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肇圻
國際海事領域反對制造“兩個中國”的行動
沈肇圻
新中國成立后,中央決定,不承認蔣介石集團的一切對外關系。只有斷絕同臺灣關系的國家和國際組織,我們才予承認。
1971年,中國恢復了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接著在“海協(xié)”等專門機構實現(xiàn)了同樣的目標。但是,反對“兩個中國”的斗爭,尚未終了。
為開展活動,“海協(xié)”與歐洲理事會、歐洲共同體委員會、國際通訊衛(wèi)星組織、非洲統(tǒng)一組織、美洲國家組織和國際航道測量組織(注1)等政府間國際組織有合作協(xié)議關系,又賦予了國際航運公會、國際保險聯(lián)盟、國際船級社協(xié)會、國際空運協(xié)會和國際燈塔主管當局協(xié)會(注2)等非政府性國際組織咨詢地位。這些組織可以列席“海協(xié)”會議,參加討論,提出建議和提案文件,但沒有表決權。其中有的組織,蔣介石集團是成員。
在與“海協(xié)”秘書長戈德第一次會談時,我們就非常明確地表明了驅蔣的態(tài)度。在考察“海協(xié)”秘書處時,又要求對外聯(lián)絡辦公室主任高特曼尼提供與“海協(xié)”有關系國際組織的成員情況,此舉引起秘書長的重視。1973年6月秘書長戈德主動約見我駐英使館諸 元臨時代辦(圖1,前排左起第二人)。
戈德介紹說,1971年11月第26屆海上安全委員會決定與國際航道測量組織建立臨時專門委員會,研究無線電助航警報。同年第27屆理事會批準此合作項目。1973年5月在該組織總部摩納哥召開了第一次會議。希臘、意大利、荷蘭、挪威、英國、前蘇聯(lián)、芬蘭、巴西等國派代表出席。蔣介石集團未派代表。
第29屆海上安全委員會計劃研究國際統(tǒng)一浮標問題。國際燈塔主管當局協(xié)會將參加這項研究,它是非政府性國際組織,臺北海關是它的成員。1973年4月第30屆理事會同意開展這項研究。國際航道測量組織也決定參加。
1973年11月“海協(xié)”第七屆特別理事會時,他報告國際航道測量組織有蔣介石集團成員和我國驅蔣要求。理事會同意他的建議,并作出決定,今后不再建立聯(lián)合委員會,以避免發(fā)生這類政治問題,但與相關組織可在需要時聯(lián)合開會,只是會議通知由“海協(xié)”發(fā)。同時決定撤銷與國際航道測量組織的臨時專門委員會,相關工作可繼續(xù)進行。
他還說明,在瑞士日內瓦和法國巴黎時曾分別見到這兩個組織的負責人,轉達了中國的要求。但他們答復有難度。因為按照規(guī)定,只有不交會費,才能開除。
1973年第八屆全體大會上,我國代表團團長、交通部副部長于眉在開幕式發(fā)言中強調了驅蔣要求。
1975年9月第十五次無線電通訊小組委員會開會,我國未派代表出席,但在會上做了書面發(fā)言,內容為“鑒于國際航道測量組織迄今尚未驅逐蔣介石集團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該組織所進行的一切活動,不發(fā)生任何聯(lián)系,也不受其起草的建立世界性航行警告系統(tǒng)計劃的任何約束。希望“海協(xié)”對與其有聯(lián)系的一切尚未驅蔣的國際組織施加影響,敦促他們盡快采取措施,把蔣介石集團的代表驅逐出去”。
1976年我和吳始泰(后來在國際海事組織秘書處任中文科科長,P5級)奉派去英國常駐,第一次拜會秘書長斯里瓦斯塔瓦時,再次強調,要他遵照聯(lián)合國大會和“海協(xié)”理事會的決議,推動國際航道測量等組織驅逐蔣介石集團代表。
1977年4月駐英使館接到國內通知稱:當時任國際航道測量組織指導委員會主席的加拿大聲稱,指導委員會已作出決定,不再承認蔣介石集團,希望中華人民共和國參加該組織,將在第十一屆全體大會上討論,并通過。為此,邀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派代表列席將于25日在摩納哥召開的第十一屆全體大會。國內研究決定參加此組織。請使館指派人員去列席會議,表明我們歡迎其驅蔣的立場。宋之光大使指示我和吳始泰赴會,并要我們做好獨立活動的準備。因為在摩納哥沒有我們的外交機構。通訊只能靠電話,內部事務在電話中又不能說。工作環(huán)境比較復雜。我和吳始泰提前到達摩納哥,約見加拿大主席,了解會議安排,并要求在討論有關議題時發(fā)言。對會議的決議,要求寫明驅逐蔣介石集團,加拿大主席同意在決議中寫入我們的要求。25日上午,會議進入到相關議程時,邀請我們入場。主席介紹,我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代表,應邀來列席會議。因為中文不是該組織官方語言,又無同聲傳譯,吳始泰(圖2前排左起第一人,此照片攝于“海協(xié)”會議)直接用英語發(fā)言,闡明我國立場,歡迎該組織的正確決定,驅逐蔣介石集團代表。我們發(fā)言后,主席立即宣讀大會決議,大會同意指導委員會的決定,并敲錘結束這項議程的討論。會后我們找他交涉,指出他沒有按照前一日的承諾,在決議中寫明驅蔣。他回答說,決議草案寫了這個內容,但在加拿大、美國、荷蘭、巴基斯坦和南斯拉夫參加的起草小組,被刪掉了。起草小組還建議,這項議程非常敏感,如在幾百人的會上開展討論,很難保證會議按設想做出結論。只能這樣速戰(zhàn)速決。蔣介石已是僵尸,不要再踢他一腳(圖3為大會后照的全體照,1979年我國加入國際航道測量組織)。
