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紅麗
(江西省南昌市三三四醫(yī)院呼吸科,江西 南昌 330000)
不同劑量甲潑尼龍對老年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響
敖紅麗
(江西省南昌市三三四醫(yī)院呼吸科,江西 南昌 330000)
目的 探討不同劑量激素對老年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炎性因子的影響。方法從90例老年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中按入院編號隨機(jī)選取30例設(shè)為低劑量組,采用低劑量甲潑尼龍治療,將另外30例患者設(shè)為高劑量組,采用高劑量甲潑尼龍治療,將另外30例設(shè)為對照組,不給予激素治療。對比3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jié)果低劑量組和高劑量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t=4.557;6.778)、Borg評分(t=4.208;5.317)、PaCO2指數(shù)(t=6.951;9.271)明顯低于對照組,PaO2指數(shù)(t=8.934;12.290)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而低劑量組和高劑量組患者之間臨床癥狀(t=0.760)、Borg評分(t=0.855)、PaO2(t=2.728)、PaCO2(t=2.582)對比差異不明顯。低劑量組和高劑量組患者治療后CRP(t=6.862;12.244)、IL-6(t=9.933;15.707)、IL-8(t=4.501;5.264)、TNF-α水平(t=4.360;9.416)與對照組相比明顯較低(P<0.05。高劑量組患者治療后CRP(t=6.128)、IL-6(t=7.460)、IL-8(t=5.264)、TNF-α水平(t=5.285)與低劑量組相比明顯較低(P<0.05)。低劑量組患者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率與高劑量組相比無差異。結(jié)論臨床上使用80 mg甲潑尼龍治療老年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效果顯著,安全性高。
激素;老年;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炎性因子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急性發(fā)作期常出現(xiàn)呼吸衰竭狀況,嚴(yán)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激素是臨床治療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炎癥反應(yīng)的常用藥物,此次研究中探討不同劑量甲潑尼龍的治療效果,以期為臨床治療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提高參考。以下進(jìn)行具體報道。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本院呼吸內(nèi)科收治的90例老年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經(jīng)胸部X線檢查、CT檢查、肺功能檢查、血氣檢查等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療指南(2013年修訂版)》,均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呼吸困難等癥狀;均處于急性發(fā)作期;無其他呼吸道疾病及肺部疾病;1個月內(nèi)未使用過激素治療;其他重要器官無嚴(yán)重疾??;均無嚴(yán)重精神疾病,能與人正常溝通;均簽署知情同意書。研究對象中男女比為58:50,年齡60~78歲,平均年齡(67.3±3.7)歲。按入院編號從90例患者中隨機(jī)分為低劑量組、高劑量組、對照組,3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不具備統(tǒng)計學(xué)意義,有可比性。
1.2 方法 低劑量組和高劑量組患者均使用甲潑尼龍(Pfizer Italia S.r.l.進(jìn)口藥注冊證號H20110064)治療,對照組不給予激素治療。低劑量組患者給予低劑量治療,靜脈注射,40 mg/次,1次/d。高劑量組患者給予高劑量治療,靜脈注射,40 mg/次,2次/d。兩組患者均進(jìn)行2周治療。
1.3 觀察指標(biāo) 治療結(jié)束后對比高劑量組、低劑量組和對照組患者臨床癥狀、呼吸狀況及血氣狀況,對比3組患者炎性狀況。臨床癥狀評分0~4分,主要包括對患者胸悶、氣短咳嗽等相關(guān)癥狀出現(xiàn)頻率作為評定標(biāo)準(zhǔn),1分為患者輕微咳嗽,行走喘息,出現(xiàn)胸悶氣短輕度癥狀,2分為患者咳嗽、喘息、胸悶、氣短頻發(fā),3分為患者咳嗽、喘息、胸悶、氣短中度發(fā)作,4分為患者頻繁咳嗽、喘息、胸悶、氣短,影響正常作息,分?jǐn)?shù)越高患者臨床癥狀越嚴(yán)重[3]。在患者入院治療前和治療1 w后進(jìn)行血氣分析,抽血時間為am8:00~pm9:00,0分為無喘息樣癥狀,記錄患者動脈血氧分壓(PaO2)和二氧化碳分壓(PaCO2)。
炎性因子測定于治療后患者清晨空腹?fàn)顟B(tài)下抽取靜脈血,測定患者C-反應(yīng)蛋白(CRP)、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水平。使用武漢博士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試劑檢驗IL-6、IL-8、TNF-α水平,采用酶聯(lián)免疫測定法測定[1]。使用貝克曼庫爾特AU58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CRP水平,使用免疫比濁法測定[2-3]。
呼吸狀況使用Borg評分表進(jìn)行評定,采用5級評分法,分?jǐn)?shù)越高患者呼吸困難狀況越嚴(yán)重[4]?;颊哒;顒訒r無明顯呼吸困難癥狀發(fā)生,劇烈活動時出現(xiàn)輕微呼吸困難為0級,患者徒步上緩坡時或快速行走時呼吸困難為1級,患者行走緩慢,或正常速度行走時需停步呼吸為2級,患者平地步行100 m或5 min后需停步呼吸為3級,患者呼吸困難,無法正常行走,日?;顒又芯霈F(xiàn)氣短癥狀為4級。
