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強
摘 要 在路橋工程投入使用的過程中,路橋的過渡段由于結構較為特殊,在施工時存在一定的技術難度,可能會出現(xiàn)錯臺、橋頭跳車等相關的病害,影響路橋工程的使用性能。本文通過對加筋土處理在過渡段施工的流程進行深入的分析,探尋提高路橋施工質量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 加筋土處理;路橋過渡段;質量控制
中圖分類號 U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6363(2017)06-0060-02
1 工程案例
在某路橋工程的過渡段邊坡比例為1:1.5,經過技術人員對施工現(xiàn)場地質條件的勘測,發(fā)現(xiàn)過渡段處于軟土地基的部分,擬運用高壓旋噴樁的方式來對其加固。旋噴樁水灰比為1:1,根據軟土地基分布的深度,樁長設計為11m。通過高壓旋噴樁的施工來提高軟土地基的承載能力和穩(wěn)定性能,為過渡段的施工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在過渡段地基的碎石墊層厚度為50cm,擬分為兩層進行鋪筑,同時加設土木格柵。按照規(guī)定的工期進行施工部署,有效的保證加筋土處理施工的質量,提路橋過渡段的穩(wěn)定性能。
2 加筋土加固的原理
加筋土處理技術主要是通過在過渡段鋪設加筋帶或者土木格柵的方式,來對過渡段原有的結構進行有效加固。其中加筋土主要分為兩個部分,包括土料與筋體,通過這種材料的鋪設的來使過渡段土體的抗拉強度和穩(wěn)定性得到提高。一般情況下路橋工程在運營的過程中受到的是豎向的壓力,這種壓力的作用于豎向的膨脹力呈正比例關系,隨著過渡段所承擔的壓力不斷增大導致豎向的膨脹力隨之增加,若膨脹力超過了過渡段結構所能承受的最大壓力,就會出現(xiàn)一系列的病害。而加筋處理方式是通過鋪設筋材在過渡段的土體結構中形成水平方向的作用力,能夠使過渡段的受力結構處于相對穩(wěn)定的狀態(tài),大幅降低側向變形情況的出現(xiàn)。
3 加筋土處理路橋過渡段施工工藝分析
3.1 施工材料的準備
在過渡段加筋土處理的施工過程中,原材料的選擇對于施工質量有著重要的影響,施工單位應對過渡段的地質條件和水文因素進行勘測的基礎上,確定所需加筋材料的規(guī)格和數(shù)量。首先是對角礫土材料的選擇,為了保證施工材料與土體之間的摩擦力,一般需要選用粗粒土,根據實際情況控制粗粒土的含水量和粒徑,0.5mm以下的填料粒徑應占25%的比例。其次是土木格柵材料,這是施工的主體部分。土工格柵材料應具有較高的強度,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其抗拉強度應保持在35.7kN/m,其標準的規(guī)格為1.15m×50m。
3.2 路橋過渡段墊層施工
為了保證路橋過渡段的承載能力和穩(wěn)定性能,所需的墊層材料一般是碎石和粗粒土,將碎石墊層的厚度控制在50cm左右,并輔之以填料增加墊層的密實度。分為兩層進行墊層的鋪筑,在每層鋪筑作業(yè)完成之后都需要鋪設相應的土木格柵,第一層鋪設的厚度應略大于第二層,對鋪設完成的碎石層應及時碾壓,確保其密實程度達到技術標準。其次是填料的鋪設,根據實際情況確定鋪設的層數(shù),將每層的厚度控制在200mm。如果在施工路段有軟土地基,此類地基的強度相對較差,必須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軟土地基的加固,確保地基的承載能力能夠滿足加筋土處理施工的要求。
3.3 土木格柵的鋪設
在過渡段的墊層處理完成之后,即可鋪設土木格柵材料,首先需要對工作面表層進行處理,粉碎粒徑較大的墊層材料,保證工作面的平整程度。一般選取縱向鋪設的方式,在此過程中需注意土木格柵的長孔的位置,將其與路橋橫斷面的方向保持平行。其次在橋臺位置的鋪設應從臺背處開始,同時需要在此處預留一定的長度,便于鋪設時的回折施工。待土木格柵的鋪設達到設計方案的要求時,就可以在端部將其截斷,隨后對土木格柵的的鋪設面進行整平拉緊,在表層禁止出現(xiàn)褶皺,使其承載能力受到影響。若在土木格柵鋪設的下層存在粒徑過大或者較為突出的碎石,需要及時將其清理出去,以防對土木格柵材料造成損壞。
3.4 土木格柵的搭接與固定
