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婕
摘 要:意境就是作畫者在自己的作品中將所描繪的物象與自己的思想感情相結(jié)合,傳遞給觀賞者一種審美情趣,所以,對山水畫的意境進行學習研究,能使我們對中國的山水畫有更加深刻的認識。本文的第一章簡要敘述了中國山水畫意境的內(nèi)容、美學基礎(chǔ)以及基本特征,第二章分析了山水畫從整體到局部的意境營造,第三章則探討了山水畫的意境營造的意義。
關(guān)鍵詞:山水畫;意境;營造
中圖分類號:J2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14-0163-01
中國的山水畫雖然主要是表現(xiàn)自然景物,但并不單純地刻畫,而是由作畫者將自己的思想情感主觀地融入所描繪的物象之中,這樣,觀賞者在欣賞一幅作品時,不僅能夠感受到很強的視覺效應(yīng),更會在不經(jīng)意間被畫面中主觀的思想與產(chǎn)生的美感所打動。一幅優(yōu)秀的山水畫作品,總會透過一種很含蓄的內(nèi)在感覺,通過畫面與觀賞者的視覺交流,由此獲得審美的共鳴。這種含蓄感可以被解釋為畫面的意境。其中,作畫者在游覽山水時所產(chǎn)生的思想感情是情;作畫者的審美情趣、人生閱歷則是境,只有“情”與“境”相結(jié)合才能在畫面上營造出使觀賞者身臨其中的意境來。
一、中國山水畫的意境學說
1.簡述中國山水畫的意境說。山水畫于東晉時期萌芽,宋、元代之后,山水畫的發(fā)展步入了高峰期①。這時的山水畫,已經(jīng)初步形成“意境”學說。北宋畫家郭熙在他的著述《林泉高致》中談到:“山水有可行、可望、可游、可居者,畫凡至此,皆如妙品”②,這句話表明,山水畫應(yīng)該追求“四可”的審美境界。“意境”就是指作畫者通過描繪物象所表現(xiàn)出來的思想感情與自然景物相結(jié)合,從而產(chǎn)生的一種審美境界,也就是作畫者通過作品傳遞給觀賞者流露在畫外的感悟。唐代詩人王昌齡最早在自己的著作《詩格》中提到“意境”一詞,之后便有很多文人學者都對其進行了討論③。在近現(xiàn)代國學大師王國維的著作《人間詞話》中,對于意境,他也表達了自己的理解,并進行了闡述。
2.中國山水畫意境學說的美學基礎(chǔ)。中國傳統(tǒng)哲學中的天人合一這一思想也影響了山水畫的意境學說④,之后,意境便作為繪畫的基本追求,使作畫者作品中的自然山水上升為蘊含情感的山水。同時,道家的清凈無為、順應(yīng)自然、天人合一等主張,也被中國的山水畫家們借鑒并運用到自己的創(chuàng)作中來。隨著佛教文化在南北朝時期的傳入,佛教文化也同樣影響了山水畫的發(fā)展,隨之,逐漸誕生了“意境論”。在唐朝末期之后,儒道佛三家思想開始相互融合。
3.中國山水畫意境學說的基本特征:(1)畫外之意。這種作畫者筆下的“意”,用句俗語來說就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因為它產(chǎn)生于作畫者經(jīng)營畫面的過程當中,并通過情感與自然的結(jié)合來引發(fā)觀賞者無窮無盡的審美體驗;(2)空靈之美。南宋的小品山水非常注重畫面空靈意境的營造。例如:《煙江欲雨圖》這幅作品,它描繪了風雨欲來時,遠處的群山被籠罩著在一片朦朧之中,帶給觀賞者一種神秘空靈的美感;(3)情景交融。作畫者在山水畫的創(chuàng)作中,把自己的人生閱歷、思想感情等融入到作品當中,并將作品想要傳達的意境很完整的表達給觀賞者,那么觀賞者在欣賞作品時就能夠體會到畫家想要表達的情感和意境。
二、山水畫從整體到局部的意境營造
1.全景式山水畫的意境營造。全景式構(gòu)圖是指作畫者在兼具高遠、平遠、深遠等構(gòu)圖形式時,把在不同視點所截取的自然景物融入自己的畫面中。全景式構(gòu)圖會令畫面呈現(xiàn)出穩(wěn)定嚴整的氛圍,而且還會營造出神秘靜謐且雄偉的意境。例如:在五代畫家荊浩的作品《匡廬圖》中,畫家從不同的視域范圍觀察山峰、村屋、山路和瀑布,并將它們巧妙的融入畫面里,從而營造出一種雄渾景象,充分體現(xiàn)出北方山水的磅礴氣勢,使得整幅畫面處在一片寂寥幽靜及剛勁雄壯的意境之中。
2.宋代小品畫的意境營造。小品畫多出現(xiàn)于南宋,以“南宋四家”著稱的李唐、劉松年、馬遠、夏圭為代表。在他們的作品中,畫面精致、刻畫細膩且筆墨蒼勁有力。例如:《寒江獨釣圖》這幅作品,畫家馬遠通過畫面體現(xiàn)出了一種簡潔淡泊的意境美,畫面中的扁舟之上坐著一位老者,畫中大面積的留白更是營造出一種空曠寂寞、朦朧蕭疏的意境。
三、山水畫從整體到局部營造意境的意義
意境是人的主觀感情與自然景觀相結(jié)合的產(chǎn)物,是通過繪畫技法所表現(xiàn)出來并傳遞給觀賞者的審美境界。眾所周知,大自然中的樹木、山石、房舍等物象,都是沒有感情和思想的事物,但作畫者卻通過山石、樹木等物象表達感情。正因為如此,畫家筆下的山水便不再是單純的自然景觀,而觀賞者所看到的景色也不再是冷冰冰的物象。作畫者將自己在游覽時的所看所思所想融入到畫面中,這樣觀賞者在欣賞作品時就能感受到身臨其境的意趣,并且體會到作畫者的所思所悟,從而引發(fā)作畫者與觀賞者的情感共鳴。
四、結(jié)語
意境是作畫者與觀賞者交流情感與感悟最直接的方式,也是表達作畫者思想感情最恰當?shù)睦L畫語言。山水畫中的意境不僅展現(xiàn)了作畫者的繪畫技法,更展現(xiàn)了作畫者對于美的追求。所以,在營造山水畫的意境時,要將自己的真實情感帶入作品中,讓觀賞者感受到在有限的畫面里包含著無限的生命力。
注釋:
①李福順.中國美術(shù)史(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06.
②周積寅.中國畫論[M].南京:江蘇美術(shù)出版,2005:255.
③張習鳳.中學古典詩歌中的意境鑒賞教學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02.
④史榮利.論中國山水畫的意境[J].大舞臺,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