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潔,程春來,蘆 蘭,杜 淵
(長江航運總醫(yī)院腫瘤科,武漢 430010)
·經驗交流·
肺癌血清標志物PCNA及Bax的表達及與預后的關系
任 潔,程春來△,蘆 蘭,杜 淵
(長江航運總醫(yī)院腫瘤科,武漢 430010)
目的 觀察肺癌血清標志物細胞增殖抗原(PCNA)及Bcl-2相關X蛋白(Bax)的表達及與預后的關系。方法 收集該院100例肺癌患者(肺癌組)及50例健康人血清標本(對照組),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ELISA)檢測肺癌組及對照組血清中PCNA及Bax表達量,同時探討二者與肺癌病理參數(shù)的關系。結果 肺癌組PCNA表達高于對照組,低中分化組PCNA表達高于高分化組,Ⅲ~Ⅳ期PCNA表達高于Ⅰ~Ⅱ期,有淋巴結轉移組PCNA表達高于無淋巴結轉移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肺癌組中Bax表達情況相反,并與PCNA表達負相關,同時肺癌組PCNA和Bax表達與患者性別、年齡、吸煙史、病理類型及腫瘤大小無關。結論 PCNA的表達對肺癌的發(fā)生發(fā)展起促進作用,并與Bax表達負相關,二者的表達可為肺癌的診斷及預后提供判斷依據。
癌,非小細胞肺;細胞增殖抗原;Bcl-2相關X蛋白;預后
肺癌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病死率居世界首位,近年來其發(fā)病率及病死率呈上升趨勢,給患者及社會帶來沉重負擔[1-2]。手術治療是其目前主要治療方式,但由于肺癌患者早期癥狀不明顯,使得影像學表現(xiàn)不顯著,同時肺癌與肺良性病變鑒別難度較大,導致當患者確診時常處于晚期,所以尋找肺癌高效腫瘤標記物具有重要意義[3]。目前肺癌的確診還是依靠組織病理學或細胞學檢查,但由于醫(yī)療設備限制及患者因素,同時此技術取材不方便,不易反復獲取,創(chuàng)傷較大,使得通過該技術獲取標本受到限制。而血清腫瘤標記物由于取材方便,重復性好,創(chuàng)傷小,易于被患者接受,而且成本低廉,已逐漸廣泛用于肺癌的診斷及治療[4]。腫瘤標記物細胞增殖抗原(PCNA)及Bcl-2相關X蛋白(Bax)是細胞增殖與凋亡相關蛋白,已被證實是胃癌及宮頸癌血清腫瘤標記物[5-6],同時研究也表明其表達與肺癌的發(fā)生發(fā)展密切相關[7-8],但未見二者在肺癌血清中的表達情況的報道,所以本研究將探討PCNA與Bax在肺癌血清中的表達及與預后的關系,為肺癌的早期診斷及預后提高判斷依據。
1.1 一般資料 收集本院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100例病理確診為肺癌患者的血清標本(肺癌組),所有患者均未接受化療、放療及手術治療,且不患有哮喘、肺間質纖維、冠心病、糖尿病及其他惡心性腫瘤等疾病。其中男58例,女42例,年齡39~77歲,平均58歲;<60歲62例,≥60歲38例;有吸煙者(超過5支/天)62例,無吸煙者38例;小細胞肺癌(SCLC)44例,非小細胞肺癌(NSCLC)56例(包括腺癌29例,鱗癌20例,支氣管肺泡癌7例);臨床分期(TNM)Ⅰ~Ⅱ期36例,Ⅲ~Ⅳ期64例;病理分化程度低中分化67例,高分化33例;有淋巴結轉移59例,無淋巴結轉移41例;腫瘤大小,<5 mm 72例,≥5 mm 28例。另外選擇50例健康人作為對照組,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齡38~78歲,平均59歲;<60歲30例,≥60歲30例;有吸煙者28例,無吸煙者22例。本研究已通過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批,參與試驗的患者及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參與試驗的所有志愿者均被告知試驗目的,且均同意試驗要求后被采集標本。
1.2 方法 所有志愿者在知情同意并未接受任何治療的情況下,空腹通過外周靜脈采血5 mL置于無抗凝劑的干燥管中,室溫放置30~60 min,并在2 h內2000 r/min離心10 min,然后小心吸取上層血清,置于干燥EP管中,并密封編號置于-80 ℃冰箱待測。采用ELISA法檢測所有血清標本中PCNA及Bax水平,實驗方法分別嚴格按照ELISA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操作,試劑盒均有武漢博士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
