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文艷
《朗月行》是樂府古題,李白采用這個題目,寫下《古朗月行》,這里只節(jié)選了詩的前四句。詩人寫了孩提時對月亮的想象。詩中把月亮比作“白玉盤”“瑤臺鏡”,不僅描繪出月亮的形狀,還寫出了月光的皎潔可愛。第二句的“呼”字和第三句的“疑”字,生動地表現(xiàn)了孩童的天真可愛!
古朗月行(節(jié)選)
【唐】李白
小時不識月,
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
飛在青云端。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小兒識月圖:一個小小的孩子,仰望著深藍色的夜空,夜空中掛著一輪皎潔的明月……
這首詩,也激發(fā)了小讀者的想象,在他們的心目中,月亮又像什么呢?
銀扣子
無錫市錫山實驗小學一(6)班 潘宣儀
月亮
是夜空的銀扣子
呀!銀扣子怎么掉河里了?
魚兒幫忙撈扣子
咦?銀扣子怎么不見了?
魚兒抬頭看
銀扣子還在夜空的外套上
圓圓的 亮亮的
潘宣儀同學的這首《銀扣子》,沒有用上《古朗月行》中所打的比方,而是把月亮想象成一枚銀扣子。小作者不拘泥于原詩,而是大膽想象,用“魚兒”串聯(lián)起了天上的月亮與河里的月亮,一首活潑的小詩,就這樣誕生了!
月亮到底像什么呢?同學們,不妨想一想,寫一首屬于你的“月亮詩”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