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樞
摘要:體育精神是體育價值中的核心內容。體育精神是體育的整體面貌、水平、公正、公開、特色及凝聚力、感染力和號召力的反映,是體育的理想、信念、節(jié)操及體育知識、體育道德、體育審美水平的標志,是體育的支柱和靈魂。體育精神對體育實踐活動起著導向作用,并規(guī)定著體育文化模式的選擇。體育精神作為一種具有能動作用的意識,是體育行為的動力源泉,是一種心理資源。
關鍵詞:精神;體育精神;高校教育
近年來,我國經(jīng)濟飛速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在物質生活優(yōu)越的今天,人們的身體素質,健康狀況卻在逐年下降,尤其是青少年。青少年在體育運動當中出現(xiàn)暈厥、休克、猝死的事件屢見不鮮;各級各類運動會也都取消了長跑等劇烈運動的比賽項目,為此,國家越來越重視和關注學生的體質健康問題了。
大學是學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殿堂,同時也是學生踏入社會的重要橋梁。因此,高校教育對學生的影響至關重要。關于如何界定一所高校的人才培養(yǎng)質量?西安交通大學校長鄭南寧曾這樣給出回答:“一所合格的大學,是把教育教學搞好;一所好的大學,更要注重人格的養(yǎng)成;一所優(yōu)秀的大學,除了前兩者之外,還要注重體育精神的培養(yǎng)?!卑乩瓐D曾說:“身體教育和知識教育之間必須保持平衡。體育應造就體格健壯的勇士,并且使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體格。”盧梭也曾說:“為了使他有堅強的心,就需要使他有結實的肌肉;使他養(yǎng)成勞動的習慣,才能使他養(yǎng)成忍受痛苦的習慣;為了使他將來受得住關節(jié)脫落、腹痛和疾病的折磨,就必須使他歷盡體育鍛煉的種種艱苦?!蹦敲淳烤故裁词求w育精神?弘揚體育精神的意義何在?這些問題值得我們每一位高校教師去深思。
一、何謂體育精神?
體育精神是體育的整體面貌、水平、公正、公開、特色及凝聚力、感染力和號召力的反映,是體育的理想、信念、節(jié)操及體育知識、體育道德、體育審美水平的標志,是體育的支柱和靈魂。體育精神對體育實踐活動起著導向作用,并規(guī)定著體育文化模式的選擇。體育精神作為一種具有能動作用的意識,是體育行為的動力源泉,是一種心理資源。作為一種規(guī)范力量,它又具體表現(xiàn)為體育面貌、體育風范、體育心態(tài)、體育期望等。體育本身是一種文化,同時也是一種國際語言,人們甚至不需要翻譯、不需要解釋,就可以自由交流。它為世界和平做出了自己的貢獻。體育精神是在體育運動過程中形成的知難而上和果敢勇毅;體育精神是在體育運動中形成的戰(zhàn)勝自我和持久鍛煉;體育精神是在體育運動過程中形成的團結拼搏和友誼在先。
二、弘揚體育精神的意義
當前高校一項迫切和重要的任務就是培育并引導大學生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而體育精神中所蘊含的公平正義、堅忍不拔、團結奮斗等因素是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度吻合的。很大程度上,體育精神構成了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部分內容,是高校培育并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培養(yǎng)德智體全面發(fā)展人才的有力保證。
(一)有利于提升大學生的思想境界
當前,社會思想文化呈現(xiàn)多元化趨勢發(fā)展,有些社會不良風氣也不可避免地進入高校校園,從而嚴重影響著大學生的思想和價值觀。大部分學生是“90后”,他們是在我國經(jīng)濟飛速發(fā)展和高科技暈染的環(huán)境中成長的,物質生活較為豐富,因此大部分的孩子個性張揚,崇尚自我。而體育精神的植入,既可以讓高校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鍛煉習慣,同時也可以培養(yǎng)高校學生吃苦耐勞、艱苦奮斗、熱愛集體、注重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從而摒棄極端個人主義、利己主義等不良之風。因此,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體育精神在高校教育中作有力保障。
(二)有利于培育大學生的公平競爭意識
公平競爭是保證社會有序發(fā)展的首要前提,體育精神的精髓就是公平,因此,在實踐中踐行公平競爭的精神是高校教育中的重要職責。通過參與體育運動,讓大學生們充分體會到公平競爭的意義,并通過實踐,逐漸加強這種意識,從而讓這種公平競爭的意識深入大學生的心中,從而成為他們的行為習慣。由此可見,在高校加強體育精神的灌輸,可以讓高校學生在深受公平環(huán)境的熏陶和影響下,成為公平正義的“實踐者”和“守護者”。
(三)有助于培養(yǎng)大學生的堅強意志品格和積極樂觀、拼搏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
社會競爭日益激烈,要想取得成功,就要頑強拼搏、不怕吃苦。而大部分的高校學生都欠缺這種精神,遠離父母的大學生往往遇到一點點挫折,就會退縮,尋求遠在異鄉(xiāng)的父母的幫助。而在體育運動當中,勝負乃常事。我們經(jīng)??吹綗釔圻\動的人們臉上洋溢著快樂,嚴重透露著幸福感。可見,通過體育鍛煉,可以讓大學生們體驗到努力付出,最終體會到勝利的驚喜和感動。這對于大學生成長階段的經(jīng)歷具有深遠的影響,有助于培養(yǎng)大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和積極樂觀、拼搏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
