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靚
2011年版課標強調:“語文課程是實踐性課程,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yǎng)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被谶@樣的課程理念,我們在構建閱讀教學時,就必須加強學生的閱讀實踐。教學要基于學生“學的活動充分展開”來設計和實施閱讀教學。筆者組織工作室成員認真學習研究相關文獻、資料,并結合當地實際,開展了借助“感想文寫作”提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實踐研究。通過一年多的摸索、研討、反思、改進,初步形成了針對學生的“感想文寫作三環(huán)節(jié)”訓練模式,即“預學素讀,自主感悟,寫初發(fā)的感想文—小組合作,交流分享,寫補充的感想文—反思提升,自我表達,寫完善的感想文”。教師在翻看、批閱學生“感想文”的基礎上,設計教學流程、調整教學思路、反思教學得失,提升了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從而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下面,筆者就以語文S版六年級下冊《窮人》一課為例,談談具體的教學操作方法。
一、借助“初發(fā)的感想文”了解學情,設計以“學的活動”為流程主線的閱讀教學
教師先布置學生預學文本,要求學生不借助任何的參考資料自主閱讀,寫“初發(fā)的感想文”,并給學生提出四點要求:①寫出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和使你感受最深的地方。②試著分析作者是怎樣寫的。③想想作者為什么這樣寫。④寫出你有疑惑的地方。這一次的感想文,可以寫成一篇通順的文章,也可以列提綱或畫思維導圖。
學生在素讀、感悟的基礎上,寫出了自己的讀文體會。有的寫:“桑娜在擔心、害怕、矛盾的情緒中反復掙扎,最后毅然做出了選擇,寧可挨一頓打,也要救那兩個孩子。文中對她的心理活動描寫得很真實,這也是最打動我的地方?!庇械膶懀骸拔覐纳D鹊男睦砘顒又胁聹y,漁夫回來知道這一切后一定很生氣,甚至暴跳如雷??晌闹袇s只是寫道‘漁夫皺起眉,他的臉變得嚴肅、憂慮,和我想的不太一樣。”也有的寫:“讀文時,我發(fā)現這篇文章中有很多省略號,結合課后的提示,我又細細地讀了讀文章,發(fā)現它們的作用不太一樣,有的表示聲音的延續(xù),有的表示話還沒說完,有的表示心情的忐忑不安……我以后也要學著恰當使用省略號?!?/p>
……
教師通過翻閱學生“初發(fā)的感想文”,發(fā)現絕大多數學生體會到了桑娜和漁夫寧可自己受苦,也要幫助別人的美好品質,注意到這篇文章中作者對桑娜心理活動的細致刻畫,但沒能依據這篇文章的文體特征——小說,發(fā)現特定的環(huán)境描寫對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表現人物品質的重要作用。而這一知識點對日后學生閱讀、寫作能力的提升影響很大。
據此,教師設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組內交流分享,各自補充感受;
2.研讀文本中的環(huán)境描寫,把環(huán)境描寫和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語言、心理等描寫結合起來,說說你有什么新的發(fā)現;
3.定向續(xù)寫,通過練寫進一步明確環(huán)境描寫對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二、借助“補充的感想文”交流分享,構建以“小組合作”為主要方式的閱讀教學
課堂上,教師讓學生組成5~8人小組進行交流分享,(注:小組成員不固定,教師一般會依據“初發(fā)的感想文”來編定小組,以保證課文的重點、難點都能交流得充分、到位。)時間大約為15~20分鐘。在交流的過程中,每個學生都需要認真傾聽其他同學的發(fā)言,并對自己的感想文進行必要的補充。在小組交流中,所有成員都是平等的,每個學生既是發(fā)言者,又是傾聽者,都是主動的探索者,而不是消極的接受者。通過成員間的相互切磋琢磨,就能較好地理解文章內容,提高閱讀的技能技巧。
然后,教師會以6~8分鐘微課的形式,向學生講授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這個知識點可以是文體知識,可以是寫作技巧,也可以是閱讀策略,總之因文而異,因學情而異。對于《窮人》這篇文本而言,雖然本文的心理活動描寫,尤其是桑娜的內心獨白,以及省略號的恰當運用都可謂是本篇的亮點。但由于這個班的學生之前有著良好的習作基礎,教師已經對人物心理活動的描寫進行過多次訓練,所以不必將心理活動描寫再作為知識點進行傳授。教師依據學情,將小說中的環(huán)境描寫作為知識點來進行重點講授,使學生明確特定的環(huán)境描寫是小說的三要素之一。寫好環(huán)境,對于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塑造人物形象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接著,教師讓學生們再次細讀文本,畫出文章中描寫環(huán)境的語句,體會它們的作用,并做簡要批注,之后組織全班學生匯報交流。一個學生說:“從第1自然段的環(huán)境描寫中可以看出,漁夫一家的生活十分艱難,但家里很溫馨?!绷硪粋€學生補充道:“我還發(fā)現漁夫打魚的環(huán)境非常惡劣,隨時都會有生命危險?!边€有學生補充說:“從‘地掃得干干凈凈,爐子里的火還沒有熄,食具在擱板上閃閃發(fā)光可以看出桑娜十分勤勞,而且對生活充滿希望?!薄瓕W生的交流熱烈而充分,看得出他們?yōu)樽约旱男掳l(fā)現感到欣喜。
最后,教師出示了一段話,“第二天早上,桑娜睜開眼睛……”讓學生展開想象進行續(xù)寫,注意用環(huán)境描寫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突出人物形象。由于知識點講授清晰明確,交流討論扎實到位,學生寫起來也便得心應手,成效顯著。
三、借助“完善的感想文”提升素養(yǎng),追求以“自我表達”為價值導向的閱讀教學
課堂教學的結束絕不意味著閱讀教學的終了。學生學習一篇文本后,碎片的知識需要梳理,噴涌的思緒需要整理。這時,學生的學習已到達“憤悱”的狀態(tài),必須要為他們提供一個反思與表達的機會。所以,教師要求學生抓住自己在學習過程中感受最深的一點來完成一篇“完善的感想文”。這一點,可以是關于文章內容或思想的理解,可以是自己之前對文本誤讀的修正,可以是對預學中疑惑的解答,也可以是對文章獨特寫法的剖析……總之,要表達出自己學文后的獨特感受,而且要真實地、真誠地把這種感受有條理地、文通字順地表達出來,以讀促寫,以寫促思,讀、思、寫三者互促共進。為了寫好“完善的感想文”,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就必須努力去感悟、去發(fā)現、去尋求有創(chuàng)意的獨特見解。閱讀完了還要積極地反思、歸納。
這樣的閱讀教學使學生無論是在課前預學、課堂教學,還是在課后延學的過程中,都能始終保持著一股前行的動力、一份積極的心態(tài),促使他們主動地學習、積極地討論、認真地反思、大膽地發(fā)現。在潛移默化中,學生的思維獲得了發(fā)展,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也得到了相應的提升。這樣的閱讀教學使教師明了了學情,明確了目標,明曉了效果,也為今后的教學積累了寶貴的素材與依據。
(作者單位:山西大同市城區(qū)教育局教研室、山西大同市城區(qū)第十八小學校)
責任編輯 郝 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