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茜,陳燕華,李雨昕,魏文惠
1.西南醫(yī)科大學護理學院,四川瀘州646000;2.西南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感染科,四川瀘州646000
結合目標管理法的老年慢性乙肝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評價
楊茜1,陳燕華2,李雨昕1,魏文惠2
1.西南醫(yī)科大學護理學院,四川瀘州646000;2.西南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感染科,四川瀘州646000
目的結合目標管理法的老年慢性乙肝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評價。方法選擇86例老年慢性乙肝患者,將患者按就診先后時間編號,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43例)和對照組(43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健康宣教;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施目標管理法。干預前后,采用普適性測定量表SF-36對兩組患者生存質量進行評價。結果健康宣教實施3個月后,對兩組患者生存質量進行效果評價,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結合目標管理法的健康教育活動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
老年慢性乙肝患者;目標管理法;健康宣教;生存質量
目標管理理論是由現代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根據目標設置理論提出的目標激勵方案,其基礎是目標理論中的目標設置理論[1-2]。該研究創(chuàng)新性的將目標管理理念引入到老年慢性乙肝患者的健康宣教中,針對乙肝患者中老年群體的特點,如軀體功能減退,心理素質差,治療依從性差等,借鑒目標管理理論中“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關系定位,提高醫(yī)護人員宣教介入程度,引導和輔助患者制定最佳的自我健康管理方案,提高患者生存質量。
1.1 一般資料
按便利抽樣的方法選取2014年9月—2016年2月在該院傳染科收治的老年慢性乙肝患者86例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中慢性乙肝的診斷標準[3]。將患者按就診先后時間編號,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43例)和對照組(43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婚姻狀況、病程、肝功能Child-Pugh分級等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開展該研究前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項目通過該院倫理委員會審核并批準。
1.2 方法
1.2.1 干預方法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健康知識宣教,內容涉及入院患者健康宣教、住院患者健康宣教及出院病人健康宣教[4-6],包括隨機床旁宣教和集中宣教2種形式。集中宣教在醫(yī)院健康宣教活動室開展,住院期間由責任護士組織患者參加,出院后由延續(xù)護理監(jiān)管小組負責聯系患者參與培訓。觀察組在對照組宣教方案上實施目標管理,要求參與者以“家庭”為單元參加,即除患者本人外,需要至少1名能長期陪伴的家屬參加;方案主要內容為:首先,組織患者討論,制定具體量化的可執(zhí)行目標,包括宣教主題相關知識掌握,措施或要求執(zhí)行落實情況;其次,通過使用自制知識問卷以及措施執(zhí)行跟蹤表,評估患者單節(jié)健康宣教目標達標效果,問卷及跟蹤表分為患者和家屬部分;最后,針對弱項或者不足的地方,及時進行宣教重點、重心調整,推進改善及落實,形成目標達標閉環(huán)管理。健康宣教從患者入院開始至出院后,總共歷時3個月。
1.2.2 評價方法采取由美國醫(yī)學局研究(MOS)組研制的普適性測定量表SF-36[7](36-Item Short Form),目前該量表廣泛應用于慢性肝病患者生存質量研究,其效度及信度也得到研究證實[8-10]。該量表由8個主要方面,包含36個單項構成,涉及生理功能(RF)、角色生理狀況(RP)、社會機能(SF)、心理健康狀況(MH)、角色心理狀況(RE)、活力(V)、軀體疼痛(BP)、主觀健康狀況(GH),每項指標采取百分制,得分越高,代表生存質量越好。
1.3 統(tǒng)計方法
應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分析。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 健康宣教結果
其中,觀察組3例患者,對照組2例患者,因搬遷或資料遺失或患者不配合等原因導致回訪率差,未能完成健康宣教全過程,影響效果評價退出試驗。故而,最終完成試驗的觀察組40例,對照組41例。
2.2 健康宣教前后兩組患者生存質量評分比較
兩組患者健康宣教前后生存質量評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健康宣教前后兩組患者生存質量評分比較[(±s),分]
表1 健康宣教前后兩組患者生存質量評分比較[(±s),分]
注:健康宣教前兩組比較(P>0.05);健康宣教后兩組組內比較(P1<0.05、P2<0.01);健康宣教后兩組組間比較,t*如表內所示(P<0.05)。
