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 劉磊 余青霞 薛坤喜
帕羅西汀聯(lián)合認知行為干預對廣泛性焦慮障礙患者的影響
李欣 劉磊 余青霞 薛坤喜
目的 研究帕羅西汀聯(lián)合認知行為干預在治療廣泛性焦慮障礙中的效果。方法 140例廣泛性焦慮障礙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70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帕羅西汀治療, 觀察組患者采用帕羅西汀聯(lián)合認知行為干預治療,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治療8周后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評分和生活質(zhì)量評分。結(jié)果 治療8周后, 觀察組患者HAMA評分為(7.2±1.3)分, 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1.5±1.9)分,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 兩組患者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和物質(zhì)生活狀態(tài)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8周后, 兩組患者的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物質(zhì)生活狀態(tài)評分均較治療前明顯提高, 而觀察組患者提高幅度大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帕羅西汀聯(lián)合認知行為干預有助于提高廣泛性焦慮障礙的治療效果, 促進患者的康復, 具有推廣應用價值。
帕羅西?。徽J知行為干預;廣泛性焦慮障礙;漢密爾頓焦慮量表;生活質(zhì)量
廣泛性焦慮障礙是表現(xiàn)出廣泛而持久焦慮的精神障礙疾病, 伴有自主神經(jīng)功能紊亂以及過度的警覺, 對日常生活質(zhì)量造成嚴重影響[1]。在臨床治療中, 過去常采用帕羅西汀治療, 能起到較好的抗焦慮、抗抑郁效果[2]。而隨著精神藥理學的深入, 越來越多學者開始認識到認知行為干預在治療廣泛性焦慮障礙中的效果。本院對70例廣泛性焦慮障礙患者采用帕羅西汀聯(lián)合認知行為干預, 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 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9月~2016年9月來本院心理科就診的被確診為廣泛性焦慮障礙患者140例作為研究對象,排除合并嚴重器質(zhì)性疾病、認知障礙、精神障礙的患者。隨機將患者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7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32例, 女38例, 年齡21~56歲, 平均年齡(42.0±7.0)歲, 病程2~8年, 平均病程(5.4±1.2)年。觀察組患者中男30例,女40例, 年齡23~55歲, 平均年齡(41.5±6.8)歲, 病程2~9年,平均病程(5.7±1.3)年。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帕羅西汀治療, 初次劑量為10 mg/d, 于早產(chǎn)后頓服;一周后加量到20 mg/d, 此后根據(jù)患者的病情變化適當調(diào)整劑量, 將劑量控制在20~40 mg/d。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認知行為干預, 具體為:①第1~3周:由心理科醫(yī)生給患者進行認知重建, 詳細介紹廣泛性焦慮障礙的基本知識, 幫助患者認識疾病的生理學、心理學變化;了解、識別產(chǎn)生焦慮情緒的非理性認知、不合理的自動思維等。2次/周, 幫助患者形成正確的認知。②第4~5周:鼓勵患者多與人交流, 在交談的過程中宣泄情感, 并且培養(yǎng)社交技巧;要求患者遵醫(yī)囑服藥, 詳細說明藥物的效果、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等。③第6~7周:開展行為訓練, 通過示范方式教導患者肌肉放松法, 采用漸進性肌肉放松法, 引導患者學會感知肌肉緊張與松弛之間感覺的差異,從而逐步掌握松弛的過程, 并進一步加深松弛訓練, 直到患者可以自如的進行全身肌肉放松。④第8周:重新進行自動思維的檢測, 重建新的認知模式, 引導患者多參加社交公益活動、文娛活動等。例如:將患者集中起來開座談會, 患者與患者之間交流思維體驗等, 對于病情得到控制的患者的大力鼓勵, 對于無法控制自身焦慮情緒的患者, 鼓勵患者訴說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情緒變化等,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發(fā)現(xiàn)問題, 并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幫助患者掌握調(diào)節(jié)情緒、思維的方法, 鼓勵患者以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面對生活中的壓力、應激事件等。