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應試教育的壓力下,很多家長關注的重點是孩子的學習能力、智力發(fā)展,對于孩子良好的生活技能、心理品質(zhì)等關注較少?,F(xiàn)在很多小學生,由于父母溺愛,往往以自我為中心,依賴性強,意志薄弱,缺乏競爭意識和責任心。
湖州市鳳凰小學一直重視孩子們在體驗中成長,給每個孩子一個鍛煉的崗位,給孩子呈現(xiàn)一種自然的生活常態(tài),讓孩子在體驗中學會自我管理、享受成功的喜悅,讓孩子在參與、體驗的過程中獲得自信,變得有責任心,陽光向上。基于以上認識,“小崗位角色體驗活動”成為學校的德育特色項目。
“小崗位角色體驗活動”是老師和學生一起討論,把一天的學習、生活中要做的事情變成一個個小崗位,通過班級小崗位、校級小崗位、家庭小崗位、社會小崗位等不同的崗位角色體驗,讓每個孩子在學校生活、家庭生活中,做一切活動的主人,主動地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尋找崗位;用自己的心靈去體驗責任和承擔,品位“角色體驗”的成功與挫折;學會一定的勞動技能,感受勞動的甘苦,從而內(nèi)化為健康向上的品德,外顯為良好的行為和自覺承擔責任的習慣。
一、班級小崗位按需設崗
由學校德育處召集小干部一起討論,擬定了規(guī)定崗位、建議崗位及個性崗位,同時發(fā)揮孩子的想象力,讓他們自己為這些崗位取一個喜歡的名字。其中包括:規(guī)定崗位——全校統(tǒng)一要求,各班必須設立的崗位。如安全巡視員、衛(wèi)生小督察、環(huán)保小衛(wèi)士、窗臺美容師、財產(chǎn)小管家、IT工程師等。建議崗位——學校建議、各班酌情設立的崗位。如班級小交警、護眼小醫(yī)師、小小外交官、形象監(jiān)督員等。個性崗位——由各班根據(jù)班級里孩子的特點自主設立的崗位。比如103班為班級里朗讀水平高的孩子設立了小喇叭領讀員崗位,讓一年級的娃娃就體驗了崗位工作的重要性。302班為一個平時動手能力比較弱的孩子設立了工作比較輕松的雨傘管理員崗位。
孩子們在崗位上履行著各自的責任,體驗到了書本以外的精彩。每班的窗臺美容師每天早上把花盆捧到教室的窗臺上,澆好水,把黃葉摘掉,課間、午間休息不忘看一看;每天放學,又把花盆捧到教室;雨天,雨傘管理員會把同學們的雨傘一一整理好,放學時,提醒同學們帶回家……
六年級的小欣同學因小兒麻痹癥無法獨立行走,在班主任老師的鼓勵下,她選擇了圖書漂流登記員和班主任小助理兩個崗位,這讓小欣更加自信。再如五年級的小悅同學平時自理能力比較差,班主任老師為她量身定制了衛(wèi)生小督察崗位,每天檢查班級的衛(wèi)生角和包干區(qū)。有一次,他在圍墻邊發(fā)現(xiàn)很多香煙頭,這可能是緊挨學校的單位人員順勢丟進來的。于是,他就帶著證據(jù)找到相關人員,希望他們不要隨意把香煙頭丟進我們的校園里,對方聽了孩子的話后表示道歉,并欣然應允,他的熱情更高了。
二、校級小崗位鍛煉能力
班級的崗位工作做順了,孩子們發(fā)現(xiàn)學校里還有很多地方也需要有崗位,需要有人來管理。在他們的建議下,閱覽室小當家、校長小助理、微笑迎賓員、文明巡查員、校園廣播管理員等校級小崗位應運而生。大隊部面向全校招聘,孩子們紛紛自主報名。第一批20多個校級小崗位,共有200多位學生應聘。大隊部經(jīng)過面試、錄取、培訓后,校級小崗位的負責人神氣地上崗了。他們胸前掛著特制的崗位名牌,活躍在校園里各個角落。他們幫學校閱覽室的老師登記每個班級的借書、還書情況;每天按時播放校園廣播;用微笑接待來賓,熱情地為他們講解,成為學校對外宣傳的一張靚麗名片。
一開始,有些班主任還有點不放心:有幾個被錄取的孩子可是有名的“調(diào)皮大王”,他們能做好校級小崗位工作嗎?一段時間以后,老師們完全打消了疑慮。自從掛上“校長小助理”的牌子后,那幾個“小調(diào)皮”儼然變了一個人:課間認真地巡查走廊,每天跑幾次校長辦公室,申請任務,每周準時來到大隊部,拿出自己準備的小本子,一條一條地讀著自己巡視校園時記錄下來的事情,還提出了自己制止不文明行為的好方法。在老師的鼓勵下,在同學們羨慕佩服的眼神中,有些不善表達的孩子也能自信地在每周一的升旗儀式上總結上一周的校園情況。老師們說,是這個崗位讓孩子有了這些變化。