(四)有利于形成大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精神
在社會飛速發(fā)展的今天,各項工作的開展都離不開團隊的協(xié)作精神。高校是大學生踏入社會的踏板。如果在高校學習的時候忽略團隊協(xié)作精神的培養(yǎng),將來在工作崗位上便會被孤立和排斥,無法施展自己的才能,不利于個人的發(fā)展,久而久之就會被社會所淘汰。因此,在高校體育運動中,有意識地讓學生感受和充分體會團隊協(xié)作精神的重要性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五)有助于培養(yǎng)大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鄧小平曾說:“掌握新技術,要善于領悟,更要善于創(chuàng)新?!苯瓭擅褚苍f:“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fā)達的不竭動力。一個沒有創(chuàng)新潛質的民族,難以屹立于世界先進民族之林?!币虼耍咝sw育教育如何培養(yǎng)大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至關重要。體育精神蘊含著積極向上的探險精神和冒險精神。正是這種精神可以充分激發(fā)出大學生創(chuàng)新的潛能。
三、大學生體育精神培養(yǎng)途徑
(一)備課時精準把握高校體育教學的目標
體育教學作為高校公共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重要的教學工作,是進行素質教育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體育教育關鍵是要把握體育教學的目標,在傳授體育知識和運動技能的同時,著力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提高學生終身體育的思想意識,使大學生具備堅強意志、努力拼搏的精神。除此之外,高校體育教師要在教學中把體育精神灌輸給學生,在上課過程中,要善于激發(fā)學生的體育鍛煉意識,讓大學生充分體會體育精神,并把體育精神在實踐中體現(xiàn)的方方面面。
(二)上課時強化鞏固體育精神
體育教學,包括理論和實踐兩個環(huán)節(jié)。理論課本身蘊含豐富的體育精神的內容,要充分利用理論知識進行總結和升華,從而使學生深刻領悟體育精神。如在《籃球》理論課堂上,講述籃球的演變發(fā)展過程;也可以講述籃球運動員們通過自身努力拼搏、刻苦訓練,最終取得傲人成績的感人故事,從而教會學生什么是真正的體育精神。因此,作為高校體育教師。在體育理論的課堂中,傳授的不應該僅限于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弘揚體育精神,讓體育精神深入到每一位大學生的心中。
(三)課余時間豐富高校體育活動
在信息技術飛速發(fā)展的今天,為體育活動的開展提供了有利條件。因此,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可以開展多樣的體育精神宣傳教育,從而激發(fā)大學生對體育的熱情,促進大學生養(yǎng)成鍛煉身體的好習慣。高??梢越柚喾N現(xiàn)代化媒體形勢的宣傳,進行體育教學,并進行體育精神的弘揚。比如可以播放各類運動員們的職業(yè)生涯專題宣傳片,通過觀看運動員們日常的刻苦訓練、生活以及備賽等情況,讓學生們感受到運動員們在賽場上團結協(xié)作、奮力拼搏、努力將自己的專業(yè)技術發(fā)揮到最佳水平,贏得最終比賽勝利的全過程。讓大學生淋漓盡致的體會到體育帶給一個人的成長和蛻變。從而讓大學生們從這些運動員身上領悟到真正的體育精神,以此豐富大學生的體育精神境界,讓學生們真正愛上體育。
(四)實踐中踐行體育精神
高校當中的體育實踐活動,包含集體項目,個人項目,趣味項目和競技項目。不論哪一種形式的體育實踐活動,在進行組織和實施的過程中,都蘊含著體育精神。比如籃球比賽有著嚴格的紀律要求,同時要求學生們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本著公平公正的原則,踐行著高尚的體育精神。同時在學生們平時的籃球訓練當中,也潛移默化地形成吃苦耐勞、堅韌不拔、迎難而上的高貴品質。
四、結束語
高校,作為大學生在踏入社會前接受教育的最后一站,擔當著對大學生精神建設的重要職責。在當今提倡全民健身的時代下,高校更應該呼吁體育精神進入校園。通過開展體育理論教學的宣講與體育實踐活動的相結合,逐步培養(yǎng)大學生挑戰(zhàn)自我、迎難而上的優(yōu)秀品質。通過體育精神的培養(yǎng),引領大學生在以后走向社會,步入自己的工作崗位后,仍能夠堅持體育運動,鍛煉身體,具有健康的體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質,進而提升全民族的綜合素質,使我國在邁向體育強國的發(fā)展道路上更進一步。
參考文獻:
[1]朱亞成,劉凱.中華體育精神與當代大學生健康人格的培養(yǎng)[J].讀算寫·素質教育論壇,2015,18(09):1-2.
[2]朱亞成.高校體育對促進大學生社會化的作用探究[J].武漢生物工程學院學報,2015,11(2):128-132.
[3]趙述情.當代大學生體育精神的培養(yǎng)[J].鄂州大學學報,2011.
[4]賀濤.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激勵機制和評估體系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6(9).
[5]盧元鎮(zhèn).中國體育文化縱橫談[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5.
(作者單位:天津醫(yī)學高等??茖W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