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團結
今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fā)了《關于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制度化的意見》,并發(fā)出通知,要求各地區(qū)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通知強調,要堅持全覆蓋、常態(tài)化、重創(chuàng)新、求實效,堅持學做結合,依托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黨支部“三會一課”等基本制度,融入日常、抓在經常,防止形式主義,要在抓常、抓細、抓長上下功夫,馬上就辦抓緊落實,全面推進從嚴治黨。
抓長,就是著眼長遠。就是要反復抓、持之以恒地抓,絕對不允許“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式的做派,也不允許“集中抓的時候雷霆萬鈞,平時放任自流”式的一陣風。要“持久抓、見長效”。全面推進從嚴治黨,重在持久,必須反復抓。糾風之難,難在防止反彈?!板浂嶂?,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弊鳛辄h員干部一定要進一步強化經常抓、深入抓、持久抓的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拿出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要求、更實的舉措,常抓不懈。要認真落實作風建設各項制度,做到有章必循、違規(guī)必究,把作風建設納入制度硬約束的軌道。“牛欄關貓”不行,要編織好監(jiān)督和制約權力的“鐵籠子”,變“牛欄關貓”為“鐵籠關貓”,使其在空間上覆蓋權力運行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不給濫用權力者任何可乘之機,實現用制度管權、按制度辦事、靠制度管人。要進一步建立健全作風建設各項制度,形成長效化保障,確保改進作風規(guī)范化、常態(tài)化、長效化,要狠抓制度貫徹落實,做到有章必循、違規(guī)必究。要在依法治黨、從嚴治黨、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大背景下,建立健全即時清理機制,形成一種經?;?、制度化、規(guī)范化的黨內規(guī)范清理機制,使各項規(guī)范之間協調、銜接,讓制度的籠子扎得緊密、不易生銹。
抓細,就是從小事抓起、從細節(jié)入手。“天下之事,必作于細?!被鶎尤罕姺从车拿恳粋€問題,提的每一條意見,都是關系作風建設的大問題。因此,作風建設不能敷衍塞責,大而化之,泛泛而談,抓大放小,而要從細節(jié)、小事入手,抓細抓實,把作風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tài)。要在著眼長遠的基礎上,注重從細微之處著手,就是要對基層群眾反映的作風問題一一回應、具體解決。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在解決個別具體問題的同時,著力解決面上的普遍性問題。要在著眼長遠的基礎上,注重從細微之處入手,只有堅持從易到難,由小到大,才能啃下“硬骨頭”,從根本上達到轉變作風的目的。黨員干部要深入群眾、深入基層、深入實際,多發(fā)現問題、研究問題,著力解決突出問題,解決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堅持問題導向,抓住了問題也就抓住了具體。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在解決個別具體問題的同時,著力解決好普遍性問題。比如,解決機關“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問題,就需在簡政放權上下足功夫;破解公款吃喝的頑疾,就要把住財務報銷、審計監(jiān)督等閘門。要在具體細節(jié)問題上拿出“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勇氣,采取針對性、操作性、指導性強的舉措,辦好一件事后再辦第二件事,尤其要抓住重要時間節(jié)點和重點問題,從嚴監(jiān)督檢查作風建設,切實防止“四風”問題反彈。
抓常,就是經常抓,一刻都不能放松,并且融入日常工作之中。在堅持抓常上下功夫,就是要“經常抓、見常態(tài)”。時松時緊,會給人一種心理暗示:混一陣,挺一陣,躲一陣就過去了,如此這般,難以取得作風建設的持久效果。作風建設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不能獨立于其他工作之外。從精簡“文山會海”到下基層調查研究,從管權管事管人到群眾的吃喝拉撒睡,時時事事都體現思想作風的轉變。只有將轉變思想作風融入日常各項工作中,才能實現作風建設的常態(tài)化。要切實履行好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認真抓好日常黨風廉政建設教育,筑牢反腐倡廉的堤壩,推動各項工作,都要落實作風建設具體要求,形成抓作風促工作、抓工作強作風的良性循環(huán)。要把作風建設時刻擺上突出位置,有機融入日常各項業(yè)務工作。黨員干部要認真履行“一崗雙責”,堅持做到管事就管人,管人就管思想、管作風。要堅持糾“四風”和樹新風并舉,以優(yōu)良的黨風帶動政風行風,作風建設貴在常抓不懈,要使之形成一種習慣、一種風氣。
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緩;滴水穿石,一滴不可棄滯。黨員干部要增強憂患意識,以鍥而不舍、馳而不息的決心和毅力,發(fā)揚釘釘子精神,一錘接著一錘地敲,一顆接一顆地釘,持之以恒地踐行好作風、養(yǎng)成好習慣,使作風建設要求真正落地生根。
(作者系民權縣委副書記、縣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