三、家庭小崗位創(chuàng)意無限
班級小崗位體驗活動實施一個多學期后,很多孩子的動手能力和責任意識大大提高,學校建議孩子們在家里也承擔一個崗位。讓孩子們通過參與家務勞動和家庭生活,了解每個成員對家庭的責任與義務,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學習與家人進行交流和溝通,培養(yǎng)孝敬長輩、對家庭負責的品質(zhì)。于是,由學生和家長自主確定并命名的門窗管理員、衣物整理員、防盜小能手、小小晾衣架等等個性化的家庭崗位紛紛產(chǎn)生。
有個三年級的孩子小鈺,發(fā)現(xiàn)爺爺有“三高”,平時吃東西還很不注意,于是她自告奮勇要當“家庭營養(yǎng)師”,她說“要為家人的健康好好策劃一下”。通過翻閱書籍、從網(wǎng)絡查找資料,她自己設計了一系列營養(yǎng)均衡的菜譜,給負責買菜的媽媽開出菜單。飯桌上,她會幫愛吃肉的爺爺夾其他有營養(yǎng)的菜。在她的監(jiān)督下,爺爺?shù)摹叭摺敝笖?shù)得到了控制。在學校崗位交流會上,她自豪地說:“一段時間的營養(yǎng)師做下來,我們家的菜譜也有了很大的改變,爺爺不專吃葷菜了,奶奶會多吃降血壓的菜了,爸爸媽媽做菜也沒那么油膩了。特別是我自己不挑食了,不偏食了,什么菜我都會吃點。因為我想長高呀!”
四、社會小崗位接軌社會
讓孩子通過崗位體驗,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品質(zhì)和社會責任感,最終目的是為孩子的社會化發(fā)展奠定基礎。在大隊部的倡議下,許多孩子在學校、家庭以外也找到了自己的崗位。居民樓道、社區(qū)公園、小區(qū)健身活動中心……都有“小崗位”在活動的身影。三年級的小軒同學,用在學校學到的垃圾分類知識,在社區(qū)里當了“環(huán)保小使者”。在父母的幫助下,他把垃圾分類知識拍成了宣傳視頻,還被團市委的微信公眾號推送,向全市人民宣講垃圾分類的常識。六年級的小東同學跟著大人參加公益服務,堅持社會小崗位工作幾年,累計達600多小時。強烈的責任感,讓他在學校里也成為了環(huán)保達人,最近還被推選為“湖州市美德少年”候選人。
學校有一支“少年執(zhí)法隊”,在市執(zhí)法大隊的帶領下,走上街頭參與文明執(zhí)法,承擔起“城市文明小執(zhí)法員”的小崗位。他們學會了辨別不正確停車,知道了非法占道的危害,還挑出了路邊店面的不規(guī)范漢字。他們以微笑、禮貌和文明的言行贏得了周邊群眾的好評,也親身體驗了城市執(zhí)法工作的艱苦和重要,回家還告訴父母要理解執(zhí)法隊員的工作。很多已經(jīng)畢業(yè)的學生,都說那是一段難忘的經(jīng)歷,是這個崗位教會自己認真負責、誠信講原則。
“小崗位”體驗讓學生在角色模擬實踐活動中,學會了換位思考。所以“小崗位”不僅僅是承擔一份工作,也不僅僅是學習一項技能。在體驗的過程中,孩子們通過發(fā)揮自己的特長,發(fā)現(xiàn)自己可以從不同方面獲得成功,發(fā)現(xiàn)“我能行”,有了努力方向,學生自身的價值得到全方位的體現(xiàn)。
幾年來,通過開展班級小崗位、校級小崗位、家庭小崗位、社會小崗位等不同層面的體驗活動,鳳凰學子在行為規(guī)范形成、心理品質(zhì)發(fā)展、生活技能掌握、社會責任感培養(yǎng)等方面卓有成效。德育處對全體學生進行了問卷調(diào)查:全校1000多名學生中,認為開展角色體驗非常有意義的達到99%;100%的學生至少學會了兩項生活技能;高年級64%的學生學會了一項職業(yè)技能;92%的學生認為自己的行為規(guī)范有了明顯的改進;在心理品質(zhì)、責任感的培養(yǎng)方面,也有顯著成效。
崗位小,責任大,特別是在倡導核心素養(yǎng)的今天,鳳凰小學通過“小崗位角色體驗活動”的開展,找準了培養(yǎng)孩子責任心的有效途徑,凸顯出孩子們成長中的經(jīng)歷和體驗的重要意義。學校以學生的日常生活為踐行沃土,讓孩子們自我錘煉、自由呼吸,為成為有責任擔當?shù)暮细窆竦旎?/p>
【馬歡,浙江省湖州市鳳凰小學副校長】
責任編輯︱秦 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