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這是一個騷擾電話泛濫的時代;這是一個科技創(chuàng)新的時代;這是一個騙術升級的時代。多少善良的人被騙得一無所有,多少罪惡的人富得流油。日益猖獗的電信詐騙無孔不入,2016年9月8日,中央電視臺《今日說法》節(jié)目組的官方微博貼出一段主持人撒貝寧遭遇電信詐騙的電話錄音,瞬間引爆網(wǎng)絡輿論,被紛紛轉載。泉州市一位多年參與打擊電信詐騙的警察說,很多詐騙犯不以詐騙為恥,而以“詐騙不到錢為恥”。
電信詐騙猖獗的程度,令人痛心。僅開學之際,已有四個年輕的生命,因電信詐騙而死亡。
徐玉玉,山東臨沂人,準大學生,8月21日,被詐騙電話騙走上大學的費用9900元,傷心過度而死。
宋振寧,山東理工大學2015年級學生,8月23日,遭遇電信詐騙后,心臟驟停。
蔡淑妍,廣東揭陽人,大學新生,8月28日,被騙走9800元學費和生活費,30日在海邊被發(fā)現(xiàn)遺體。
段金可,云南大理人,8月25日,被電信詐騙騙走5000元學費,9月6日晚被證實死亡。
在欲望與金錢的驅(qū)使下,不勞而獲的思想如今已經(jīng)吞噬了中國很多人,表面上看,是由于缺乏法律觀念和文化素質(zhì)低造成的。可實際上,對于詐騙等犯罪活動,就算大字不識一個的普通農(nóng)民,也知道這是犯罪,也知道犯罪的后果。這些人之所以不以詐騙為恥,反以“詐騙不到錢為恥”,說明因為沒有人來管,他們對這樣的犯罪已麻木不仁,可想而知,他們已猖狂到了什么程度。
“隱私可用于善的目的,也可用于惡的目的?!毙畔r代的發(fā)展在給人們帶來高效便捷的同時,也對個人信息資料的隱秘性和安全性構成了前所未有的威脅。個人信息的泄漏已經(jīng)成為電信騷擾和盜號、詐騙等犯罪頻發(fā)的首要原因。目前我國尚未出臺專門保護個人信息的法律,只在《刑法修正案(九)》中有一條保護個人信息的條文,“個人信息保護”淪為紙面的保護,“信息泄露麻木癥”尚未有改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