1.4 統(tǒng)計學(xué)方法 所有數(shù)據(jù)結(jié)果均采入到SPSS19.0軟件進(jìn)行分析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jǐn)?shù)和例數(shù)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2.1 3組患者臨床癥狀評分及血氣狀況比較 低劑量組和高劑量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t=4.557;6.778)、Borg評分(t=4.208;5.317)、PaCO2指數(shù)(t=6.951;9.271)明顯低于對照組,PaO2指數(shù)(t=8.934;12.290)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而低劑量組和高劑量組患者之間臨床癥狀(t=0.760)、Borg評分(t=0.855)、PaO2(t=2.728)、PaCO2(t=2.582)對比差異不明顯。見表1。
表1 3組患者臨床癥狀評分及血氣狀況綜合比較(±s)
表1 3組患者臨床癥狀評分及血氣狀況綜合比較(±s)
對照組(n=30)2.1±0.4 2.5±0.6 62.4±3.4 51.3±4.1組別臨床癥狀評分Borg評分PaO2(mmHg)PaCO2(mmHg)低劑量組(n=30)1.5±0.6 1.9±0.5 71.6±4.5 44.7±3.2高劑量組(n=30)1.4±0.4 1.8±0.4 74.7±4.3 42.6±3.1
2.2 3組患者治療后炎性因子水平綜合比較 低劑量組和高劑量組患者治療后CRP(t=6.862;12.244)、IL-6(t=9.933;15.707)、IL-8(t=4.501;5.264)、TNF-α水平(t=4.360;9.416)與對照組相比明顯較低(P<0.05)。高劑量組患者治療后CRP(t=6.128)、IL-6(t=7.460)、IL-8(t=5.264)、TNF-α水平(t=5.285)與低劑量組相比明顯較低(P<0.05)。見表2。
表2 3組患者治療后炎性因子水平綜合比較(±s)
表2 3組患者治療后炎性因子水平綜合比較(±s)
組別CRP(mmol/L)IL-6(ng/L)IL-8(ng/L)TNF-α(ng/L)低劑量組(n=30)18.4±4.5 28.7±3.2 33.3±3.6 39.3±4.2高劑量組(n=30)11.2±4.6 21.4±4.3 27.3±5.1 33.5±4.3對照組(n=30)27.4±5.6 37.3±3.5 38.1±4.6 44.2±4.5
2.3 低劑量組患者治療后1例患者出現(xiàn)胃腸道反應(yīng),1例出現(xiàn)失眠,1例出現(xiàn)高鈉血癥。高劑量組患者治療后2例出現(xiàn)胃腸道反應(yīng),2例出現(xiàn)失眠,1例出現(xiàn)高鈉血癥。低劑量組患者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率10.0%與高劑量組16.7%相比無差異(χ2=0.577,P>0.05)。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呼吸系統(tǒng)疾病,在老年人中發(fā)病率較高,是一種有氣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具有可逆性和不完全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支氣管遠(yuǎn)端部分膨脹,氣腔壁破壞,急性發(fā)作患者常氣道出現(xiàn)炎癥反應(yīng),引發(fā)呼吸衰竭,具有較高的死亡率[5]。
此次研究中對患者使用甲潑尼龍治療,結(jié)果顯示,使用甲潑尼龍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呼吸狀況明顯改善,炎性因子水平明顯減少,說明甲潑尼龍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CRP可參與自身免疫反應(yīng),因此其水平越高,患者炎癥狀況越嚴(yán)重[6]。IL-6、IL-8均屬于趨化因子,其能促進(jìn)中性粒細(xì)胞在炎癥部位聚集,分泌過多時,將引起患者出現(xiàn)血管內(nèi)皮、呼吸道內(nèi)膜損傷,加重患者病情[7]。TNF-α可激活中性粒細(xì)胞活性,并加重氣道炎癥反應(yīng)[8]。此次研究中,使用甲潑尼龍治療后,低劑量組和高劑量組患者炎性因子均明顯降低,且高劑量組明顯較低,說明80 mg甲潑尼龍治療效果更加顯著。
綜上所述,80 mg甲潑尼龍能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減少患者炎癥反應(yīng),且不增加患者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狀況,安全有效,可在老年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治療中推廣運用。
[1]都瑾,李紅兵,韓紀(jì)昌,等 不同劑量激素對老年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xué)雜志,2015,35(11):3028-3030.
[2]李延鴻,朱懷軍.痰熱清注射液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隨機(jī)對照試驗的系統(tǒng)評價[J].實用藥物與臨床,2011,14(4):281-285.
[3]張愛兵.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并肺部感染老年患者痰液的細(xì)菌培養(yǎng)及藥敏分析[J].中國醫(yī)藥導(dǎo)報,2011,8(25): 126-128.
[4]梁麗,潘婭娜,王歡,等.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急性加重期的護(hù)理體會[J].西南軍醫(yī),2010,12(2):381-382.
[5]王剛.低分子肝素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42例療效觀察[J].當(dāng)代醫(yī)學(xué),2010,16(24):21,84.
[6]閆雪波.呼吸興奮劑劑量對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J].安徽醫(yī)藥,2013,17(3):479-481.
[7]楊少勇.C-反應(yīng)蛋白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臨床意義[J].中國醫(yī)學(xué)創(chuàng)新,2013,10(11):59-60.
[8]李芝蘭,崔示德.兩種霧化吸入治療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2,7(20):121-122.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7.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