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菲+夏碧樺+李冀+韓克躍++周小鈺
【摘要】目的 評價早期、個體化足量β受體阻滯劑治療缺血性心肌病的臨床療效。方法 從2014年5月~2016年2月,篩選心內(nèi)科門診收治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入組,入選對象80例,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達法分組,對照組、觀察組各40例。均給予麝香保心丸、ACE或ARB治療,常規(guī)治療合并癥,觀察組在此基礎上,酒石酸美托洛爾緩釋片,4周1個療程,持續(xù)4個療程。對比治療前后血清標志物、超聲性功能、心率、血壓水平。結(jié)果 治療后,組內(nèi)對比觀察組與對照組SBP、DBP、HR、BNP低于治療前,組間對比觀察組SBP、HR、BNP低于對照組,組內(nèi)對比兩組EF、CO高于治療前,組間對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出現(xiàn)1例心律失常,對照組出現(xiàn)4例心律失常、1例心絞痛,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早期、個體化足量β受體阻滯劑治療缺血性心肌病療效肯定,可減輕心肌損傷,改善心功能。
【關鍵詞】缺血性心肌?。沪率荏w阻滯劑;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54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31.0.02
缺血性心肌?。╥schemic cardiomyopathy,ICM)是心臟擴大或僵硬、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一系列臨床表現(xiàn)的臨床綜合征。缺血性心肌病多由冠心病發(fā)展而來,容易并發(fā)心肌梗死等嚴重并發(fā)癥,在我國缺血性心肌病發(fā)病率呈快速上升趨勢,成為老年人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世界衛(wèi)生組織估計到2020年缺血性心肌病將成為居民死亡的首位病因[1]。用藥仍然是治療缺血性心肌病的首選方法,干細胞移植等技術遠未成熟,缺血性心肌病尚無根治策略,用藥旨在控制癥狀,抑制疾病進展,預防嚴重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2]。β受體阻滯劑是是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等常用藥物,但關于其對患者長遠預后的影響有待商榷,臨床實踐過程中用藥依從性較差。本次研究試醫(yī)院收治的早期缺血性心肌病作為研究對象,評價早期、個體化足量β受體阻滯劑應用效果。
1 資料及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2014年5月~2016年2月,篩選心內(nèi)科門診收治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入組。收納入標準:①明確診斷,有冠狀動脈的依據(jù)、心臟明顯擴大、頑固性心力衰竭,排除冠心病并發(fā)癥引起的心力衰竭,其他疾病導致的心臟增大與心力衰竭;②年齡35~65歲;③無藥物禁忌癥;④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合并惡性腫瘤等其他重大致死性疾??;②藥物過敏;③近3個月嚴重感染病史;④嚴重的代謝紊亂;⑤原發(fā)性肝腎功能不全、血液病、代謝紊亂、結(jié)締組織病、先天性心臟病等其他原因所致慢性心力衰竭;⑥擇期手術治療;⑦哺乳期、妊娠期女性;⑧拒絕參與研究。共入選對象80例,其中男50例,女30例,年齡44~64歲,平均(55.3±8.6)歲。病程1~12年,平均(6.2±1.5)年。合并高血壓56例,糖尿病10例,頸動脈硬化24例。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達法分組,對照組、觀察組各40例,兩組對象年齡、性別、病程、合并癥等臨床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麝香保心丸,3次/d,2~3粒/次,同時聯(lián)合ACE或ARB控制高血壓,常規(guī)治療糖尿病,他汀類藥物控制血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酒石酸美托洛爾緩釋片(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32025390,生產(chǎn)企業(yè):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50mg*20)治療,初始劑量6.25 mg/次,2次/d,最大不超過100mg/d,確保足量。4周1個療程,持續(xù)4個療程。在治療前后,采集肘部靜脈血5ml進行血液生化、血清心肌損傷標志物監(jiān)測,同時對比治療前后心功能超聲。
1.3 觀察指標
治療前、后,收縮壓(SBP)、舒張壓(DBP)、靜息心率(HR)、漿腦鈉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左室射血分數(shù)(EF)、心輸出血量(CO)。治療期間,心血管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計算,血壓、心率、血清生化指標、超聲心動圖指標采用“x±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Kolmogorov-Sminmov法進行正態(tài)分布檢驗,服從正態(tài)分布采用t檢驗進行組間比較,心血管事件發(fā)生例與率采用n或%標識,采用x2檢驗或Fisher精確性檢驗進行組間比較,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 果
治療后,組內(nèi)對比觀察組與對照組SBP、DBP、HR、BNP低于治療前,組間對比觀察組SBP、HR、BNP低于對照組,組內(nèi)對比兩組EF、CO高于治療前,組間對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出現(xiàn)1例心律失常,對照組出現(xiàn)4例心律失常、1例心絞痛,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有關于β受體阻滯劑在心血管疾病治療中的地位仍然存在爭議,盡管在我國其認為高血壓的一線治療藥物,但在美國其已不被推薦作為首選降壓藥物。盡管有meta分析顯示,美托洛爾等β受體阻滯劑治療高血壓可增進降壓療效,但越來越多的研究發(fā)現(xiàn)相較于其他藥物,β受體阻滯劑單獨應用無明顯的優(yōu)勢,同時在降低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死亡率方面并無明顯的優(yōu)勢甚至更差[3]。本次研究顯示,從短期用藥來看,聯(lián)合β受體阻滯劑在降低SBP、HR、BNP,提升EF、CO高方面有明顯的優(yōu)勢[4]。BNP可反映較長時間段的心肌損傷嚴重程度,與心血管擴張、收縮等結(jié)構(gòu)病理性改變有關,CO、E/A為重要的心功能指標,其與心臟負荷、代償關系有關。心率是重要的心臟病患者的預后預測因素,大量報道顯示其余慢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患者的預后有關,將HR控制在合理水平,可降低終點事件發(fā)生風險[5]。從這一角度來看,聯(lián)合β受體阻滯劑可能有助于延長患者的生存期。當然因隨訪時間較短,并不能確定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可從長期使用β受體阻滯劑中獲益。今后有必要延長觀察的時間,開展大樣本、多中心研究。
綜上所述:早期、個體化足量β受體阻滯劑治療缺血性心肌病療效肯定,可減輕心肌損傷,改善心功能。
參考文獻
[1] 馬俊英,張 國.缺血性心肌病病例臨床分析[J].新疆中醫(yī)藥,2013,31(4):15-17.
[2] 尤冉冉,黨 群.β-受體阻滯劑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應用[J].中國校醫(yī),2015,29(5):400-402.
[3] 李 勇.美托洛爾在老年高血壓治療中的療效-Meta 分析[J].貴陽:遵義醫(yī)學院,2016:1-3.
[4] 寶貴花.卡維地洛和美托洛爾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療效的 Meta分析[J].青海醫(yī)藥雜志,2014,44(8):1-4.
[5] 李 婧,陳漢想,李 偉,等.心率與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發(fā)生率的關系[J].臨床護理用藥,2014,7(1A):19-21.
本文編輯: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