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明煒
年輕無極限——專訪東風本田汽車有限公司執(zhí)行副總經理陳斌波
流光七載
熱愛運動的陳斌波看起來非常年輕,記者了解到,跑步是他從大學時期就堅持下來的習慣與愛好,這么多年,始終風雨無阻。陳斌波將這種堅持也同樣帶到了工作之中,在東風本田,一做就是七年。
七年的時間很短,是歲月長河中的滄海一粟,七年的時間也很長,陳斌波在這期間見證了中國汽車行業(yè)發(fā)展的起起伏伏。內燃機專業(yè)出身的他說起汽車來頭頭是道,能從不一樣的方面挖掘出新鮮有趣的信息。采訪中,談及早在2013年便上市的杰德,陳斌波也充滿感情,可以說他是看著這輛車從無到有、一點一滴艱難地走到今天。他自己也提到,杰德是在業(yè)界的質疑聲中做大做強的,這也出乎許多東本人的意料。而在改款后,新杰德也廣泛吸取了用戶的全面反饋,將車輛的不足之處一一彌補。比方動力總成上搭載1.5L渦輪增壓發(fā)動機,就是為了使整車性能得到更高提升,把客戶真正在意的方面結合在一起,使它更時尚、更年輕,演繹出更多精彩。
談到思鉑睿,陳斌波也有很多話要說。這是東風本田第一款搭載混動技術的車型,也是東風本田自主生產的第一款混合動力產品。無數(shù)個第一次造就了思鉑睿的問世,這款運動型中高級轎車看起來已臻完美,電機驅動也使得車輛整體加速性得到了很好地提升,更加凸顯運動性能。談到混動技術,陳斌波也信心滿滿,未來東風本田將會在全系車型上搭載混動技術,這也是他給出的承諾與信心。
成果喜人
回顧2016年,陳斌波收獲良多,東風本田不斷提升的銷量目標,預示著這一年的業(yè)績已經令人非常滿意,同時,陳斌波指出,16年終端銷量的增長幅度是市場的近3倍,這其中有幾大要素助力,其一,產品結構調整完成,形成了完善的產品矩陣;其二,創(chuàng)新的營銷策略將品牌要素成功勾畫出來,“年輕、運動、時尚”的品牌調性已經深入人心。因此,在產品更豐富、品牌特色更明顯的情況下,得到比市場增速更快的銷量成果,完全是意意料之中的事情。
而新杰德之所以沒有取消六座車型,也表明了陳斌波對于市場的觀察與態(tài)度。他認為市場是要慢慢培育的,必須看到中國的MPv市場增長是一個很明顯的趨勢,保留六座,就是為了切合市場的增長態(tài)勢,用跨界車來覆蓋增長的這部分人群,這也能夠稱之為新概念轎車。陳斌波相信,今后會有更多的消費者認識并接受這一車型,培養(yǎng)出新的銷量增長點,指日可待。
在攻堅汽車行業(yè)的這一條長征路上,陳斌波也遇到了很多挫折與困苦,他始終認為這是對意志品質的鍛煉,在這個困難與機遇并存的時代里,他也從東風本田這個和諧團結的隊伍中慢慢成熟起來,更加游刃有余地面對未來路上的荊棘與坎坷。
“當你經歷過這一切,不管好與壞,是與非,都將成為你人生中不可磨滅的印記”,陳斌波如是說。
嶄新時代
“年輕、運動、時尚”,是陳斌波在接受采訪時提到頻率最高的三個詞語,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他對東風本田這樣創(chuàng)新營銷方式的贊同與推崇。他說做品牌其實和跑步一樣,要持之以恒,要堅持不懈,不能三天打漁兩天曬網。既然做,就要懂得堅持,這種“年輕、運動、時尚”的元素,東風本田會一直堅持下去。
展望2017年,東風本田也將會推出包括中大型SUV在內的多款新車,形成主力車型與基礎車型相配合的幾層支撐體系,來保證東風本田未來發(fā)展的順暢。
能力越強,責任越大。這個嶄新的時代已經來臨,陳斌波將會一直走在路上。
有匪君子
