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艷霞
摘要:孩子的生活習慣、思維習慣無形中滲透著家長的影子。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從家長做起。掌握正確的家庭教育方法是關(guān)鍵。
關(guān)鍵詞:家庭教育;父母;健康
母蟹對小蟹說:“孩子,你怎么老是橫著爬,為什么不能直著走呢?”小蟹委屈地答道:“媽媽,我是照著您的樣子走的呀?!焙⒆拥纳盍晳T、思維習慣無形中反映著家長的影子。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從家長做起。掌握正確的家庭教育方法是關(guān)鍵。教育專家尹建莉說:“正確的教育方法是一把精美的刻刀,錯誤的教育方法就是一柄鋤頭,當我們的手上有一塊玉石——可愛的孩子時,我們必須做的正確?!焙⒆有r候?qū)W校、社會沒有形成自己的意識,全靠我們家長正確的引導。如何讓孩子正確認識生命、懂得自己存在的真正價值?如何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如何讓孩子懂得按規(guī)則辦事?如何讓孩子與家長更好地溝通,不再和家長、老師頂撞,懂得感恩?一切一切的問題擺在我們的面前,那么首先我認為想讓自己的孩子成為怎么樣的人,你自己就先做什么樣的人。
一、和諧。上進的家庭氛圍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前提
小到家庭、大到家族,和諧、上進的氛圍對孩子的成長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如果孩子周圍的大人都比較懂禮貌、禮儀周全、孝敬老人。那么會無意識地影響孩子,孩子無形中會模仿。而且這樣的環(huán)境使得孩子的親情感比較濃厚,是非觀念比較強。當遇到其他同學不好方面問題影響時,會有自己正確的見解。家里老人慈祥、夫妻關(guān)系和睦,一般來說孩子的性格比較開朗、樂觀。如果家長脾氣比較暴躁、時常發(fā)火,那就很難保證你的孩子能以平靜的心態(tài)對待周圍的人和事;如果你不孝敬你的父母,不愿給體弱多病的雙親以更多的關(guān)懷,那就別指望你的孩子會把你當做“高堂”而贍養(yǎng);如果你臟話不離口,隨時亂扔東西,就別想你的孩子會有文明之舉;如果你不愛惜書本,就別奢望你的孩子會對學習有濃厚的興趣。
現(xiàn)在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shù)的普及,手機人手一部,有些家長一回家不是躺沙發(fā)上玩手機,就是電腦前玩游戲。嘴里還說著孩子“你快點寫作業(yè)啊,怎么就那么點作業(yè)還沒寫完?”試問:你覺得孩子在這樣的影響下,能專心寫作業(yè)嗎?更有甚者,有些家長業(yè)余時間天天圍著麻將桌,連孩子最正常的家庭環(huán)境都保證不了,怎么能期望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當我們期望孩子能認真寫作業(yè)、看書時,我們也可以看看書,努力干工作。把這種上進的精神傳達給孩子。特別是家長的學習興趣,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興趣,從而間接地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孩子生長在一種充滿學習氣氛的環(huán)境中,很容易萌發(fā)一種自發(fā)學習的需要,以至形成一種千金難買的自覺學習的行動。因此,家長應率先熱愛學習,形成家風,以自己的言行熏陶子女。
二、信守承諾、平等意識對待孩子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關(guān)鍵
家長應該給孩子做好表率作用,平時不論大事、小事只要說了就一定要做到,言出必行。這樣才能在孩子心中留下一個好印象,給孩子做個好榜樣。否則答應他的事總是做不到,總是讓孩子失望,時間一長,在孩子心里,就真的沒有信譽了。再者,在孩子面前盡量不要以家長居高臨下的身份自居,盡量要用平等的口氣與孩子交流。當孩子犯錯誤時,盡量沉住氣,盡量不打罵孩子。首先能聽一聽孩子怎么說,如果孩子是無意識的犯了錯誤,心平氣和地和孩子談,講清利害關(guān)系他會好好聽的。如果孩子已經(jīng)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我們可以表現(xiàn)出我們對孩子足夠的信任,選擇寬容孩子、鼓勵他,也可以和他約定看他以后的表現(xiàn)。當孩子在生活中表現(xiàn)好或者在某些方面有進步時,抓住機會表揚他,保護他的自尊心。每個孩子都會犯錯,而且也不會只犯一次錯。這次的錯誤,就在這一次解決,不要翻他以前犯的錯出來,再數(shù)落他一通。那樣,孩子的心里就會一而再地經(jīng)受父母的說教,甚至羞辱,他的自尊心會很受打擊的。長此以往,孩子會變得自卑起來的。
三、家長對學校、對教師的態(tài)度也很重要
家長應該多向孩子講述自己小時候在學校的趣事,向孩子多傳達一些自己對學校美好的向往、美好的記憶的信息,努力培養(yǎng)孩子對學校的情感。從教育好孩子的角度出發(fā),千萬不可當著孩子的面數(shù)落老師的不是,應主動維護老師的形象。否則不但破壞了老師的威信,使教師今后很難開展對你孩子甚至對其他孩子的教育工作。孩子的眼睛就像一架照相機,每天都在自己的眼中留下父母的形象。家長對學生的人格感染和習慣影響,這是家庭教育的上乘境界。優(yōu)質(zhì)的家庭教育,不是優(yōu)在“說”,而是優(yōu)在“做”。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每個瞬間,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檢驗自己的人格。”所以孩子是家長的鏡子,孩子的言談舉止反映的正是家長的形象。要想讓我們的孩子做得很好,首先我們家長就應該做好,從一點一滴做起。在我們潛心引導和準確的教育方法下,讓我們的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