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巨民
唐山市豐潤區(qū)新軍屯中心衛(wèi)生院 河北省唐山市 064003
小切口膽囊切除與腹腔鏡切除膽囊治療膽結石比較分析
高巨民
唐山市豐潤區(qū)新軍屯中心衛(wèi)生院 河北省唐山市 064003
目的:比較分析膽結石患者應用小切口膽囊切除術與腹腔鏡切除膽囊術治療的臨床價值。方法:對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間行手術治療的64例膽結石患者予以分組研究,按照病床單雙號均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2例。對照組予以小切口膽囊切除術治療,觀察組予以腹腔鏡切除膽囊術治療,對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予以統(tǒng)計分析。結果: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患者,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患者,兩組比較具有明顯差異(P<0.05)。結論:在膽結石患者治療中,腹腔鏡切除膽囊術的臨床效果更好,手術用時更短,術中出血量更少,極大的縮短了下床活動時間與住院時間,是一種值得臨床全面應用與推廣的治療方法。
膽結石;小切口膽囊切除術;腹腔鏡切除膽囊術
膽結石是膽管系統(tǒng)中出現(xiàn)結石的一種病癥,也稱之為膽石癥[1]。在臨床治療中,多采用手術方法,傳統(tǒng)開腹膽囊切除術曾是此疾病臨床治療的金標準。隨著開腹術的廣泛普及,其創(chuàng)傷大、恢復慢等缺陷受到了臨床的高度重視,為此,近些年來,醫(yī)學學者對微創(chuàng)等理念的研究力度越來越大,并且將微創(chuàng)理念在臨床中進行了廣泛應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文通過對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間行手術治療的64例膽結石患者的分組研究,比較小切口膽囊切除術與腹腔鏡切除膽囊術的臨床效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對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間行手術治療的64例膽結石患者予以分組研究,按照病床單雙號均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2例。對照組患者中,女15例,男17例;年齡在33~74歲之間,平均為(51.5±3.6)歲。觀察組患者中,女13例,男19例;年齡在32~75歲之間,平均為(51.4±3.9)歲。對比分析兩組患者性別、年齡資料可知,無明顯差異(P>0.05),可予以比較。
1.2 方法
1.2.1 對照組方法
對照組予以小切口膽囊切除術,即給予患者硬膜外麻醉,于右上腹腹直肌或者肋緣下部做一個長度約為5cm的切口,逐層切開皮膚、皮下組織等,緩慢進入腹腔,之后采用逆切法、順切法、順逆切結合法將病變膽囊切除。
1.2.2 觀察組方法
觀察組予以腹腔鏡切除膽囊術,即給予患者氣管插管全麻,取頭高腳低仰臥位,在臍孔下做一個切口,插入氣腹針,建立二氧化碳氣腹,腹壓維持在12~15mmHg之間,之后采用三孔法予以操作,用有齒抓鉗固定膽囊底部,用電凝鉤對膽囊管、血管予以分離,將囊三角充分暴露出來,之后用鈦夾器夾住膽總管、膽囊動脈,然后用電凝剪刀剪斷,同時徹底切除膽囊并且取出。完成手術之后,釋放腹腔氣體,撤出穿刺套管,并縫合切口。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予以統(tǒng)計分析。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將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數(shù)據(jù)錄入SPSS 17.0版統(tǒng)計學軟件中進行處理,用()形式表示,并對數(shù)據(jù)予以t檢驗,如果P<0.05,說明組間對比具有明顯差異。
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患者,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患者,兩組比較具有明顯差異(P<0.05),見表1所示。
表1:對比兩組患者手術情況及術后恢復情況()
表1:對比兩組患者手術情況及術后恢復情況()
組別 手術時間(min)術中出血量(mL)下床活動時間(h)住院時間(d)觀察組(n=32) 91.1±13.5 86.6±12.4 12.7±2.5 5.2±1.6對照組(n=32) 140.1±13.3 152.1±13.2 17.4±2.3 8.1±1.7 t值 14.626 20.459 7.827 7.027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在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人們生活節(jié)奏不斷加快的形勢下,膽結石發(fā)生率越來越高,如果治療不及時,就可能出現(xiàn)癌變,影響了患者的正常生活與生命健康?,F(xiàn)今,在膽結石治療中,膽囊切除術應用較為廣泛,且臨床效果良好。
近些年來,隨著微創(chuàng)手術的不斷應用與推廣,小切口膽囊切除術與腹腔鏡切除膽囊術在膽結石治療中得到了廣泛應用,逐漸成為了臨床治療的首選[2]。相較而言,小切口膽囊切除術的術野比較小,使得醫(yī)護人員只能看到患者腹腔局部情況,對于體積較大或者過于肥胖的患者來說,此項手術難度較大。而腹腔鏡切除膽囊術的切口小,術野清晰,可對患者腹腔予以全面觀測,極大的提高了手術準確性與成功率,臨床應用價值更高。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患者,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患者,兩組比較具有明顯差異(P<0.05),與相關文獻報道[3]十分相似,進一步說明,在膽結石患者治療中,腹腔鏡切除膽囊術的臨床效果更好,手術用時更短,術中出血量更少,極大的縮短了下床活動時間與住院時間,是一種值得臨床全面應用與推廣的治療方法。
[1]韋俊峰.膽結石采用小切口膽囊切除和腹腔鏡切除膽囊治療的臨床體會[J].醫(yī)藥與保健,2014,8(04):53-53.
[2]吳元杰.腹腔鏡切除膽囊與小切口膽囊切除治療膽結石療效對比分析[J].牡丹江醫(yī)學院學報,2014,6(03):45-46.
[3]葉玉祥,趙永洋,張鵬程等.小切口膽囊切除與腹腔鏡切除膽囊治療膽結石的效果分析[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6,29(17):3056-3057,3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