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東森 季暉 胡慶華
中國藥科大學,江蘇 南京 210009
?
通迪膠囊的長期毒性研究
鄭東森 季暉 胡慶華*
中國藥科大學,江蘇 南京 210009
目的:觀察通迪膠囊對SD大鼠的長期毒性作用,為臨床應用提供參考依據(jù)。方法:將120只SD大鼠分成4組,通迪膠囊高劑量組、中劑量組、低劑量組和陰性對照組,連續(xù)給藥26周,恢復4周,每周記錄攝食量和體重,分別于第13周、26周和恢復4周后處死三分之一大鼠,檢測血液學、血液生化學指標,系統(tǒng)尸解并計算臟器系數(shù),對重要臟器做病理組織學檢查。結果:通迪膠囊各劑量組與對照組比較,攝食量、體重和臟器系數(shù)未出現(xiàn)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血液學、血液生化指標和病理組織學檢查未見與通迪膠囊相關異常,恢復期未見遲發(fā)性毒性。結論:實驗設置的最低劑量為臨床劑量的15.5倍,故該藥在臨床劑量下長期使用毒性低,安全性良好。
通迪膠囊;長期毒性;SD大鼠
通迪膠囊由三七、紫金蓮、延胡索、七葉蓮、細辛、雞屎藤六味中藥組成,主要包含人參皂苷Rb1、人參皂苷Rg1、細辛酯素、白花丹醌等活性成分[1],具有活血行氣,散瘀止痛的功效,臨床用于治療癌痛、術后疼痛、跌打傷痛、肩頸痹痛、頭痛、痛經等[2],已取得了良好療效。為進一步證明該藥在臨床上長期應用安全無毒副作用,故進行大鼠連續(xù)重復進口給藥長期毒性實驗,觀察是否會由于藥物蓄積而對機體產生毒性反應及其嚴重程度,確定無毒性反應劑量,為臨床安全用藥提供參考。
1.1 藥物 通迪膠囊(半成品,批號:20160211,貴州景誠藥業(yè))。本實驗室常溫密閉保存,臨用時用蒸餾水溶解并稀釋為所需質量濃度混懸液。1.2 試驗動物 SPF級SD大鼠120只,6周齡,體重100~120g,雌雄各半,由上海西普爾-必凱實驗動物有限公司提供,動物生產合格證號:2008001658379。于恒溫恒濕動物房雌雄分籠飼養(yǎng),每籠5只。室溫:22~26℃,相對濕度:60%~70%,12h交替光照,標準飼料,自由飲水,籠具每天清洗消毒1次,通風良好,室內配有空調。實驗前動物在動物房內適應性喂養(yǎng)7d。
1.3 儀器 邁瑞B(yǎng)C-5800全自動血液細胞分析儀(深圳邁瑞生物醫(y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貝克曼庫爾特AU58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日本Beckman Coulter K.K.);徠卡ASP 200s全封閉式組織脫水機(德國Leica);徠卡EG1140半自動包埋機(德國Leica);徠卡RM2245半自動輪轉式切片機(德國Leica);徠卡ST4040半自動染色機(德國Leica);奧林巴斯DP72-BX45病理顯微成像系統(tǒng)(日本Olympus)。
2.1 劑量分組 將適應性喂養(yǎng)后的大鼠,隨機分為四組,每組30只,雌雄各半,分別為通迪膠囊高劑量組、中劑量組、低劑量組和陰性對照組。
2.2 給藥方法及周期 灌胃給藥,每周6d,每天1次。高劑量組給藥劑量為2.8g/kg(相當于成人臨床用量62倍),中劑量組為1.4g/kg(相當于成人臨床用量31倍),低劑量組為0.7g/kg(相當于成人臨床用量15.5倍),各劑量組給予等體積、不等濃度的通迪膠囊溶液,對照組給予等體積溶劑(蒸餾水)。給藥周期為26周,停藥后再觀察4周。
2.3 觀察指標 一般觀察包括動物外觀體征、行為活動、腺體分泌、呼吸、糞便等,攝食量和體重每周稱量記錄1次。給藥中期13周時每組處死雌雄各5只,給藥26周結束時每組處死雌雄各5只,停藥4周后再處死每組剩下的雌雄各5只。計算臟器系數(shù),檢測血液學、血液生化學指標以及系統(tǒng)尸解和病理組織學檢查。
3.1 一般狀況 在26周給藥過程及恢復期間,大鼠精神狀態(tài)、反應,行為活動,排便情況、口、眼及孔道分泌物、毛色,清潔度等日常觀察指標均未見異常。
3.2 體重增長的影響 對大鼠每周體重進行1次統(tǒng)計,各組大鼠體重增長情況良好。各給藥組與陰性對照組之間并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體重增長呈線性增加。
3.3 攝食量的影響 對各組大鼠攝食量每周進行一次統(tǒng)計,各組與陰性對照組相比未見明顯異常。
3.4 臟器及其系數(shù)的影響 給藥組大鼠給藥13周、26周及恢復期后心、肝、肺、腎、腦、脾、胸腺、前列腺、睪丸、子宮、卵巢等臟器系數(shù)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通迪膠囊連續(xù)長期給藥后對大鼠各臟器無明顯毒性影響。見表1。
表1 通迪膠囊對臟器系數(shù)的影響
續(xù)表1 表1 通迪膠囊對臟器系數(shù)的影響
