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哲
習近平總書記代表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的十九大報告,主題鮮明、思想深邃,氣勢恢宏、意蘊深遠,通篇閃耀著馬克思主義真理的光芒。報告鮮明回答了我們黨所取得的新的偉大成就、所承載的新的責任使命、所形成的新的理論成果以及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等重大問題,是統(tǒng)一思想、凝聚共識、匯集力量的政治宣示,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政治宣言,是激勵全黨朝著宏偉目標奮勇前進的政治動員,在砥礪前行中鋪展開歷史的畫卷,在新的奮斗征程上書寫時代的華章。
1.深刻領會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所謂“初心”,就是出發(fā)時心懷的承諾與信念,是困境時履行的責任與擔當,是順境時保持的憂患與警醒,是回望時警醒的反思與檢討。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就告訴我們永遠不要忘記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永遠不要忘記我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永遠不要忘記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黨的奮斗目標。當前,我國發(fā)展仍處于重要戰(zhàn)略機遇期,既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同時也面對著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這就要求我們黨恪守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立足并契合中國人民正在進行中的生動實踐、根本利益和民生需要,讓人民群眾擁有更多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從而讓人民群眾在理想信念“具象化”的過程中感受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魅力和實踐魅力,不斷開辟黨和人民事業(yè)發(fā)展的光明前景。
2.深刻領會我國發(fā)展新的歷史方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承載著幾代中國共產黨人的理想和求索,寄托著無數仁人志士的夙愿和期盼,凝聚著億萬人民的奮斗和犧牲,它是黨和人民近百年奮斗、創(chuàng)造、積累的根本成就,是改革開放近40年實踐的宏大主題,體現著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對理想社會的美好憧憬和不懈探索。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作出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的論斷,既簡明扼要地概括了近代以來中國實現飛躍的歷史進程,又深刻揭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開辟發(fā)展新境界的歷史意義。1921年,一座石庫門住宅、一艘畫舫船,孕育和見證了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件,中國共產黨帶領著中國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1949年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此后,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推進社會主義建設,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為當代中國一切發(fā)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實現了中華民族由近代不斷衰落到根本扭轉命運、持續(xù)走向繁榮富強的偉大飛躍??梢姡袊厣鐣髁x進入新時代,是在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進程中實現的,是對中國的歷史和現實最真實、最有力的概括。
3.深刻領會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新概括,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實踐發(fā)展永無止境,認識真理永無止境,理論創(chuàng)新永無止境。中國共產黨從誕生之日起,就把馬克思主義確立為自己的指導思想,并始終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fā)展真理,不斷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chuàng)新。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系統(tǒng)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重大時代課題。根據新的實踐對經濟、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會、生態(tài)文明、國家安全、國防和軍隊、“一國兩制”和祖國統(tǒng)一、統(tǒng)一戰(zhàn)線、外交、黨的建設等各方面作出理論分析和政策指導,構成了一個科學完整的思想理論體系。這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開辟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發(fā)展新境界,也是我們黨對21世紀馬克思主義發(fā)展的新貢獻。反映了黨的實踐發(fā)展和理論創(chuàng)新的不斷豐富,放射出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更加燦爛的真理光芒。正是在基本理論和指導思想上的與時俱進,我們黨的全部工作才能夠體現時代性、把握規(guī)律性、富于創(chuàng)造性,把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于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
4.深刻領會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新變化,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經過改革開放近40年的發(fā)展,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明顯提高,人民群眾的需要呈現出對美好生活向往的特點,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wěn)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yōu)美的環(huán)境、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這表明,我國在社會生產力水平和人民群眾需求這兩個方面都發(fā)生了新的重大變化。黨的十九大報告作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的重大判斷。這為全黨準確認識和把握我國社會發(fā)展新的階段性特征,及時提出破解矛盾的新思路、新戰(zhàn)略、新舉措,提供了理論指導和實踐指南。認識和把握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新變化,絕不能離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總依據。但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不是永遠停留在一個水平上,而是一個持續(xù)向前發(fā)展、步步向上攀登的過程,需要劃分為若干個發(fā)展階段,每個階段具有不同的階段性特征。在新的發(fā)展階段,我國生產力發(fā)展從改革開放前的較低水平、改革開放后的中等水平,到現在和今后幾十年的中高水平;人民群眾的需要從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轉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報告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在繼續(xù)推動經濟發(fā)展的同時,印證著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站,只有連續(xù)不斷的新起點”的執(zhí)政理念,兌現了“在經濟社會不斷發(fā)展的基礎上,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wěn)步前進”的堅定承諾,彰顯著“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的價值追求。
5.深刻領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新目標,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征程。藍圖令人鼓舞,目標催人奮進。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同志提出到20世紀末“在中國建立一個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黨的十六大提出在本世紀頭20年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黨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在這個基礎上,我們黨提出,到建黨一百年時建成經濟更加發(fā)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的小康社會。然后再奮斗30年,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把我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黨的十九大報告綜合分析國際國內形勢和我國發(fā)展條件,提出從2020年到本世紀中葉分兩個階段來安排。第一個階段,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斗1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二個階段,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斗15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報告進一步明確了由第一個百年目標向第二個百年目標邁進的時間表、路線圖,向全黨發(fā)出了奮力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踏上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動員令。我們要以報告確定的戰(zhàn)略部署為動員令,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而努力奮斗,建設更高水平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讓中華民族以更加昂揚的姿態(tài)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6.深刻領會我國發(fā)展新階段黨中央治國理政新方略,扎實推進黨領導的偉大事業(yè)。戰(zhàn)略攸關道路,道路決定命運。黨的十九大報告從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zhàn)略高度,統(tǒng)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把握我國發(fā)展新特征,圍繞著新發(fā)展理念、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文化自信、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生態(tài)文明體制改革、中國特色強軍之路、“一國兩制”、和平發(fā)展道路進行了系統(tǒng)戰(zhàn)略部署,作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戰(zhàn)略抉擇。報告作出的我國發(fā)展新階段黨中央治國理政新方略,就是從我國發(fā)展現實需要中得出來的,是從人民群眾的熱切期待中得出來的,也是為推動解決我們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提出來的??梢哉f,我國發(fā)展新階段黨中央治國理政新方略的繪就,使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重點領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治國理政的思路方略和內在邏輯更加科學嚴密。只要我們篤信篤行、善作善成,必然會迎來黨領導的偉大事業(yè)的燦爛前景。
7.深刻領會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不斷提高黨的長期執(zhí)政能力和領導水平。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全面加強黨的領導,開啟全面從嚴治黨新征程,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最強烈、對黨的執(zhí)政基礎威脅最大的突出問題,形成了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tài)勢,黨內政治生活氣象更新,黨的執(zhí)政基礎和群眾基礎更加鞏固,為黨和國家各項事業(yè)發(fā)展提供了堅強政治保證。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把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于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實踐證明,管黨治黨不僅關系黨的前途命運,而且關系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只有以更大的決心、更大的勇氣、更大的氣力抓緊抓好管黨治黨,毫不動搖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才能帶領人民成功應對重大挑戰(zhàn)、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報告也著重強調,我們黨既要政治過硬,也要本領高強,只有不斷增強政治領導本領、改革創(chuàng)新本領、科學發(fā)展本領、依法執(zhí)政本領、群眾工作本領、狠抓落實本領、駕馭風險本領,才能不斷校準揚帆遠航、造福人民的方向,確保黨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引領承載著中國人民偉大夢想的航船破浪前進,勝利駛向光輝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