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效菲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1-200-01
“閱讀是一種從印的或寫的語言符號中取得意義的心理過程 。 閱讀也是一種基本的技能,它是由一系列的行為和過程構成的總和?!遍喿x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環(huán)節(jié)。通過閱讀不僅可以使學生獲得多方面的知識,而且還能夠在閱讀過程中提高識字質量和分析能力,有利于增強學生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 。閱讀是一種復雜的腦力勞動 。只有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增強閱讀興趣,提高閱讀能力,才能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語言工具,提高閱讀效率,讓學生擴展知識領域,提高思想水平, 發(fā)展創(chuàng)造能力。
一、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方法
古語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為了提高學生閱讀的有效性,教師應結合閱讀教學,有目的地教給學生有關的閱讀方法。讓學生運用多種閱讀方法進行自主閱讀,從而提高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閱讀的方法很多,教師應當在閱讀之前及時加以指導。
1、應讓學生學習多種閱讀方法
第一,要學會默讀。默讀有幾個好處:一是邊讀邊想,有利于把握文章整體內容;二是速度較快,一般默讀要比朗讀快一倍;三是默讀不易疲勞。默讀還有個最大的好處,那就是默讀有利于記憶。所以,默讀是閱讀方法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教師應讓他們初步學習默讀,具體要求是不出聲,不指讀。而對于中年級的學生,則要求在學習的基礎上,初步學會默讀。在進入高年級的時候,則要求做到有一定速度的默讀。
第二,學習略讀。小學中年級階段,要指導學生學習略讀。對于略讀課文,學生應該運用略讀的方法,粗略把握文章的大意。
第三,學習瀏覽。小學高年級階段,要指導學生學習瀏覽。對于淺顯易懂的文章,學生可運用瀏覽方法進行閱讀,做到從文章中捕捉到重要的信息。
第四,學習精讀。小學高年級階段學生,要指導他們學習精讀。對名篇名著,以及其他文質兼美的作品,要學生精讀,力圖理解詞句,把握文意,概括要點。
2、邊讀邊思考的方法
邊讀邊思考是閱讀的基本要求,也是其他各類方法的基礎和前提。教師在學生閱讀前,先提出具體的要求。然后讓學生在閱讀中進行思考。比如,學習《假如沒有灰塵》這一課,要求學生在讀中去了解灰塵的特點和作用。學習《索溪峪的“野”》,想一想“野”在課文中的意思。學習《雅魯藏布大峽谷》,邊讀邊想象課文描寫的畫面,學習《大自然的啟示》,想想每篇短文主要講什么。通過想象畫面,理解重點詞含義,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等各種形式的訓練,引導學生逐步掌握想象、概括、分析等思維方法,達到以讀促思的境界。
3、教師應對學生進行閱讀指導
在閱讀過程中,學生產(chǎn)生疑問,自己通過思考又不能解決時,教師必須在這時給學生進行指導,通過三言兩語點撥,使他們領會主旨。教師的“導”要緊扣要點,要啟迪思維,還要傳授技巧。要鼓勵學生多討論,多交流。閱讀之后讓學生自己暢談閱讀的收獲和體會,并在閱讀實踐中領悟出新方法。
二、增強閱讀的興趣
語文課的思想性強,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主要途徑,學生的思想素質直接影響學習的態(tài)度,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加強思想教育,使學生明確學習的目的,端正學習態(tài)度, 學生可以通過閱讀文章認識生活、陶冶情操。 例如教學朱自清的?春?一課,針對文章,讓學生感受春的美好,使學生在閱讀中理解句意,領略自然美,從而讓文章激發(fā)學生愛美的性情,陶冶內心,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錦繡河山的思想感情。如學習?我的戰(zhàn)友邱少云?一課時,讓學生在閱讀時抓住重點語句,讓學生從文章中讀出內心感受,讓學生體會到邱少云烈士為了整個戰(zhàn)斗, 為了不暴露目標,為了減少戰(zhàn)友們流血犧牲,忍受烈火燒身-的巨大痛苦,一動不動伏在前沿草叢中,直到犧牲的熠熠閃光的高大形象,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熱情,緬懷先烈,珍惜現(xiàn)在的美好生活 。 不同類型的文章會帶給學生不同的內心感受,會對學生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思想沖擊,學生在閱讀不同的文章時,不斷積累知識,提高認識,從而在閱讀中享受快樂。教師要指導好學生閱讀,不斷增強學生的閱讀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使閱讀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產(chǎn)生深廣的影響。
三、提高閱讀的能力
加強閱讀訓練是理解文章,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 。學生流于形式的閱讀現(xiàn)象只讀書不動腦,起不到閱讀的真正作用,也無法提高閱讀的水平和能力。教師要精心指導學生帶著發(fā)現(xiàn)問題并探索問題,以便獲取知識的態(tài)度閱讀。對于一篇文章,教師要善于引導,積極配合學生多想、多問,有重點和針對性地創(chuàng)設問題,制造疑問,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讓學生樂讀、想讀,并且邊閱讀,邊思考,多讀多想,讓閱讀產(chǎn)生活力。學生主動學習參與閱讀,才能成為學習、掌握、運用知識的主人。要想增強學生的閱讀水平,就要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的多讀、勤思、多悟、增知的良好習慣,通過感悟獲取更多的知識。學生主動閱讀,在閱讀中不斷發(fā)現(xiàn)探索,揚長避短,才能有效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 。
總之,閱讀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和源泉,是學生提高理解和表達能力,不斷豐富頭腦,發(fā)展智力的有效途徑。教師一定要根據(jù)學生知識結構和心理特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能動性,鼓勵學生大量閱讀,慢慢積累語言,循序漸進,逐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