項目對照組(n=41)觀察組(n=40)教育前教育后t1 P1教育前教育后生理功能(RF)角色生理狀況(RP)社會機能(SF)心理健康狀況(MH)角色心理狀況(RE)活力(V)軀體疼痛(BP)主觀健康狀況(GH) 63.34±22.34 18.68±29.64 50.08±30.31 54.37±18.53 25.13±30.64 45.36±17.68 59.41±24.60 47.13±16.84 72.34±15.67 31.54±22.83 62.75±24.61 62.35±15.61 37.94±25.36 54.73±15.52 69.34±18.47 55.21±14.33 2.11 2.20 2.07 2.11 2.06 2.55 2.07 2.34<0.05<0.05<0.05<0.05<0.05<0.05<0.05<0.05 65.05±20.88 20.61±30.51 51.24±29.72 55.16±18.37 24.26±31.77 46.16±19.34 61.51±26.08 47.13±17.50 78.96±13.13 41.25±20.81 73.65±22.31 69.86±16.34 48.59±22.75 65.90±17.55 77.84±17.31 62.93±15.81 3.57 3.54 3.81 3.78 3.94 4.76 3.30 4.24 t2P2<0.01<0.01<0.01<0.01<0.01<0.01<0.01<0.01 2.13 2.00 2.09 2.12 2.06 3.02 2.14 2.30 t*P*<0.05<0.05<0.05<0.05<0.05<0.05<0.05<0.05
社會面臨老齡化速度加快的現狀,如何提高老年人,特別是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生存質量是目前健康宣教研究熱點[11-12]。引入目標管理的健康宣教活動,強調醫(yī)護人員以“管理人員”身份,給患者制定明確的目標要求,能夠有效避免患者產生茫然,關注缺失等負面情緒;強調健康宣教以“家庭”為單元進行和執(zhí)行,明確傳遞出“患者的治療及恢復效果也取決于家屬的支持和幫助,需要家庭成員的共同努力”的理念,通過提高患者本人的“士氣”,調節(jié)患者的負面情緒,改善患者的社會關系,最終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表2顯示,結合目標管理開展健康宣教后(觀察組),患者在生理功能、社會機能、心理健康狀況、軀體疼痛、主觀健康狀況等方面得分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說明結合目標管理開展健康教育可提高老年慢性乙肝患者的生存質量。
[1]錢湘云.目標管理理論在臨床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及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10,18(25):1642-1644.
[2]姜朝輝.談彼得·德魯克的目標管理和自我控制[J].理論探討,2006(9):44-45.
[3]中華醫(yī)學會肝病學分會,中華醫(y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J].中華肝臟病雜志,2011,19 (1):13-24.
[4]王彩春.健康教育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自我管理中的效果評價[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4(33):85-86.
[5]徐群英.健康宣教在慢性乙肝患者自我管理中的探討[J].當代護士,2014(2下旬刊):163-165.
[6]陳細定,張新紅,陸永秀,等.綜合護理干預對慢性乙肝患者應對方式和自我效能感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4,20(20):2529.
[7]The WHOQOL Group.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QOL-BREF quality of life assessment[J]. Psychol Med,1998(28):551-558.
[8]潘華平.SF-36量表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存質量中的應用研究[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0,8(2):152-153.
[9]劉朝杰,李寧秀,任曉輝,等.36條目簡明量表在中國人群中的適用性研究[J].華西醫(yī)大學報,2001,32(1):39-42.
[10]楊茜,孫鴻燕,李雨昕,等.專題討論會在慢性乙肝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15,30(17):74-76.
[11]曹識宇,陳恩平,王茜,等.老年慢性乙型肝炎住院患者生活質量及其影響因素[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 1398-1400.
[12]潘化平.SF-36量表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存質量中的應用研究[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0,8(2):152-153.
R473.5
A
1672-5654(2017)05(a)-0035-02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13.035
2017-02-04)
地方高校國家級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項目(201610632025);四川省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項目(201610632017);四川省教育廳科研項目基金資助(15ZB0168)。
楊茜(1981-),女,四川成都人,碩士,講師,主要從事內科護理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