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8日,杭州蕭山一位家長發(fā)微博稱,學校通過“讀書漂流”活動,發(fā)給正在讀小學二年級的女兒一本性教育讀本,其中出現(xiàn)了部分過于直白的詞匯,包括男女生殖器名稱。這位家長表示,自己不反對性教育,但這種直接把性教育讀本發(fā)給學生自己閱讀的方式并不合適。此事迅速引發(fā)網(wǎng)友熱議,也引發(fā)了輿論對中小學性教育的關(guān)注。
據(jù)了解,這位家長的女兒在家閱讀的性教育書籍名為《珍愛生命——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二年級下冊,由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編寫該讀本的北師大兒童性教育課題組稱,了解是為了更好的保護,性知識需自然準確地傳遞給兒童。孩子在性健康教育課上應能自然、大方地說出生殖器官的科學名稱,年齡越小越自然。
雖然有許多網(wǎng)友對該讀本表示贊賞和支持,但仍有家長擔心這樣的書會導致兒童性早熟。目前,校方已決定先收回該批讀本。
別拿“尺度”嚇退中小學性教育
曾經(jīng),我們小時候問父母“自己是哪兒來的”,父母會回答,石頭縫里蹦出來的。從未接受過性教育的孩子,因而相信自己是石頭的孩子。但如今在改革開放年代成長起來的一代人,思想已經(jīng)有所解放,觀念日益開放,也知道對孩子進行性教育很有必要。但當人們看到有關(guān)“男女生殖器相關(guān)介紹”的文字和插圖時,還是會臉紅耳赤,心跳加快,想入非非,將之視為洪水猛獸,擔心孩子看了會中毒。這是教育的悲哀,也是時代的悲劇。
“尺度”到底有多大?編寫該書的北師大兒童性教育課題組日前發(fā)表了一篇文章進行回應,有關(guān)“人的誕生”“身體的隱私部位”和“預防兒童性侵害”主題中出現(xiàn)的部分插圖,也被放在上述回應文章中。應該說,其文字和插圖非常嚴肅、科學,哪有“尺度大”可言?無非是介紹了男女生殖器以及生命的孕育誕生過程,如果連這些內(nèi)容都不允許介紹,那所謂的性教育還有什么實質(zhì)性的意義?編寫者對性器官的圖解展示和精子卵子的配對詮釋,那是在做科學解釋,而不是給孩子講色情故事,這和所謂的“尺度”毫不相干。因性教育的缺失,業(yè)已造成了太多的悲劇。就拿校園性侵案來說,由于少年兒童從小沒接受過正規(guī)的性教育,性知識極度缺乏,因而懵懂無知地成為一些不法分子的性侵對象。實際上,每個學校都應盡快開設性教育課程,出臺權(quán)威的防性侵教育教案。
不必談性色變,給性教育一點空間
在性教育問題上,中國家長一方面希望孩子懂一些,一方面又希望能隱晦一些,這就給性教育出了道難題。有些事情是可以處理得模糊一點的,但有些事情就沒那么好處理。比如性教育的問題,就不是一個可以模糊處理的問題,不管你用什么辦法,它總需要面對核心問題——人是怎么來的,為什么會這樣?從科學角度說,它當然是說得越透越有利。培養(yǎng)科學的態(tài)度,是從認知事物開始的,如果總是含糊其詞,語焉不詳,這樣做的效果反而不好,反而會越弄越神秘。但從心理角度說,它的確也有另外的顧慮,有它的難處,要考慮到社會的接受程度,也要考慮到中國社會的現(xiàn)實。在這件事情上,照搬別國的經(jīng)驗恐怕也不合適,文化背景不同,心理習慣不同,國外成熟的經(jīng)驗未必適合中國孩子,需要找到中國自己的應對辦法。
最好的辦法還是交給專家。什么樣的性教育方式比較符合中國人,比較能被家長所接受,比較適合現(xiàn)在的孩子,實際上專家在編制教材的時候已經(jīng)充分考慮到了這些因素。每一本教材的產(chǎn)生都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都要經(jīng)過專家學者、管理部門一輪又一輪地論證、審定,這樣的過程本身就是科學決策、聽取意見、精確分析定位的過程。當這本教材出現(xiàn)在學生面前時,它已經(jīng)凝結(jié)了無數(shù)人的心血,是值得信賴的。不過家長的擔心并非毫無道理,性教育課程勢在必行,但在沒有成人指導的情況下讓孩子直接閱讀性教育讀本確實欠妥。因此,學校老師應該盡到指導責任,幫助孩子正確理解書中的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