat Yield ofPinusmassonianaandPinuselliottii
RaoXingyuan
(XiayangState-ownedForestFarm,NanpingCity,FujianProvince,Nanping353005,China)
Two sites (high-altitude & low-altitude) were select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ites on growth and yield ofPinusmassonianaandPinuselliottii. Result shows that DBH and tree height ofPinuselliottiiin high altitude area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low altitude.The average DBH is 7.65 cm, the average height is 4.23 m, the average DBH of low altitude is 10.69 cm, and the average height is 6.93 cm. The daily fat yield per plant ofPinuselliottii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Pinusmassonianain high-altitude area and low altitude area, and the daily production capacity ofPinuselliottiiis 1.33 g, 0.41 g ofPinusmassoniana.The daily fat yield per plant is 3.96 g and 2.36 g. At different altitudes, the fat yield of two tree species are all low-altitude being higher than high-altitude.
site conditions;Pinusmassoniana;Pinuselliottii;fat yield
1005-5215(2017)05-0049-02
2017-04-06
福建省林業(yè)科學研究項目(閩林科〔2010〕4號)
饒興元(1973-),男,福建延平人,大學,工程師,主要從事森林培育與森林保護研究,Email:raoxingyuan406@sina.com
S791.248;S791.246
A
10.13601/j.issn.1005-5215.2017.05.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