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媛媛
吳道子是唐朝的大畫家。他的畫作筆觸細膩,給人以飄逸的感覺,被人稱贊為“吳帶當風(fēng)”。
有一年,吳道子獨自登山。突然,他腹部劇痛,寸步難行,倒在了山道上。眼看太陽落向西山,這里又是人跡罕至的地方,哪有人來呀!正在一籌莫展的時候,吳道子忽然看見一個中年人,挑著一擔柴走來。吳道子忙喊道:“老哥,請你幫個忙,把我送到鎮(zhèn)上,我身體不舒服。”那人走到吳道子身前:“這里離鎮(zhèn)子太遠,不如到我家休養(yǎng)幾天。”說著就把柴火擱在路邊,背起吳道子奔回家去。吳道子感動得連連道謝。
這打柴人,姓趙,村里人都稱他趙大,為人忠厚憨直,家中有妻子和一個女兒,生活很貧寒。
趙大把吳道子背到家中,把臥室騰出來,讓給吳道子養(yǎng)病。
吳道子囊中的銀子本來就不多,請醫(yī)抓藥,沒幾天就花光了。過了半個多月,他的病仍然不見好轉(zhuǎn),只好繼續(xù)住在趙大家養(yǎng)病。
趙大一家人對他非常熱情,一日三餐都是趙大妻子料理,雖然每天粗糧野菜,但總是變著花樣做給他吃。時間過得很快,不知不覺又過了一個月。
就在吳道子養(yǎng)病期間,他看到趙大妻子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借著從窗戶照進來的月光織布。遇到陰天或是沒有月光的時候,就摸黑編席子,因為他們買不起油來點燈。這樣貧困的人家,留自己在家養(yǎng)病,一個多月沒說過一句埋怨的話,吳道子為此非常感動。
吳道子的病日漸好轉(zhuǎn),能夠下地走動了。有一天,趙大要進城去賣柴,吳道子從囊中搜出幾個剩下的銅錢交給趙大,請他買一把白紙折扇。趙大說:“你要是怕熱,咱們鄉(xiāng)下有的是蒲扇,買紙扇干什么,還得花錢?!眳堑雷诱f:“大哥,我不是用它扇風(fēng),是別有用處,買來就是了。”趙大聽了,沒再說什么,當天晚上就把紙扇給他帶回來了。
從此,吳道子白天不是磨墨就是睡覺,到了晚上,卻整宿不睡,一會兒出去,一會兒進來,房門整夜響個不停。很快,一個月又過去了,吳道子的病完全好了。
吳道子要走了,臨走時說:“大哥大嫂,謝謝你們收留我,救了我的命,我手里沒有錢,拿不出什么酬謝你們,這把扇子留給你們?!壁w大說:“謝什么呀!您要不是這病,怕是請也請不到我們這里?!眳堑雷有α诵Γ瑢w大妻子說:“這扇子也算是我送給大嫂的一盞油燈吧。”兩口子都沒聽明白他這話是什么意思。
七月的一天夜里,外面陰沉沉的,屋里很悶熱。趙大剛躺下不久,就出了一身汗,他想起箱子里的那把紙扇。他把扇子拿出來,剛一打開,就感到奇怪,在這伸手不見五指的屋里,竟然能看清扇面上有一片烏云遮住月亮,有幾顆疏星發(fā)出微弱的光芒。
趙大妻子依然在編席子,趙大打起了呼嚕。夜越來越深,屋里卻越來越亮。起初,趙大妻子以為是外邊月亮出來了。后來,她覺得不對,因為手里編的席花都能看得真真切切的。平時的晚上,屋里從來沒有這么亮堂過呀!她一抬頭,才看明白,這亮光是從趙大胸脯上的那把扇子發(fā)出來的。
她忙跑過去,拿起扇子一看,扇面上的云彩沒了,只見一輪明月,灑下一片光輝,把屋子照得通明。她探頭向窗外看看,外邊的星月,完全和扇面上畫的一樣。她忙喊醒趙大,說:“你看,這月亮畫得多好,真比一盞油燈還亮。”兩口子高興得嘴都合不上了。
說也奇怪,每到初一,這扇面就黑沉沉的,只剩下亮晶晶的星星。到了初四、初五,扇面上就有了月牙。到了十五的時候,扇面上就出現(xiàn)一輪圓月,和天空的月亮一樣,發(fā)出柔和的光輝。扇面上的畫,隨著天空的星月變化著。從此以后,趙大一家晚上再也不用摸黑生活了。
編輯后記:
吳道子(約公元680~759),唐代著名畫家,后人尊稱其“畫圣”。他很擅長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鳥獸、草木、樓閣等題材,曾作壁畫三百余間,“奇跡異狀,無一同者”。關(guān)于吳道子的傳說有很多,大多是表現(xiàn)他的畫技精湛,本文也正是這樣一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