回倫敦后將經(jīng)過情況如實向宋大使作了詳細匯報,并按他指示,書面報告外交部,抄交通部。大約一個月后,國內來函,要求詳細說明當時情況。宋大使看后說,這是國際航道測量組織的決議,何況中國還不是這個組織的會員,去只是應邀列席,你們已認真做了工作。既然相關單位詢問,那就以使館名義說明情況并檢討一下吧。此件可主送交通部,抄外交部。
1977年11月9日,國際燈塔主管當局協(xié)會執(zhí)行委員會通過決議,承認我國燈塔主管當局為唯一合法代表,11月10日來信附執(zhí)委會決議,11月14日其秘書長通知組織成員已驅蔣。“海協(xié)”秘書長在第十屆全體大會上作了宣布。
順便再說三件小事。
那時英法海底隧道尚未開建,但有水翼船橫渡英吉利海峽。諸啟元政務參贊說,你們搞海運,何不試試?我們自然樂意。由英國多佛港上船,到法國竟是一個小鎮(zhèn)。年輕的邊防戰(zhàn)士,可能是第一次看到兩個中國人,拎著兩個小方鐵箱子,顯然不是行李箱,攔住我們不讓入境。用法文講,我們聽不懂,用手勢表示要檢查。我們出示紅色的外交人員護照,仍不讓通過。我們不會法文,他又不懂英文,僵持了很久。他把領導找來,看到我們的外交人員護照,按國際公約,享受免檢待遇就放行了。
這兩個小方鐵箱是使館辦公室讓捎帶給駐法使館的。我們去摩納哥列席會議,最近的中國使館,就是駐法使館,要向他們報告,以便有事時可以就近照管。鐵箱子里面放的是中國電影拷貝。那時駐英使館只有一臺電視機,專門用來看時事新聞,以了解社會情況,業(yè)余時間館員只是玩玩牌,打打乒乓球,但周日晚上可以看國產電影。國內制作后在各個使館輪流觀看。電影拷貝不能郵寄,只能由出差人捎帶。沒有新的,就看老的??鋸埖卣f,一些老館員有時能夠把演員的臺詞倒過來背。電影拷貝當然不能讓外人檢查,好在開完會,經(jīng)巴黎返回倫敦,乘坐飛機,大機場捎帶鐵箱,未再碰到類似的麻煩事。
摩納哥,全稱摩納哥公國,位于阿爾卑斯山脈進入地中海的海角上,東南面海,是世界著名旅游勝地。全國面積1.94平方公里。最寬處只有五公里,定居公民一千多人。公職人員和生活服務人員均住在相鄰的法國,少數(shù)在意大利。消費低得多。全國只有三名警察,無其他武裝人員。通用語言主要是法文。我們去餐館坐定,無從點菜,只能看鄰座,指指點點表示來同樣的。我開吳始泰玩笑,在學校怎么不學點法文。他理直氣壯地說只有小語種,才學另一語種。摩納哥全國處于一個山坡上,有一條曲曲彎彎的全國貫通公路,兼作賽車賽道。除海邊有高樓是旅館外,幾乎都是小洋樓,無大超市和電影院,全國都是開敞的花園。海邊有沙灘浴場,山頂有一個世界聞名的賭場。大會沒有什么好招待與會代表的,會議結束,給每個與會人員發(fā)一些賭場免費入場券。那時還未實施對外開放政策,紀律嚴明,賭場是不能去的,回倫敦后說起,還得到諸 元參贊的表揚。
由巴黎去摩納哥要經(jīng)過法國馬賽,乘飛機一個多小時,也可乘火車。那時沒有高速列車,要大半天時間,但費用低得多,在安排行程時,吳始泰很注意節(jié)約,那時國家不富裕,節(jié)儉更重要。途中不去餐車,從使館食堂買了些干點,鄰座的一個法國老人,對中國食品很感興趣,吳始泰讓他品嘗得到稱贊。在換匯方面,吳始泰精打細算,寧可多跑路,不在旅館兌換,去匯率高的店換?;氐絺惗?,去使館財務報賬,竟然多出錢來了。節(jié)儉是美德,在他身上充分得到體現(xiàn)。
注1:國際航道測量組織(或稱國際水道測量組織),英文名為International Hydrographic Organization(簡稱IHO)。它是航道測量方面的國際咨詢和純技術性政府間組織,原名國際航道測量局,成立于1921年6月21日,總部設在摩納哥,官方語言是英文和法文。主要活動是:推動和實現(xiàn)航海圖書標準化;制定國際海圖規(guī)則;制定航道測量標準;航道測量人員職務標準和相應的訓練大綱;用英、法兩種文字定期出版專門的技術書刊或???;推廣航道測量和制圖的新方法;建立世界性潮汐資料庫;編制大洋流勢圖等。每五年召開一次全體大會,會上選出三個不同國籍的會員,組成指導委員會,領導國際航道測量局處理日常事務。
注2:國際燈塔主管當局協(xié)會,英文名稱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Lighthouse Authorities(簡稱IALA)。現(xiàn)名稱為國際航標協(xié)會,英文為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Marine Aids to Navigation and Lighthouse Authorities,它是一個非政府性國際組織,成立于1957年,總部在法國巴黎。官方語言為法文和英文。主要活動是:在燈塔和航標的業(yè)務和技術方面開展合作;制定燈塔和航標方面的國際標準和規(guī)范;推動這方面的交流,出版相應的刊物。每五年召開一次全體大會。日常工作由秘書長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