2.1 兩組血清中PCNA和Bax水平的比較 肺癌組血清中PCNA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而Bax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1。
表1 兩組血清中PCNA和Bax水平的比較
2.2 肺癌血清中PCNA和Bax的表達與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 肺癌血清中PCNA和Bax表達與腫瘤的病理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結轉移密切相關。即中低分化組血清中PCNA水平顯著高于高分化組,Ⅲ~Ⅳ期患者血清中PCNA水平高于Ⅰ~Ⅱ期,有淋巴結患者血清中PCNA水平高于無淋巴結轉移,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中低分化組血清中Bax水平顯著低于高分化組,Ⅲ~Ⅳ期患者血清中Bax水平低于Ⅰ~Ⅱ期,有淋巴結轉移患者血清中Bax水平低于無淋巴結轉移,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肺癌血清中PCNA和Bax表達與患者性別,年齡,吸煙史,病理類型及腫瘤體積無關,見表2。
表2 肺癌血清中PCNA和Bax的表達與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
2.3 PCNA和Bax表達的相關性 經Pearson相關性分析,肺癌血清中PCNA和Bax表達呈負相關(r=-0.458,P<0.01)。
PCNA是真核細胞DNA復制和核苷酸剪切過程所需要的輔助蛋白,是細胞增殖狀態(tài)的評價指標之一。國內外研究已發(fā)現(xiàn)PCNA與肺癌的發(fā)生,臨床分期,預后,復發(fā),轉移及腫瘤標記物密切相關[7]。而且劉輝琦等[4]的研究還表明血清中PCNA水平與胃癌的發(fā)生發(fā)展密切相關。所以本研究首先通過ELISA法檢測肺癌組及對照組血清中PCNA水平,結果表明肺癌組血清中PCNA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與Liu等[7]研究結果肺癌組織中PCNA表達量高于正常肺組織一致,從而說明血清中PCNA也與肺癌的發(fā)生密切相關。因此進一步檢測肺癌血清中PCNA與臨床病理參數(shù)的關系,結果表明肺癌血清中PCNA的表達與腫瘤分化程度,臨床分期及淋巴結轉移密切相關,而與性別,年齡,病理類型及腫瘤大小無關,與以往的研究結果類似[8-10]。從而說明隨著腫瘤臨床分期越晚,分化程度越低,肺癌血清中PCNA表達越高,細胞增殖越加活躍,腫瘤惡性程度加深,致使肺癌患者預后不佳。
另一方面檢測腫瘤細胞凋亡相關基因的表達也成為腫瘤發(fā)現(xiàn),診斷及預后的重要手段[11-12]。Bcl-2家族是最常被研究的一類細胞凋亡相關基因,Bax是Bcl-2家族的促凋亡蛋白。劉瑞芳等[12]研究表明肺癌組織Bax陽性表達低于正常組織,并與腫瘤分化程度及淋巴結轉移負相關,且其陽性表達與細胞凋亡正相關。曹文榮等[13]研究表明肺癌組織中Bax表達量低于良性病變灶旁正常肺組織,并與TNM分期,淋巴結轉移密切相關,與病理類型無關。本研究結果表明肺癌血清中Bax表達量顯著低于對照組,此結果與于慧玲等[5]在宮頸癌血清中發(fā)現(xiàn)的Bax的表達趨勢一致,也與劉瑞芳等[12],曹文榮等[13]研究結果一致。從而說明肺癌血清中Bax表達量與肺癌的發(fā)生密切相關。此外本研究結果還表明肺癌血清中Bax的表達與肺癌腫瘤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結轉移,而不與肺癌患者性別,年齡,腫瘤大小,病理類型及吸煙史相關,此結論與Sun 等[6]研究結果一致。從而說明Bax在肺癌的發(fā)生過程中起負調控作用,使細胞凋亡不足,進而使細胞過度增殖進而惡化。
另外通過Pearson相關性分析表明肺癌血清中PCNA與Bax表達量負相關。Xu等[14]研究發(fā)現(xiàn)通過RNA干擾抑制小鼠卵巢中PCNA表達,能顯著的上調促凋亡基因Bax的表達,從而進一步誘導新生小鼠卵母細胞凋亡。說明通過靶向下調肺癌PCNA表達,進而上調Bax表達,能遏制肺癌細胞的過度增殖,促進癌細胞凋亡,最終可能避免癌細胞的轉移擴散。
