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韶穎
摘要:受近年來我國股票市場劇烈波動、再融資審批力度明顯放緩的影響,我國企業(yè)股權融資的難度不斷提升,而這就為債務融資的興起提供了有力條件。在筆者的實際調查中發(fā)現,近年來債務融資在我國企業(yè)融資結構中所占的比重不斷提升,這就使得越來越多的業(yè)界人士將目光投放到債務融資的影響領域,本文進行的債務融資對會計盈余質量影響研究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這一影響。
關鍵詞:債務融資;會計盈余質量;影響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09-0-02
前言
隨著債務融資在我國各地的興起,債權人的地位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債權人由此參與到企業(yè)治理中,而其參與企業(yè)治理的效果通過會計盈余質量這一反映公司治理水平高低的數據就能夠得到較好展現,這一數據對于相關企業(yè)的更好治理就將帶來較為積極的影響,由此我們就能夠較為直觀地認識到本文就債務融資對會計盈余質量影響展開研究的必要性。
一、會計盈余質量概述
會計盈余質量屬于會計信息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能夠較好反映企業(yè)經營環(huán)境和會計準則的具體情況,企業(yè)決策層和管理層進行的公司治理好壞也能夠通過會計盈余質量得到較好展現。對于會計盈余質量來說,其本身存在著多種衡量方法,本文研究選擇了從盈余管理角度采用截面修正的瓊斯模型來衡量會計盈余質量[1]。
二、債務融資對會計盈余質量影響的理論分析
為了能夠較為深入完成本文就債務融資對會計盈余質量影響展開的研究,我們首先需要就這一影響開展理論分析,為此筆者選擇了委托代理理論、利益相關者理論、公司治理理論三方面理論開展了債務融資對會計盈余質量影響分析。
1.委托代理理論
對于委托代理理論來說,從委托代理關系出發(fā),協調委托方和代理方之間責任權利的關系,激勵代理方更好地為委托方創(chuàng)造價值是這一理論的核心內容,而結合這一理論我們就可以開展具體的債務融資對會計盈余質量影響分析。
當企業(yè)債務融資達成后,債權人很容易與股東出現代理沖突,這一沖突之所以出現,主要是由于企業(yè)股東往往為了獲取高額收益將將高風險項目的風險轉嫁給債權人所致,而為了較好化解雙方的沖突,債權人與股東之間就需要簽訂債務契約,這一契約能夠實現控股股東和管理者的行為約束。值得注意的是,債務契約的有效期長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控股股東的公司治理行為,而這些都將為企業(yè)會計盈余質量影響帶來較為深遠的影響[2]。
2.利益相關者理論
利益相關者理論將企業(yè)視作股東、債權人、供應商、客戶、員工、政府等利益相關者顯性和隱性契約的集合體,而這一認知就使得企業(yè)確定了自身利益相關者利益最大化的價值創(chuàng)造目標。相較于委托代理理論,利益相關者理論能夠更為全面的關注利益相關者,這對于企業(yè)厘清與利益相關者的委托代理關系有著較為積極的意義,債務融資所產生的債權人也能夠由此更好參與到企業(yè)的價值的創(chuàng)造中。
對于企業(yè)的債務融資來說,銀行融資、債券融資、供應商融資、客戶融資等都屬于這一融資的具體組成,而這一系列債務融資產生的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的代理沖突強弱也有著較大差別,這就使得企業(yè)本身必須對債權人的債務契約進行綜合分析。一般來說銀行的銀行和債券持有人與債務人企業(yè)的委托代理關系較為清晰,而供應商和客戶融資與債務人企業(yè)的委托代理關系不牢靠[3]。
3.公司治理理論