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治療8周后HAMA評分和生活質(zhì)量評分。生活質(zhì)量評分采用GQOLI-74量表進行生活質(zhì)量的評估, 其分成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和物質(zhì)生活狀態(tài)四個層次, 得分越高為生活質(zhì)量越高。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HAMA評分比較 治療8周后兩組患者HAMA評分均低于治療前,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8周后, 觀察組患者HAMA評分為(7.2±1.3)分, 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1.5±1.9)分,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生活質(zhì)量評分比較 治療前, 兩組患者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和物質(zhì)生活狀態(tài)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8周后, 兩組患者的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物質(zhì)生活狀態(tài)評分均較治療前明顯提高, 而觀察組患者提高幅度大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的HAMA評分比較
表1 兩組患者的HAMA評分比較
注:與本組內(nèi)治療前比較,aP<0.05;治療8周后與對照組比較,bP<0.05
組別 例數(shù) 治療前 治療8周后觀察組 70 22.7±3.2 7.2±1.3ab對照組 70 22.1±3.4 11.5±1.9at 1.075 15.627 P >0.05 <0.05
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zhì)量評分比較
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zhì)量評分比較
注:與本組內(nèi)治療前比較,aP<0.05;治療8周后與對照組比較,bP<0.05
組別 例數(shù) 軀體功能 心理功能 社會功能 物質(zhì)生活狀態(tài)治療前 治療8周后 治療前 治療8周后 治療前 治療8周后 治療前 治療8周后觀察組 70 45.0±6.5 66.7±8.4ab 40.2±5.4 62.1±7.5ab 41.8±6.2 58.9±8.2ab 47.2±7.3 55.7±6.1ab對照組 70 46.5±7.1 58.6±7.8a 40.8±5.5 55.6±6.8a 42.3±6.4 50.5±8.5a 47.8±7.5 51.3±6.5at 1.304 5.912 0.651 5.372 0.469 5.951 0.480 4.130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廣泛性焦慮障礙多合并其他癥狀, 最為常見的抑郁、強迫、疲勞癥狀, 也有部分患者伴有人格解體癥狀[3]?;颊邿o法控制自己的情緒, 經(jīng)常處于焦慮煩躁的狀態(tài), 在臨床治療上多采用藥物治療, 帕羅西汀是常用的藥物, 但是藥物的治療依從性較低, 且長期用藥可能會導致不良反應發(fā)生, 進一步影響到用藥依從性, 影響到治療效果[4-6]。而從心理學角度來說, 廣泛性焦慮障礙是對某些特點的環(huán)境刺激恐懼引起的條件反射。認知行為干預最早起源于Beck的認知療法[6],其依據(jù)是:患者的錯誤觀念或是錯誤認知過程往往會引起不良情緒和行為, 治療的重點就在于幫助患者認識到錯誤的認知, 重塑新的思維方式和認知, 改善臨床癥狀[7-10]。
認知行為干預通過糾正患者的功能失調(diào)性思維, 改變患者以往的非理性認知, 并且用健康的理念、行為方式來代替不合理的行為方式, 以耐心的引導、解釋幫助患者糾正不良認知[11,12], 逐步將患者的注意力轉(zhuǎn)移到工作、生活、學習中,促使患者從焦慮中解放出來, 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認知行為干預具有積極性、主動性、指導性以及時間性特點, 鼓勵患者參加社會性活動分散患者的注意力, 促使患者將注意力指向外界;通過簡單的文化娛樂活動來加強患者與患者之間的交流溝通, 鼓勵患者傾訴內(nèi)心的焦慮, 抒發(fā)內(nèi)心的痛苦, 獲得更多社會支持[13-16]。研究結(jié)果顯示:治療8周后觀察組患者的HAMA評分低于對照組, 且生活質(zhì)量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 帕羅西汀聯(lián)合認知行為干預治療廣泛性焦慮障礙效果確切, 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 值得推廣應用。
[1] 石敏, 陶明.帕羅西汀聯(lián)合認知行為療法治療廣泛性焦慮障礙的臨床研究.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 2015, 53(32):90-92, 96.