3.5 血液學指標的影響 給藥組大鼠在給藥期和恢復期后,其白細胞計數(shù)(WBC)、淋巴細胞計數(shù)(LYM)、單核細胞計數(shù)(Mon)、嗜酸性粒細胞計數(shù)(Eos)、嗜堿性粒細胞計數(shù)(Bas)、紅細胞計數(shù)(RBC)、血紅蛋白(HGB)、血小板計數(shù)(PLT)、凝血時間(CT)等主要血常規(guī)指標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給藥26周后,高劑量組中性粒細胞計數(shù)(Neu%)與陰性對照組相比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P<0.05),13周及恢復期后Neu%與對照組相比沒有統(tǒng)計學差異。結果見表2~4。
表2 13周血常規(guī)檢測結果
表3 26周血常規(guī)檢測結果
續(xù)表3 表3 26周血常規(guī)檢測結果
注:與陰性對照組比較,*P<0.05。
表4 30周血常規(guī)檢測結果
3.6 生化指標的影響 給藥組大鼠在給藥期和恢復期,其總膽紅素(TBIL)、總蛋白(TP)、丙氨酸氨基轉換酶(ALT)、堿性磷酸酶(ALP)、尿素氮(Urea)、肌酐(Cr)、甘油三酯(TG)、總膽固醇(TC)、白蛋白(ALB)、球蛋白(GLB)、A/G等主要血液生化指標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給藥13周及恢復期后,各劑量組天門冬氨酸氨基轉換酶(AST)與對照組相比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給藥26周后,高劑量組AST與對照組相比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5~7。
表5 13周血液生化指標檢測結果
表6 26周血液生化指標檢測結果
續(xù)表6 表6 26周血液生化指標檢測結果
注:與陰性對照組比較,*P<0.05。
表7 通迪膠囊長期毒性試驗30周血液生化指標檢測結果 (x±s,n=10)
3.7 對臟器病理組織學的影響 給藥13周后,少數(shù)大鼠個別臟器出現(xiàn)下列病變:①高劑量2只大鼠肝細胞輕微空泡變和小葉炎癥;4只大鼠有輕度間質性肺炎;3只大鼠結腸粘膜輕微或輕度變性壞死,炎細胞浸潤。②對照組3只大鼠肝細胞輕微空泡變,4只大鼠輕度間質性肺炎;2只腎臟間質見極少量炎細胞浸潤。給藥26周后,少數(shù)大鼠個別臟器出現(xiàn)下列病變:①高劑量1只大鼠周圍肺組織間質出血,充血。5只大鼠有輕度間質性肺炎;5只大鼠小腸粘膜輕微或輕度變性壞死,炎細胞浸潤。②對照組5只大鼠輕度間質性肺炎;5只大鼠輕度小腸粘膜糜爛?;謴推诤?,少數(shù)大鼠個別臟器出現(xiàn)下列病變:①高劑量1只大鼠周圍肺組織間質出血,充血。4只大鼠有輕度間質性肺炎;5只大鼠小腸粘膜輕微或輕度變性壞死。②對照組5只大鼠輕度間質性肺炎;5只大鼠輕度小腸粘膜糜爛。上述肺組織及腸黏膜病變高劑量及對照組均出現(xiàn),無劑量相關性,肺組織病變屬于動物自發(fā)性病變[9]。腸黏膜病變可能為標本固定不當所致。其他病變例數(shù)少。其余受檢臟器實質細胞無變性壞死,間質無炎癥等毒性病理變化。
通迪膠囊臨床推薦成人日用量為6粒,用于治療經絡阻滯所致的癌癥疼痛,術后疼痛,跌打傷痛,肩頸痹痛以及胃脘疼痛,頭痛,痛經等[2],目前關于通迪膠囊的報道主要為臨床觀察與含量測定,未見其安全性評價的相關報道,由于缺乏毒性研究且臨床研究不會服用過量藥物,本實驗對其長期毒性進行評價,為臨床安全用藥提供參考。
參照《藥物重復給藥毒性試驗技術指導原則》,以0.7、1.4、2.8g/kg的劑量,相當于成人臨床用量62、3、15.5倍,給藥體積為10 mL/kg。灌胃給藥6個月,停藥1個月。研究結果顯示,通迪膠囊各劑量組大鼠與對照組相比,一般行為活動、攝食量、體重和臟器系數(shù)等均無顯著性差異,未出現(xiàn)動物死亡及毒性相關現(xiàn)象。給藥13周及恢復期后血常規(guī)與血液生化學結果未見顯著差異。給藥26周后,血常規(guī)指標僅見高劑量組中性粒細胞(Neu%)高于對照組,(P<0.05),該差異僅限于單一劑量組,且在給藥初期及恢復期并未見明顯異常。差異變化幅度較小,無明顯劑量相關性,均值在正常值參考范圍內[3],可能為個體感染及炎性細胞浸潤所致,與藥物毒性無明顯相關[4-6]。血液生化指標僅見高劑量組AST高于對照組(P<0.05),上述差異僅見于單一時期,單一對照組,其他組別并無顯著性差異,差異幅度較小,無明顯劑量相關性,均值在正常范圍內[7-8],且在查看相關肝臟組織病理切片后并未發(fā)現(xiàn)任何肝組織病變,故考慮為動物個體原因所致,與通迪膠囊毒性作用無關。病理組織學檢查結果顯示,鼠肺組織發(fā)生輕度病變,但高劑量和對照組均出現(xiàn),且其病變例數(shù)較少,無劑量相關性,屬于動物自發(fā)性病變[9-10]。其余受檢臟器實質細胞無變性壞死,間質無炎癥等毒性病理變化。
綜上所述,通迪膠囊對SD大鼠長期給藥無明顯毒性作用,其安全性良好,表明臨床使用劑量并不會對人體一般狀況、飲食、體重、血液及各主要組織臟器的生長發(fā)育及組織形態(tài)方面產生影響。