對于公司的治理來說,公司決策權、執(zhí)行權和監(jiān)督權的配置和運行是這一治理的核心,大部分國家與公司間的治理都會圍繞這三類權力展開。不過相較于德國、日本、美國等國家發(fā)展較為完善的公司治理模式,我國的很多上市企業(yè)大多數屬于大股東控制或者家族控制的模式,這就使得我國企業(yè)債權人的地位較低,債權人治理模式距離成熟還需要經歷很長一段時間的發(fā)展,這點也需要引起我們重視[4]。
三、債務融資對會計盈余質量影響的實證分析
在完成債務融資對會計盈余質量影響理論分析的研究后,我們還需要就債務融資對會計盈余質量影響展開實證分析,而結合上文中理論分析的結果,筆者提出了銀行融資比例越高,會計盈余質量越好;供應商融資比例越高,會計盈余質量越好;客戶融資比例越高,會計盈余質量越好;關聯方融資比例越高,會計盈余質量越差;債券融資比例越高,會計盈余質量越好等五方面研究假設。
1.樣本選取
為了較好完成本文就務融資對會計盈余質量影響的實證分析,判明筆者提出的五方面假設正確性,本文選擇了2014-2016年滬市和深市A股主板上市公司為樣本,并剔除了金融行業(yè)、農林牧漁業(yè)、傳播與文化產業(yè)和建筑業(yè)公司等上市企業(yè),最終得到了3324個上市公司樣本,這一樣本數據源于國泰安數據庫[5]。
2.模型構建
在用盈余管理的角度衡量會計盈余質量后,筆者結合截面修正的瓊斯模型,提出了行業(yè)截面修正的瓊斯模型計算的操控性應計利潤值替代會計盈余質量,該模型具體表現為:
這一公式包含了相關上市企業(yè)總應計利潤、年末總資產、年主營業(yè)務收入的差額、年應收賬款的差額、年末的固定資產凈值、年營業(yè)利潤、年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年操控性應計利潤等內容。值得注意的是,在結合這一模型展開的研究中,筆者確定了會計盈余質量作為被解釋變量;銀行融資、供應商融資、客戶融資、關聯方融資、債券融資作為解釋變量;而企業(yè)規(guī)模、總資產凈利率、經營現金流量、股權集中度、財務行為、會計師事務所則為這一研究中的控制變量[6]。
3.研究結果
介于篇幅限制,本文不對具體數據分析環(huán)節(jié)進行詳細論述,但結合上述研究得出的結果,筆者最終確定了銀行融資比例越高,會計盈余質量越好這一假設不符合實際,而其余四方面假設與我國上市企業(yè)發(fā)展實際相吻合的結論。
四、相關政策建議
結合上文內容我們較為全面了解了債務融資對會計盈余質量的影響,而為了保證債務融資能夠實現企業(yè)會計盈余質量的提升,筆者結合自身實際工作經驗與相關文獻資料,提出了銀行處理好銀企關系、供應商加強賒銷信用審查和跟蹤、上市公司加強對債權人的信息披露力度、上市公司在監(jiān)事會中引入債權人代表、監(jiān)管部門擴大債券市場規(guī)模等五方面對策建議。表1對這五方面建議進行了直觀展示。
五、結語
在本文就債務融資對會計盈余質量影響展開的研究中,筆者詳細論述了會計盈余質量的相關概念、債務融資對會計盈余質量影響的理論分析、債務融資對會計盈余質量影響的實證分析、相關政策建議等內容,希望這一系列內容能夠為我國相關上市企業(yè)帶來一定啟發(fā)。
參考文獻:
[1]黃丹.內部控制審計對會計盈余質量的影響探究[J].行政事業(yè)資產與財務,2016,3:39-40.
[2]李敏,張士強.會計制度變遷背景下會計信息質量對股權、債務融資成本的影響差異——基于滬深A股上市公司1998—2012年的經驗研究[J].東岳論叢,2016,4:69-77.
[3]朱佳佳.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對中小股東利益的影響研究[J].商業(yè)會計,2016,14:87-89.
[4]劉淑花.真實盈余管理影響債務融資成本嗎[J].財會月刊,2016,30:35-39.
[5]燕玲.新會計準則下會計信息質量對債務融資的影響[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3,3:15-17.
[6]邊泓,楊忠海,畢曉方.準則變遷和融資壓力對財務報告透明度的影響研究——從貸款企業(yè)信息質量看銀行業(yè)信用風險[J].證券市場導報,2012,8:2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