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艷君
(吉林省樺甸市中醫(yī)醫(yī)院手術室,吉林 樺甸 132400)
骨科無菌手術切口感染的因素和手術室護理干預
何艷君
(吉林省樺甸市中醫(yī)醫(yī)院手術室,吉林 樺甸 132400)
目的 對骨科無菌手術切口感染因素和手術室護理干預策略分析。方法 在我院骨科2011年8月至2015年8月實施無菌手術的680例患者,其中發(fā)生切口感染17例,發(fā)生率為2.5%。對患者的臨床手術室護理干預分析,并統(tǒng)計分析其感染影響因素。結果 骨科無菌手術患者的感染因素主要為:手術類型、手術地點以及手術部位等各方面因素。結論 依照患者手術感染因素,實施手術室針對性護理,有助于降低患者的切口感染發(fā)生率,值得推廣。
骨科無菌手術;切口感染;手術室;護理干預
在進行臨床手術過程中,護理工作就顯得更為重要,在積極的預防感染骨科手術的過程中,針對手術室內的護理干預工作,則成為了影響現(xiàn)代醫(yī)學的一項重要方法。下面是本次研究中對手術室護理工作干預措施的研究報道。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1年8月至2015年8月的臨床骨科患者進行切口感染選擇,其間的680例患者中,有17例患者出現(xiàn)了切口感染(2.5%),進行回顧性分析研究。
1.2 切口感染相關因素分析
1.2.1 手術時間因素:手術周圍環(huán)境是影響切口感染的重要因素,在手術室內,如果空氣被污染,手術中外源性細菌則成為了感染的主要來源,而人員的流動是造成此類污染的主要根源。根據相關調研報告指出,在手術中,手術室內空氣含菌量和感染發(fā)生率呈正相關。而據我院在過去的研究報道中,也表明了這研究理論的真實性。
1.2.2 手術部位因素:大量實驗證明,手術操作,均屬于侵襲性的臨床操作,這樣會導致局部機體的抵抗力極度減弱。根據我院的680例調研報告中,其中腰部感染患者要多于頸部感染者,其主要等的原因就在于人體頸部的抵抗力要高于腰部,所以在手術后,感染率要低很多。
1.2.3 手術時間因素:本次研究報道中,所有感染患者的手術平均時間,要遠遠高于總體手術時間的平均值。其原因在于,在手術過程中,時間過長,黏性細菌的附著時間越長,其滋生感染的概率就越大。
1.3 手術室護理干預辦法
1.3.1 術前檢查:手術治療前,對患者的全身進行檢測評估,其中包括患者的病史以及感染患處的診斷治療標準。在控制了所有抵抗相關因素影響在可控范圍之內以后,才可以確定手術的進程。
1.3.2 手術前的準備:在設計好了手術的辦法后,對手術室內進行滅菌處理,在保證了手術室內的環(huán)境能夠有效的減少感染以后,才能夠確定手術的有效進行。手術期間,嚴禁無關人員在手術室內走動,并禁止人員出入手術室。
1.3.3 手術期間的配合有效縮短手術時間:手術室內,護士應當積極的配合手術醫(yī)師進行手術操作,手術前應和患者進行交流溝通,確保在手術中,能夠減少對手術的恐懼心理,耐心的對患者進行講解,并配合手術,在對手術患者的健康教育中,減少手術中與患者的不配合而導致的手術時間延長。
1.3 統(tǒng)計學方法:本次數據統(tǒng)計按照SPSS17.0統(tǒng)計軟件來進行數據的統(tǒng)計分析對比,檢驗標準按照t和χ2進行,其P<0.05時,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表明兩組數據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手術患者的感染率為2.5%(17/680),根據手術類型以及手術地點和手術部位等進行了統(tǒng)計分析,總結出了在骨科無菌手術過程中切口感染的相關因素。相關因素分析見表1。
表1 骨科無菌手術切口感染因素與感染率關系對比
在本次的臨床數據研究中,通過對680例中的17例患者的臨床診斷癥狀進行了對比研究分析,主要的感染易發(fā)因素就在于手術時間、手術部位、手術地點、手術類型以及手術形式5個大方向上。其具體表現(xiàn)研究結論如下。
手術時間:手術室內屬于特殊地區(qū),在里面時間越久,患者的手術部位接觸細菌的可能時間就會越長,若時間越久,那么就會增加細菌滋生的可能性,在應對骨科手術的患者分析研究中,針對患者的身體局部抵抗力問題,通過手術的延長時間進行抵制性的細菌聚集控制,同時會造成操刀醫(yī)師的過度疲勞,也會影響無菌操作[2]。
手術部位:經本次研究證明,在手術中,某些部位相對而言更容易感染,受到患者的自身因素影響,其切口應當格外注意。下肢愈合速度比較慢,也成為了感染高發(fā)部位,而軀干頭部的愈合速度快,這也降低了感染的概率[1]。
手術地點:本次對比中,層流手術室和非層流手術室的對比中,可見空氣質量對感染的影響,更加明顯,所以禁止攜帶外來物品人員的介入,是減少感染的有效措施。
手術類型:經對比,本次試驗中急診手術的感染率要高非急診患者,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急診患者在接受手術治療的過程中,由于準備時間倉促,沒有考慮全面患者的病情狀況,從而無法有效的控制感染的概率。
接臺手術問題:在本次研究中,接臺手術的間隙成為了消毒誤區(qū),部分纖維和粉塵均會伴隨人員的流動而出現(xiàn)在手術環(huán)境中,從而增加了污染手術環(huán)境的可能性,這樣也就導致了手術中,出現(xiàn)感染概率偏高的重要因素[3]。
綜上所述,加強手術室的護理干預,通過有效的控制骨科的無菌手術操作以及護理操作,可以有效的降低感染率,并促進患者的健康恢復。
[1] 龔喜雪,盧梅芳.骨科無菌手術切口感染相關因素分析與手術室護理干預[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1,8(3):91-92.
[2] 陳秋英,李建海.骨科無菌手術感染的危險因素分析與護理對策[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4,52(2):93-95.
[3] 黃海艷.骨科無菌手術切口感染的臨床分析及護理[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2,6(12):51-52.
R473.6
B
1671-8194(2017)10-02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