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鑫
摘要:多元智能理論是國際上興起的一種先進教育理念,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在探索如何將這一理論應用到實際教學中。而信息技術能為學生多元智能發(fā)展搭建活動平臺、提供多樣化的學習資源、學習工具和評價手段?;谛畔⒓夹g的多元智能教學模式,是一種值得嘗試的實踐模式。采用文獻研究方法,闡述了多元智能理論的內涵及其教育理念,并設計出信息技術的多元智能教學模式,探討在信息技術課中如何用多元智能教學模式來教學,以促進學生的多元智能全面、主動而富有個性的發(fā)展。
關鍵詞:信息技術;多元智能;教學模式
一、信息技術課程多元智能教學模式的理論基礎——多元智能理論
多元智能理論是由當代美國著名心理學教授加德納提出來的。加德納認為人類的智能不是單一的一元結構,而是由多種智能構成的。每一個人都擁有包含言語語言智能、數(shù)理邏輯智能、視覺空間智能、肢體運動智能、音樂韻律智能、人際溝通智能、自我認識智能、自然觀察智能在內的八種智能,只是每種智能發(fā)揮的程度不同或各種智能之間的組合不同。
二、多元智能理論對中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啟示
1.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目標是通過信息技術課程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
2.每個學生都具有在某一方面或幾方面的發(fā)展?jié)摿?,只要為他們提供合適的教育和訓練,每個學生的相應智能水平都能得到發(fā)展。
3.多元智能理論認為,每個人的智能結構和認知過程都不相同,傳統(tǒng)的標準化考試難以了解學生在認知上的個別差異,所以應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評價的內容、方法要多元化。
三、模式的建構——多元智能教學模式的應用
1.多元智能教學模式的設計
“多元智能”教學模式是一種指導學生運用多元智能學習提高學生智能水平的教學模式,該教學模式的教學操作程序如下:
(1)教學活動的設計
在教學活動開展之前要從多元角度分析教學目標,從而確定教學內容,再由教師或師生利用多媒體技術與網絡技術,創(chuàng)設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思考。
(2)選擇學習方式,探究解決教學任務
師生共同討論,選擇學習的方式(小組學習、自主探究或合作學習),制定學習方案,通過觀察、實驗、調查、閱讀、上機等方式,分工協(xié)作,積極探究,解決問題,完成學習任務。
(3)展示與評價
學生運用語言、圖表、模型、肢體運動、音樂等不同表現(xiàn)形式展示學習成果,交流學習體會,并進行自評、互評或師評。信息技術課程的多元智能教學模式可用下圖表示:
2.教師在構建信息技術課程的多元智能教學模式時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1)認真分析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
所謂從多元角度分析教學目標,主要指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分析教學目標體現(xiàn)在哪些智能方面,另一方面是分析統(tǒng)一目標如何體現(xiàn)不同種智能的方式。
(2)一堂課中有選擇應用和訓練智能類型
一堂課中,有些老師誤以為各種智能培養(yǎng)應同時出現(xiàn)。在課堂教學時間內,既進行語言智能的訓練,又進行邏輯、數(shù)理智能的訓練,既訓練音樂智能,又訓練人際智能,既開發(fā)內省智能,又開發(fā)自然智能……結果,眉毛胡子一把抓,各種智能的訓練都如蜻蜓點水。
(3)不能忽視基礎知識的教學
教師在運用多元智能教學模式時,可能會存在忽視基礎知識教學的情況。在基礎知識尚沒有被學生理解的前提下,就匆忙讓學生進行“多元智能”訓練,結果課堂教學的重點、難點都沒顧及到,學科的特點也丟了,最終還導致學生的基礎知識不扎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