專訪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鄭剛
如切如磋
回顧歷史,一百多年前,電動車輸給了燃油車,不光是續(xù)航里程,還有更加重要的因素,就是電動車是同等級別燃油車4、5倍的價格。談到這一點時,鄭剛對于北汽新能源的發(fā)展感到非常欣慰,他們不僅掌握核心技術,主動技術積累,最關鍵的是做好了產業(yè)鏈的整合,不僅創(chuàng)新技術,更重要的是將這種技術真正推向市場。
鄭剛強調,北汽新能源在兩年前開發(fā)全新平臺時,直接就將新車EC180定位成經濟適用型,以中國大眾真正需要的性能為核心研究思路,真正為中國市場所需要。也正是因此,在EC180的新車發(fā)布會上,當新車性能、造型和特點一一被揭曉后,大多數(shù)人都被它的價格所驚訝的同時,也給予了極高的贊賞。
專訪中,鄭剛著重提到新能源的社會責任,他認為中國應該拋棄歐美國家追求高大上、追求享受的想法,貪婪的享受帶來了污染,再用幾十年去治理,得不償失。不論是倫敦的空氣,還是德國的萊茵河污染,這些案例都是前車之鑒。國民電動車最大的意義,就是在于讓中國廣大還沒有買上車的新市民、新一代的城鎮(zhèn)市民,不要再去有燃油車的污染的煩惱,更不要污染之后再去尋求治理之道。
以企業(yè)社會責任擔當為重要任務,也是鄭剛帶領北汽新能源團隊前行中一直秉承的原則,他們會進一步整合降低成本,提供給用戶性價比更高的電動汽車產品。盡管對于企業(yè)來說承擔了巨大的壓力,但鄭剛從未放棄過他的原則?!凹热晃覀円呀涀隽耍鸵尭嗟碾妱榆囎呷胫袊鐣?,只要規(guī)劃清楚,我們會有能力也有信心做下去,所以我認為當一定規(guī)模上來之后,肯定會做下去。絕不能以盈利為最終目的,一定要做對社會有利的事?!编崉側缡钦f。
如琢如磨
談到價格問題,鄭剛也十分頭疼,由于國家的政策制定,北汽新能源在不同地區(qū),不同城市,取得的補貼的規(guī)模是不一樣的。比如在沒有辦法補貼的地方賣得便宜點,在沒有補貼的地方賣得貴一點,這也是北汽新能源內部成本均攤的問題。正因為存在這樣的不均衡,所以北汽新能源特別設立了衛(wèi)藍基金作為資金籌備,來對那些沒有補貼的地區(qū)進行企業(yè)補貼,減緩價格壓力。
對于衛(wèi)藍基金的可持續(xù)性,鄭剛這樣想,當2020年國家的財政直接補貼退出之后,也許未來北汽新能源的補貼基金使命也要結束了。只要還有差異化的補貼政策存在,就會有差異化的企業(yè)補貼基金的存在。它的運營和資金的來源主要靠新能源投資來解決。不同地方有很多的變化,未來出了新車還有新的調整。
高山之玉
作為第一家獲得純電動生產許可的車企,北汽新能源走了一條異常艱辛的路。鄭剛也一直在探索、在創(chuàng)新,他強調北汽新能源一直秉承著工匠精神,擁有龐大的制造資源和產業(yè)鏈規(guī)模,即使是面對新興的跨界企業(yè)造車,鄭剛也信心十足。他并不排斥外界對于北汽新能源人都是“榆木腦袋”的說法,他認為只要認真造車,就沒有絕對的劣勢。而北汽新能源一直以來的競爭對手都是傳統(tǒng)的燃油車公司,如何能夠最大化的提升電動車的性能,創(chuàng)造差異化的用戶價值和品牌價值,能讓更多的用戶愿意放棄燃油車的選擇,是鄭剛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這是一個跨界迎合的時代,只有形成良好的合作融合機制,相互思維借鑒、資源重組,才會在這個激流洶涌的時代中成為最終的贏家,有鄭剛帶領這個年輕充滿朝氣的團隊,相信未來一定會為消費者帶來不一樣的新能源汽車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