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渝川
美國著名社會學家、馬里蘭大學社會系杰出教授喬治·瑞澤爾曾在其代表作《社會的麥當勞化》一書中分析指出。工業(yè)經濟時代,最為典型的特征是四大特性,即追求效率、可量化、可預測、可控制。符合四大特性將得出最大產出。
事實上,無論是經濟學及經濟實踐領域,還是依照經濟學理念進行‘再造”的其他學科和領域,喬治·瑞澤爾所說的“麥當勞化”四大特性應用都非常廣泛。追求效率的意義自不待言,可量化則需要啟動最為精細的細化,可預測、可控制意味著需要實行標準化、均一化。
現代社會中的“科學管理”,本質上是以“麥當勞化”為內核的。由此形成的管理科學,可以有效控制管理成本,短平快地復制管理體系。這樣的管理,要求管理者和管理對象服從麥當勞化”,謝絕個性,排斥創(chuàng)新,拒絕變化。當然也因此出現了哲學家所稱的“異化”問題。
不光是商業(yè)管理領域,教育、公共管理等其他許多方面,早就出現了對“麥當勞化”的猛烈抨擊,一些學者甚至認為,“現代病”、“城市病”、“文明病”的內核就源于此。批評歸批評,讓人頗為沮喪的是,批評者往往難以拿出令人信服的解決方案。
美國組織管理領域前沿大師和思想家、哈佛大學博士、非營利組織柏卡納研究所(The Berkana Institute)聯合創(chuàng)始人瑪格麗特·惠特利所著的《領導力與新科學》一書,是從近幾十年來量子力學等新科學的深入發(fā)展,拓展深化了人對世間萬物的認識角度,揭示指出“科學管理”、“麥當勞化”不符合事物演進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科學定律。
《領導力與新科學》將牛頓開啟的近代科學作為某種意義上的批判對象?,敻覃愄亍せ萏乩赋觯谂nD式的組織中,界限無處不在,角色和責任都劃分得很清楚,這給人一種非??煽康母杏X。實際上,在傳統(tǒng)的管理秩序下,管理陳規(guī)要想發(fā)揮作用,常常也免不了個體、群體在流程中作出調整,適應環(huán)境需要靈活調整行為,都有“自組織”的經歷。有意思的是。管理科學、領導科學在強調其“科學性”一面的同時,也將無法回避藝術性的一面。
量子力學揭示的世界,不是人們誤認為的確定的、僵化的世界。人們不需要精準的描述和細分任務,而要學會如何推動進程。依照量子理論,在系統(tǒng)內的局部開展行動,能夠深入到系統(tǒng)的內部,參與到所有同步發(fā)生的復雜事物之中,因而需要更加關注相關性,而不是狹義、簡單意義上的因果性。這些都是互聯網時代的重要特性。
組織管理的體系之中,權力事實上以能量方式存在,如果高度集中,注定將導致決策面臨巨大的風險。相反,如果能夠讓權力在組織內流動,不限定在某一特定的功能或層次上。組織就將被改造為高效的參與式管理或自助式管理團隊,使權力能在組織中分享,產生積極向上的創(chuàng)造力。
傳統(tǒng)的組織管理追求平衡,希望實現既有結構基礎上的“基業(yè)長青”,這本身就是不切實際的奢望。長期乃至永久平衡,顯然并不現實,事實上,到了互聯網時代,企業(yè)的構建已經不以永久性結構為基礎,人們最大限度減少角色的種類,建立人員、思想、信息自由流動的空間,以適應不斷變化的需要。
(摘自《IT經理世界》2016年3月5日第4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