[2] 劉翔宇, 趙來田, 梁濤, 等.帕羅西汀聯(lián)合認知行為療法治療廣泛性焦慮障礙對照研究.臨床心身疾病雜志, 2016, 22(6):50-52.
[3] 蔣富貴, 董再全, 李西榮, 等.焦慮障礙伴糖調(diào)節(jié)受損帕羅西汀聯(lián)合團體心理治療的隨機雙盲對照研究.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 2014, 28(5):321-326.
[4] 張開元, 施劍飛, 唐光政, 等.帕羅西汀聯(lián)合喹硫平治療廣泛性焦慮障礙的療效與安全性.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 2014, 30(6):508-510.
[5] 趙永忠, 楊闖, 王維千, 等.度洛西汀與帕羅西汀治療伴有疼痛的廣泛性焦慮障礙的療效比較.溫州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4, 44(4):300-302.
[6] 任列, 陸曉哲, 耿松等.坦度螺酮聯(lián)合帕羅西汀治療廣泛性焦慮障礙的療效和安全性觀察.浙江醫(yī)學, 2015, 37(10):871-873, 876.
[7] 童萍, 楊揚, 董麗平, 等.認知行為治療結(jié)合音樂放松療法矯治社交焦慮障礙的療效分析.神經(jīng)損傷與功能重建, 2013, 8(4):276-278.
[8] 葉剛, 湯臻, 李歆, 等.首發(fā)廣泛性焦慮障礙患者認知功能特點.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6, 24(5):650-654.
[9] 張蓉.認知行為療法對廣泛性焦慮障礙的療效研究.中國全科醫(yī)學, 2014, 17(7):832-834.
[10] 王宏剛.護理運用認知行為療法對廣泛性焦慮癥患者干預的臨床療效比較.中國當代醫(yī)學, 2007, 6(20):1-2.
[11] 楊智輝, 王建平.廣泛性焦慮個體的短期團體認知行為干預.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11, 19(5):694-698.
[12] 盧世臣, 劉琳.認知行為治療對廣泛性焦慮癥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0, 29(2):182-184.
[13] 宮艷芬.認知行為療法治療廣泛性焦慮癥的療效觀察.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07, 15(2):151-153.
[14] 周龍川, 周芳珍, 農(nóng)玉賢, 等.艾司西酞普蘭聯(lián)合認知行為治療對廣泛性焦慮患者治療依從性及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醫(yī)學理論與實踐, 2016(2):162-164.
[15] 張麗, 朱智佩, 蔣江靈, 等.簡化認知行為治療對廣泛性焦慮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15, 35(10): 1485-1490.
[16] 陳光才, 李倩, 蒲新, 等.團體認知行為治療對青少年焦慮障礙的臨床療效.國際精神病學雜志, 2016(4):639-641.
Influence by paroxetine combined with cognitive behavior intervention on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patients
LI Xin, LIU Lei, YU Qing-xia, et al.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Zhongshan City Xiaolan People’s Hospital, Zhongshan 528415, China
Objective To research effect by paroxetine combined with cognitive behavior interven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Methods A total of 140 patients with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7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paroxetine for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paroxetine combined with cognitive behavior intervention for treatment.Comparison was made on 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MA) scores and quality of life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in 8 weeks after treatment.Results After 8 weeks of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obviously lower HAMA score as (7.2±1.3) points than (11.5±1.9) poi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Before treatment,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physical function, psychological function, social function and material living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After 8 weeks of treatment, both groups had much better physical function, psychological function, social function and material living scores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larger increasing range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Conclusion Combination of paroxetine and cognitive behavior intervention is helpful to improve curative effect for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and accelerate rehabilitation in patients.This method contains value for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Paroxetine; Cognitive behavior intervention;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Hamilton anxiety scale; Quality of life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09.059
2017-03-31]
528415 中山市小欖人民醫(yī)院心理科(李欣 余青霞);廣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心理科(劉磊);中山市第三人民醫(yī)院精神科(薛坤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