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肖樂
我現(xiàn)在上四年級,很愛唱歌。我最喜歡的歌手是張杰,是他的狂熱粉絲。我聽過他的演唱會,還知道有關他的很多資料。我很喜歡唱張杰的歌,特別是那首《逆戰(zhàn)》,有事沒事就哼幾句,但總是哼不好。為了能唱好歌,我特意報了個音樂輔導班。
在輔導班,我認真地跟老師學,學到了很多關于唱歌方面的知識,練習也很刻苦。我經(jīng)常都是從下午上課一直練到六點。由于我的嗓音條件不怎么好,必須加以糾正和苦練。老師每次總是耐心地指導我,認真地講解每個音符和音調,并做示范。我非常喜歡他,更對自己能唱好歌充滿了信心。
雖然只練了一個月,但我感覺自己練得不錯,于是就試著唱給媽媽聽。我本來唱的是張杰的《逆戰(zhàn)》,可唱著唱著就唱成了《著魔》,惹得媽媽哈哈大笑,不過媽媽還是肯定了我的進步。為了唱好歌,她還時不時帶我去KTV,讓我練唱。我每次都在里面反復唱,直到嗓子都啞了。媽媽非常心疼,總說慢慢練,不要急。
在學校里,大家都知道我愛唱歌。一到要表演節(jié)目,都讓我來。這不,那節(jié)音樂課,老師讓我唱首歌。我當時很緊張,雖然學了一段時間,但因為之前有過一次失敗的經(jīng)歷,當時逗得老師和同學們都笑了,這讓我很自卑。我穩(wěn)了穩(wěn)情緒,然后鼓足勇氣唱了起來,唱得很響亮,而且沒有跑調。唱完后,大家都熱烈地鼓掌,驚呼一個小歌星誕生了。那時,我的臉“刷”地一下紅了,不好意思地笑了。我非常開心,覺得自己之前的一切苦練都沒有白費,我得到了肯定和自信,也向著自己的夢想邁進了一步。
【指導老師:季勇】
總評
兩篇習作都是寫誰為什么事而笑了,兩位小作者都沒有選那些搞笑的事,或者開心的事,而是選擇了充滿親情的和自己成長中的事情來寫,新穎,吸引眼球。這兩篇習作都充滿正能量,令人回味。
當然,這兩篇習作也有各自的特點。結構上,《媽媽笑了》采用了直敘,按照事情的發(fā)展順序將一件事寫出來;而《我笑了》則是選取自己學唱歌的幾個片段將整件事串起來,最后都突出文章的主題。語言上,《媽媽笑了》更細膩一點,人物的語言、動作都充滿了情感,動情;而《我笑了》則更利落點,有種侃侃而談的感覺,明快。主題上,一個是關于親情的,爸媽因為一件小事而爭吵,和解,讓我們很溫暖;一個是寫自己努力學習唱歌的經(jīng)歷,小作者為實現(xiàn)夢想努力的精神讓我們感動。兩位小作者對于“笑了”的理解與眾不同,也正是這一份不同更吸引人,更打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