在土木格柵鋪設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相鄰兩幅之間的搭接工作,保證工作面受力均勻,防止存在鋪設不到位的地方,在搭接部位應保持15cm~25cm左右的重疊。同時為了避免在后期施工過程中由于操作導致土木格柵出現(xiàn)位移,一般選用U型釘對搭接部位加以固定。在固定時保證土木格柵材料與周邊土層緊密的結合在一起。固定完成后的工作面禁止一切車輛通行,否則可能會出現(xiàn)土木格柵的位移,影響過渡段的施工質量。
3.5 粗粒土施工
待粗粒土材料運送到施工現(xiàn)場之后,應由專門的人員指揮將材料鏟入土木格柵內,必須要按照相關的規(guī)范進行,避免在卸料的過程中對土木格柵材料造成破壞。粗粒土攤鋪之前需在工作面附近設置施工樁,為了保證樁體的穩(wěn)定性能,一般會采取鋼筋材質的樁體,在樁體根據施工方案設計的厚度進行標高,為具體的施工行為提供參考和標準。粗粒土攤鋪平整后進行碾壓施工,壓實程度的參考標準如表1所示。
4 加筋土處理路橋過渡段施工質量控制措施
4.1 加強施工材料的質量控制
路橋過渡段加筋土處理施工中,原材料對于施工質量有著關鍵性的影響。在具體的施工操作中主要用到的原材料是土木格柵以及粗粒土,首先,應重視粗粒土的篩選工作,保證其粒徑范圍與設計方案要求的保持一致,有效地增強加筋材料與土體之間的摩擦系數(shù);其次,土木格柵的抗拉強度和規(guī)格,在施工前應對這些指標進行檢測,及時發(fā)現(xiàn)性能達不到標準的材料,從源頭上減少施工的質量隱患,通過施工前的檢測工作有效地保證了路橋過渡段施工的質量。
4.2 攤鋪和碾壓施工的質量控制措施
在進行粗粒土的攤鋪作業(yè)時,攤鋪厚度是關鍵的施工因素,一般采用分層攤鋪的方式,第一層攤鋪的厚度在20cm左右,攤鋪完成之后可先用平地機進行初步整平,對于局部的坑洼地帶采取人工修整的方式。第二次攤鋪的厚度可有所下降,與施工樁上的標線保持一致即可。壓實程度是影響路橋過渡段加筋土處理施工的關鍵因素,必須對此加以控制。根據碾壓施工的具體情況,合理的確定碾壓的速度和碾壓次數(shù),保持壓路機處于勻速行駛的狀態(tài),采取靜壓和振動碾壓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施工,相鄰兩幅施工段之間應有一定的重合部位,防止出現(xiàn)漏壓的情況,一般情況下重疊面積為輪寬的30%。在臺背或者路堤等機械施工不到位的部分,及時進行人工夯實施工。碾壓作業(yè)完成之后必須按照相關標準檢測過渡段的壓實程度,對于壓實質量不達標的部位需再次碾壓。
4.3 注重質量的驗收工作
對于施工質量的驗收需要貫穿在施工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之中,在每到工序施工完成之后,應及時組織技術人員對施工質量進行驗收。及時發(fā)現(xiàn)在施工中存在的問題,并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同時施工單位可根據實際情況建立起崗位責任制度,一旦出現(xiàn)施工質量問題,能夠將責任落實下來,使得施工人員樹立起相應的質量意識。此外是在施工完成后的質量驗收工作,確定施工的沉降值和變形模量等相關的指標滿足路橋工程的要求。
5 結論
綜上所述,路橋工程在國民經濟的發(fā)展過程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而且隨著通行壓力的不斷增大,對路橋工程的施工質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加筋土處理技術在路橋過渡段施工中的應用,通過加筋材料的鋪設,能夠有效地提高過渡段的穩(wěn)定性和承載能力,盡量避免在過渡段出現(xiàn)錯臺、沉降變形等病害,保證了路橋工程的安全性能。因此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需要嚴格的按照相關的工序流程和技術標準,加強對于施工質量的控制措施,確保過渡段施工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劉濤.基于加筋土處理路橋過渡段施工技術的應用[J].科技與企業(yè),2015(1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