總之,PCNA的表達對肺癌的發(fā)生發(fā)展起著促進作用,而Bax對肺癌的發(fā)生發(fā)展起著抑制作用,二者的血清學聯(lián)合檢測對于肺癌的早期發(fā)現(xiàn),診斷及預后具有重要意義。
[1]Siegel R,Ma JM,Zou ZH,et al.Cancer statistics,2014[J].CA Cancer J Clin,2014,64(1):9-29.
[2]Seow WJ,Lan Q.Domestic incense use and lung cancer in Asia:a review[J].Rev Environ Health,2016,31(1):155-158.
[3]汪廣杰,王東,張濤.血清多種腫瘤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對肺癌的診斷價值[J].重慶醫(yī)學,2015,44(13):1759-1761.
[4]劉輝琦,劉慧,劉杰,等.胃癌患者血清PCNA蛋白變化及意義[J].青海醫(yī)學院學報,2011,32(3):179-180.
[5]于慧玲,李冬梅,屠軍,等.宮頸鱗癌患者血液、癌組織中Survivin、Caspase-3、Bcl-2和Bax的表達及其相互關系[J].中國婦幼保健,2014,29(26):4213-4215.
[6]Sun Q,Hua J,Wang Q,et al.Expressions of GRP78 and Bax associate with differentiation,metastasis,and apoptosis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Mol Biol Rep,2012,39(6):6753-6761.
[7]Liu CY,Liu J,Wang X,et al.Prognostic impact of nm23-H1 and PCNA expression in pathologic stage Ⅰ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J Surg Oncol,2011,104(2):181-186.
[8]李娜.肺癌 VEGF及 PCNA 的表達及其與預后的關系[J].陜西醫(yī)學雜志,2014,43(1):48-50.
[9]李英杰,于長海,李捷,等.PCNA和Ki-67在非小細胞肺癌組織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J].臨床軍醫(yī)雜志,2011,39(2):261-263.
[10]張文娟,馬華玲,鄭明軍,等.原發(fā)性非小細胞肺癌組織中Cathepsin D、PCNA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J].診斷病理學雜志,2015,22(11):709-712.
[11]Zhang J,Wang S,Wang L,et al.Prognostic value of Bcl-2 ex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a meta-analysis and systemic review[J].Onco Targets Ther,2015,8:3361-3369.
[12]劉瑞芬,蔣軍廣,張曉燕,等.凋亡相關基因bax在非小細胞肺癌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9):2002-2003.
[13]曹文榮,閆文修,王雪利.非小細胞肺癌組織中VEGF和Bax的表達及意義[J].重慶醫(yī)學,2016,45(3):307-309.
[14]Xu B,Hua J,Zhang YW,et al.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 regulates primordial follicle assembly by promoting apoptosis of oocytes in fetal and neonatal mouse ovaries[J].PLoS One,2011,6(1):e16046.
任潔(1964-),副主任醫(yī)師,本科,主要從事肺癌綜合治療的研究?!?/p>
,E-mail:22090947@qq.com。
10.3969/j.issn.1671-8348.2017.10.035
R392.7
B
1671-8348(2017)10-1399-03
2017-01-29
2017-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