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滬杭
摘要:氣排球作為排球的一種,是我國自主創(chuàng)造的一種融合娛樂、健身、競技等多種運動項目于一體的新興體育項目。緣于其特有的運動特征,現(xiàn)已成為深受群眾歡迎的體育項目。伴隨氣排球項目的普及和發(fā)展,為了增強全人民的身體健康質量,各所高等學校及中小學皆開設了氣排球體育課程,迄今為止,氣排球訓練中的傳球技術仍處于不斷的完善和發(fā)展過程中。本文從氣排球發(fā)展角度出發(fā),探討氣排球訓練中傳球技術創(chuàng)新與訓練方法。
關鍵詞:氣排球;傳球技術;創(chuàng)新;訓練方法;研究
氣排球作為我國的一種新興的體育項目,其在我國的發(fā)展中具有遠大前景。為了讓這一運動項目在群眾中更加普及,傳球技術是氣排球運動的一項關鍵技術,成為教學和訓練的研究重點。氣排球運動自身具備的輕、飄、運動軌道穩(wěn)定的特性,使得氣排球的傳球方法豐富多樣,同時也是全隊組織進攻技術的基礎。因此,掌握好氣排球的傳球技術,對在今后的氣排球運動中取得優(yōu)異成績具有重要意義。
一、氣排球的發(fā)展
排球一直以來都是我國球類競技中的驕傲,氣排球作為排球的衍生項目,于1984年發(fā)明于呼和浩特鐵路局集寧分局體協(xié),之后,氣排球就成為了我國老年人的一種運動。氣排球創(chuàng)立之初的目的,是為了豐富老年人的體育活動,氣排球運動簡單易操作,可以讓老年人在晚年享受氣排球運動帶來的樂趣。2003年,國家體育總局排球管理中心委托排球學者修訂氣排球規(guī)則,進一步指導和規(guī)范了氣排球運動。之后也有很多排球學者、排球專家對氣排球進行了一系列的整理,氣排球運動傳播迅速,把氣排球運動逐漸發(fā)展成了一種全國全明星的娛樂化活動,氣排球的深度與廣度也隨之變得更加寬泛。氣排球運動至開發(fā)以來就處于不斷發(fā)展的階段,從剛開始的老年已經(jīng)轉換成了一種全民化的運動,希望氣排球運動在將來也能取得更多人的喜愛。
二、氣排球傳球技術動作分析
(一)單手托球傳球
在傳球時兩腳要張開,與肩同齊,把球放在五指展開的手心,把手托于下顎附近,臂間的夾角大于90°。單手托球傳球需要兩手發(fā)力,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傳球瞬間用手腕發(fā)力。主要用于短距離快速傳球,被中老年人廣泛使用。
(二)抱球傳球
傳球人呈半蹲姿勢,或者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兩個手五指同時張開放置于胸前,兩手掌心相對,呈抱球姿態(tài)。擊球的瞬間靠右手手腕的力量來推球,左手護住球,當左右夾擊的時候,抱球傳球是一種最好的方法。抱球傳球適合中遠距離的傳球,但是傳出去之后穩(wěn)定性較差。
(三)正面低手傳球
雙腳間的距離與肩同寬,成半蹲姿態(tài)。雙手撐開屈于胸前,呈接球的狀態(tài),當球傳來的時候,雙臂用力,借助手腕和手指的彈力將球推出。這種傳球動作比較穩(wěn)定,有一定的隱蔽性,可以準確地落在你想要的落球點,易于掌握傳球的節(jié)奏。正面低手傳球,在氣排球運動中被普遍使用。
(四)正面低手側面?zhèn)髑?/p>
身體呈稍微蹲的姿態(tài),雙腳分開與肩同寬,雙手位于胸前十指張開,呈現(xiàn)接球姿態(tài),小臂于前臂屈于胸前。當有球傳來時雙臂同時伸出接球,利用手腕和手指的彈力將接到的球彈到左右兩側。這種傳球方式,主要用來躲避正面進攻,可以將球從左右兩側傳給隊友。
氣排球是一種極富娛樂性與挑戰(zhàn)性的活動,它的傳球技術主要是捧和托兩種,但是動作的表現(xiàn)形式有多種多樣,不同的動作也就不同的效果。更多的傳球方式和傳球技巧需要開進一步的開發(fā)。
三、氣排球傳球訓練方法
