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出南方,沅陵遍生,千年國飲,碣灘天香?!?/p>
滔滔沅水數(shù)百灘,高山霧雨出好茶。古時的碣灘茶茶園坐落在湖南省西部的沅陵縣北溶鄉(xiāng)境內(nèi),南臨千里沅水,北依武陵山巒。沅陵縣東臨洞庭湖平原,西枕武陵群山,素有“湘西門戶”之稱,山高林茂,是土家族、苗族聚居地。這里出產(chǎn)碣灘、官莊、二酉清、齊眉鋒等數(shù)十種名茶,其中碣灘茶最負盛名。
碣灘,因“灘中礁石豎立如碑”而名,碣灘茶,又因產(chǎn)于沅水北岸碣灘山坡而名。碣灘茶系我國云貴茶葉組系,源遠流長。
碣灘茶,外形條索緊細圓曲,銀毫滿披隱翠,湯色綠亮明凈,嫩香持久,滋味鮮爽回甘,葉底嫩勻綠亮,水浸出物高達49.8%,高出國家標準12.8個百分點。
碣灘茶鮮葉標準要求十分嚴格,除具一般名茶的共同特點外,其采摘標準均為一芽一葉。加工工藝分為殺青、清風、初揉、初干、復揉、復干、割腳攤涼、烘焙、攤涼、包裝十道工序。
從唐代開始,碣灘茶就從老百姓的生活茶轉(zhuǎn)為朝廷特貢茶,享譽全國,流傳日本。陸羽《茶經(jīng)》中的“無射山”經(jīng)茶葉專家考證在沅陵境內(nèi)。1972年,當時的日本首相田中角榮來華訪問,曾向周恩來總理夸贊碣灘茶,并稱之為“中日友好之茶”。1985年,日本政府代表團來湖南考察,通過鑒定和座談,正式將碣灘茶命名為“中日友好之茶”,為碣灘茶的生產(chǎn)發(fā)展帶來一個新的契機。古老的碣灘茶,再次受到人們關(guān)注喜愛,相繼通過日本“JONA”和歐盟“IMO”有機茶認證,頻頻登上各種優(yōu)質(zhì)名茶榜,先后獲得10多項國際、國內(nèi)金獎。2011年9月,國家質(zhì)檢總局命名沅陵碣灘茶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chǎn)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