[1]許亞玲, 周蘭, 羅曼,等. 通迪膠囊中細辛脂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譜測定[J]. 時珍國醫(yī)國藥. 2011; 22(10):2458-2459.
[2]王運濤. 通迪膠囊治療骨科急慢性疼痛療效觀察[J]. 湖北中醫(yī)雜志, 2012, 34(3):11-12.
[3]蔣中仁, 徐薇, 金偉,等. SD大鼠血液學指標、血生化指標及臟體比正常值范圍探討[J]. 預防醫(yī)學情報雜志, 2011, 27(10):789-791.
[4]王蕊, 溫賢濤, 王輝,等. SD大鼠血常規(guī)參考值區(qū)間建立[J]. 醫(yī)療裝備, 2015(7):11-15.
[5]劉科亮, 王林, 王睿,等. SD大鼠血常規(guī)指標正常參考值范圍的探討[C]// 中國西部實驗動物學術年會. 2009.
[6]林健, 鄭麗紅, 張榮標,等. 大鼠血常規(guī)正常參考值范圍及評價方法的探討[J]. 海峽預防醫(yī)學雜志, 2007, 13(4):57-58.
[7]李罡, 劉建勛, 葛爭艷. 清潔級SD大鼠血液學指標及生化指標正常值的大樣本分析[J]. 中藥藥理與臨床, 2009(2):128-131.
[8]王茵, 樓正清, 來偉旗,等. SD大鼠血液生化指標正常參考值范圍的探討[J]. 毒理學雜志, 2000, 14(2):112-113.
[9]陳科. 探討實驗動物自發(fā)性病變與藥物毒性病變的區(qū)別及意義[J]. 醫(yī)藥, 2015(11):1-2.
[10]王三瓊, 陳薩, 覃芝,等. 80只空白對照組SD大鼠自發(fā)性病變病理分析[C]// 中國西部實驗動物學術年會. 2009.
Long-term Toxicity Study of Tongdi Capsule
ZHENG Dongsen JI Hui HU Qinghua*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09, 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the long-term toxicity of tongdi capsule in SD rats an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Methods 120 SD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high dose group, middle dose group, low-dose group and negative control group. All rats were administrated for 26 weeks and then recovered for 4 weeks, recorded food intake and body weight weekly. 1/3 rats were killed after 13 weeks, 26 weeks and the remaining recovered for 4 weeks. The hemat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parameters, organ coefficient and histopathology of major organs were measured.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influence of tongdi capsule on food intake, body weight,histopathology,organ coefficient, hemat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parameters(P>0.05).Conclusion The lowest dose set by the experiments is 15.5 times of clinical dose,therefore the tongdi capsule is safe in clinical use.
Tongdi Capsule;Long-Term Toxicity;SD Rats
鄭東森(1993-),男,漢族,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為代謝藥理。E-mail:408076400@qq.com
胡慶華(1985-),男,漢族,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代謝性疾病藥理。E-mail: huqh@cpu.edu.cn
R285.5
A
1007-8517(2017)09-0040-06
2017-3-10 編輯:梁志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