氣排球傳球是氣排球運動的一項重要技術,對于氣排球的傳球訓練也就成了氣排球運動的重中之重。氣排球傳球技術需要良好的身體協(xié)調性,與傳統(tǒng)排球傳球基本技術能夠相互兼容,共同發(fā)展,但又有所差異。氣排球的傳球創(chuàng)新技術有雙手抱球、正面低手、正面低手側面、單手托球、雙手托球等傳球技術。把握好傳球的訓練方法,積極進行鍛煉,對提高傳球技術有重要作用。
(一)氣排球傳球基礎訓練
1.原地自傳練習。左右手依次單手做抱球、拋球動作。不同的高度采取不同的傳球技術方式。按照球從高到低或者從低到高的次序,注意對球的位置和方向的控制。
2.二人搭檔聯(lián)系各種弧度的球。兩個人可以先后訓練往前進、中遠距離傳球,球可高可低。同時兩人可在限制線內(nèi)進行傳、抱傳練習。
3.多球練習。為了形成運動員技術動力定型,教練員連續(xù)向四個位置上拋球,運動員要保持高速連續(xù)移動到這四個位置上進行調整傳球練習,主要包括順網(wǎng)、斜網(wǎng)、背傳等。
4.網(wǎng)前反方向傳球。在對方可以不斷調整移動方向的前提下,對方一人順網(wǎng)任意方向慢速移動,自傳者需要反向邊傳邊跟著移動。
(二)氣排球接扣球反攻二傳訓練
1.接后排防起的球。對方在自拋自扣二傳網(wǎng)的情況下,后排的隊員接球后,二傳迅速移動到球下傳給第三人。
2.對方自拋自扣直線或斜線球后,后排的隊員接球后,二傳迅速移動到球下,將球調整傳到攻手位置。
(三)氣排球吊球訓練
1.一傳吊球。吊球區(qū)域一般在對方場區(qū)“兩角”或“一心”區(qū)域內(nèi),氣排球運動員要把握時機,瞄準對方的場區(qū),采用混線和不混線搭配的方法吊球。
2.接一傳吊球。接一傳的隊員在觀察發(fā)球人是否及時進入場區(qū)的同時,用上手傳球直線快速將球吊到對方區(qū)域內(nèi)隊員壓線位置,從而直接吊球得分。
3.采用抱球、傳球技術。運動員集中注意,由教練傳球,采用不同的方式從不同的角度傳球,運動員接球傳球。
(四)氣排球接發(fā)球進攻訓練
教練向不同方向不定點拋球,讓運動員接球后傳給二傳,以訓練二傳向攻手位置準確傳球的技能,使得二傳能夠從容應對不同方向進攻而來的球,提高二傳的傳球效率。
四、結語
氣排球傳球基本技術多種多樣,所以除了硬式排球傳球基本技術外,有很多的創(chuàng)新之處,這也使得氣排球運動更加親民。創(chuàng)新傳球技術如抱球、拋球、雙手低手雙傳、雙手低手側面?zhèn)髑?、單手傳球、雙手傳球等都是氣排球愛好者的常用技能,被用于普通的娛樂中,同時也在氣排球比賽中普遍采用。這些創(chuàng)新傳球技術的出現(xiàn),不僅有利于傳球運動員熟練掌握應用各種傳球技巧,冷靜應對比賽中各種各樣的傳球,而且對氣排球運動的發(fā)展和普及,有著極為深刻的影響。因此,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在氣排球運動的傳球技術創(chuàng)新方面,我們都應該給予更多的關注和支持,氣排球作為一項為大眾所喜愛的全民球類運動,在其蓬勃發(fā)展、不斷完善的關鍵時期,應該得到更多的推廣和更大的支持。
參考文獻:
[1]柴倩楠,高雅,郝瑩,高增.高校排球傳球技術教學策略研究[J/OL].體育世界(學術版),:1-2(2017-09-14).
[2]孫佳昕.氣排球運動項目特征研究[D].首都體育學院,2017.
[3]凌齊,余光堅.氣排球一傳創(chuàng)新技術研究——一傳技術分類命名及運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5,5(13):10-11.
[4]吳鋮.淺談氣排球傳球和墊球的整體教學法[A].《現(xiàn)代教育教學探索》組委會.2015年5月現(xiàn)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現(xiàn)代教育教學探索》組委會:,2015:2.
[5]林雪峰.氣排球創(chuàng)新傳球技術分析及訓練方法研究[J].忻州師范學院學報,2011,27(02):37-40.
(作者單位:浙江商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