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燦
隨著《中國詩詞大會》上小才女武亦姝的走紅,很多爸媽一邊羨慕著別人家的孩子頌詩千首,一邊又不無功利地想著:背古詩詞能上名校嗎?能保送北大清華嗎?然而,誦讀詩詞,其實是一種“無用”之用,這種看似無用的積累,卻終將滋養(yǎng)孩子的靈魂,為孩子積淀起無法估量的強大力量。讓孩子的一生都有所信、有所依、有所養(yǎng)。而要實現(xiàn)這些目標,就應(yīng)該營造一種詩意的環(huán)境,助力兒童成長。
一、挖掘豐富古詩詞內(nèi)涵,營造古詩詞的意境之象
意境是古代詩詞的靈魂。有的雄偉壯闊,絢麗纖細;有的悲涼凄婉;有的豪放曠達;有的含蓄典雅,景象萬千。一首詩就是一幅畫或多幅畫,除了物還有蘊含其中的情感。由于兒童的認知主要出于感性認知階段,因此,挖掘和豐富古詩詞的內(nèi)涵,將古詩詞的意境轉(zhuǎn)換成具體的可以感知的形象,有助于兒童對這些詩詞意境的感知、體驗與認同。
如清代詩人高鼎的《村居》:“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边@首詩描寫了詩人居住在鄉(xiāng)村時見到的春天的景象和放學后孩子們放風箏的情景。早春二月,草長鶯飛,楊柳拂堤,兒童們興致勃勃地方風箏。有景有人有事,充滿了生活情趣,勾畫出一幅生機勃勃的“樂春圖”。在挖掘這首詩的意境時候,我們可以豐富拓展其內(nèi)涵。早春二月,小草長出了嫩綠的芽兒,黃鶯在天上飛著,歡快地歌唱。堤旁的楊柳長長的枝條,輕輕地拂著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煙霧里醉得直搖晃。孩子們放學回來的早,趁著刮起的東風,放起了風箏。他們的歡聲笑語,使春天更加富有朝氣。兒童、東風、紙鳶,這些體現(xiàn)意境之美的形象,給予了豐富和形象化,一下子就引導兒童一起飽覽美麗春景,一起分享放風箏時的歡樂。
二、設(shè)計古詩詞游戲活動,營造古詩詞的體驗之趣
游戲是兒童的基本活動,游戲同時又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心理學研究也表明:游戲是促進學齡前兒童心理發(fā)展的最好活動形式,是讓兒童獲得快樂的、滿足需要和愿望的、自發(fā)的、不同尋常的一種行為。在游戲活動中,兒童的心理過程和個性品質(zhì)發(fā)展能夠得到更好和更快地發(fā)展。因此,通過設(shè)計古詩詞的游戲活動,營造古詩詞的體驗情境,有助于兒童增強古詩詞的學習興趣,進而主動接受古詩詞的熏陶。
例如七步詩游戲,配合曹植的詩,讓小孩子在七步之內(nèi)回答你所出一些問題,讓孩子明白七步成詩是怎樣一種情況。又如數(shù)米做飯,配合鋤禾日當午的詩,讓孩子將要煮飯的米,一粒一粒數(shù)出來,讓孩子明白數(shù)米尚且勞累,更何況種莊稼的農(nóng)民。有條件的家長也可以作畫,配合寫景的詩,讓孩子根據(jù)詩的表達,自行想象進行作畫,加深孩子對詩詞含義的理解。也可以圍繞一個主題展開,進行類似于飛花令的游戲活動。如“愛國”主題。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渡陰山。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guān)山五十州? 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贏病臥殘陽。
楚雖三戶能亡秦,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但愿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寸寸河山寸寸金,侉離分裂力誰任?
三、分享古詩詞教化功能,營造古詩詞的德性之美
古詩詞有教化的傳統(tǒng),以致于“不學詩,無以言”。 詩能自然而然能起到教化人心的作用。因讓人變得溫良敦厚。詩教的傳統(tǒng),從來不止于字句的誦記,更不是為了世俗意義上的成功,而是讓麻木訥然的心靈重新敏感,讓受困于庸常生活的思維恢復靈動,更積極的意義,是培育“溫柔敦厚”的品性和人格。具體而言,可以通過下列途徑營造古詩詞的德性之美。
一是分享古詩詞的言志述德功能。志,就是理想信念;德,就是思想道德。理想信念與思想道德是一個人的精神根本,一個國家的社會根基,也是是非的評判尺度。如范仲淹《登岳陽樓》“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遠大抱負;文天祥《過零丁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青照汗青”的崇高氣節(jié);周敦頤《觀蓮花》“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夭”的涵養(yǎng)品格,無不使我們受到教育和鼓舞。
二是分享古詩詞的啟智發(fā)慧功能。如李商隱《無題》“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的心靈開闊,蘇軾《題西林壁》“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智慧哲理,以及杜牧《不寢》“莫言名與利,名利是身仇”和李賀《野歌》“寒風不變?yōu)榇毫?,條條看即煙濛濛”,對于今天某些處順境不思進取,處逆心灰境意冷的人,仍有啟發(fā)作用。
三是古詩詞的冶趣陶情功能。如李白《望廬山瀑布》“飛流直下三干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浪漫神奇,蘇軾《定風波》“一蓑煙雨任平生”、“也無風雨也無晴”的超脫曠達,王昌齡的《采蓮曲》“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的審美情趣,俱有極強的陶冶情操力。
詩意,生命的追求!詩意環(huán)境,是一種人與自然和諧發(fā)展、和諧共生的文化氛圍。“腹有詩書氣自華?!碧剿鳡I造詩意環(huán)境的多種途徑,讓兒童愛讀詩,在詩意書香中得到童心浸潤,應(yīng)成為我們不懈追求的目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