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鑫+楊麗娜
摘 要:對繪畫精髓的“傳承與演變”是我研究生階段的主要學習方法,也是我室內景系列創(chuàng)作的語言之“源”。文章淺談我的室內景系列創(chuàng)作觀,結合博納爾和維亞爾的繪畫特征來具體說明我對他們繪畫精髓的傳承和演變。
關鍵詞:博納爾;維亞爾;光和色;主觀性;裝飾魅力
中圖分類號:J2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12-0036-01
博納爾和維亞爾是納比派的代表畫家,繪畫風格受后印象派的影響,吸收其對光和色以及平面裝飾語言的運用,但又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面貌,對后世產生深遠的影響。雖然納比派在整個西方美術史歷程中是一個很短暫的藝術團體,但卻有著不可磨滅的影響力。他廣泛吸收高更、塞尚及日本浮世繪繪畫的元素,以革新繪畫藝術為標榜,主張在理性和感性的領域,對事物進行“重新安排”,追求平面的裝飾效果,強調創(chuàng)作詩意的現(xiàn)實和象征意義的傳達,注重色調及單純與變形的法則。
一、室內景系列創(chuàng)作的思路來源
我的室內景系列創(chuàng)作是我研究生階段的學習情況的一個展現(xiàn),創(chuàng)作該系列作品是源于我對納比派的衷愛,借此來傳達我對納比派多年以來的情感。室內景系列創(chuàng)作的表現(xiàn)方式和處理手法都不同方面的借鑒了納比派畫家的藝術特點,但是從創(chuàng)作思路和表達的情感上又和納比派有著區(qū)別。納比派是產生于19世紀法國的藝術團體,在成立之初其創(chuàng)始人之一的莫里斯﹒德尼曾就該畫派創(chuàng)作的指導思想鄭重強調:“依據(jù)一種純美學和裝飾趣味的設想以及一些著色與構圖原則進行的客觀變形,使畫家本人的感受進入繪畫表現(xiàn)之中的主觀變形。” 他們推行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改革,取消了繪畫中的立體感,瓦解了焦點透視和明暗處理,恢復了被人遺忘的壁畫剪貼和石印技術中的簡明調子,追求構圖和色彩的抽象美。他們以其平面畫的構成,表現(xiàn)性的樣式,空間的主觀性處理等方式在藝術發(fā)展史上占據(jù)了一席之地。他所建立的繪畫理念對當代西方藝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其存在的十年里,他們一直致力于探索以高更為代表的綜合主義和象征主義藝術思潮??梢哉f,沒有納比派的探索,尤其是理論上的探索,西方藝術就不可能有20世紀初的勃發(fā)。納比派的畫家們在繪畫實踐方面通過主客觀的變形是色彩和造型,具有一定的抽象的象征意味,他們追求線條組合和圖案畫的裝飾趣味,影響了一些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畫家,甚至也影響到野獸派等一些著名的畫派,并波及二十世紀中葉著名的波普藝術等。
“小資”情懷是我這一系列創(chuàng)作的主要表達情感,這里的“小資”是訴說一種浪漫情懷和用畫筆揮灑一種幸福的生活狀態(tài)。作為一個繪畫者而言,無論是反映社會政治生活,還是表現(xiàn)個人的各種狀態(tài),是需要有非常個性化和個人心理化情趣的情感。只有在一種個人的情感,甚至是個人癖好的基礎上,一個充滿浪漫情懷的微觀宇宙才能建立起來。保持自身情感的飽滿狀態(tài)、對生命中經歷的人、事理解的獨特境界,才能產生個人特征的思維模式,即本能的敏感、心靈的自由,以致達到意識的本質呈現(xiàn)和得到個性特征的繪畫感性形式的呈現(xiàn)。
二、博納爾和維亞爾的藝術之花對筆者藝術的芬芳
博納爾和維亞爾是納比派最有代表性的兩位畫家,也是我最為喜愛的兩位畫家,他們的藝術魅力和對生活的美好贊頌對我產生深遠影響。
皮埃爾·博納爾(1867-1947年)法國著名畫家,是納比派代表成員,畫風具有東方趣味,被后人譽為“色彩的魔術師”。作品多取材生活中的室內景、靜物和裸體模特,畫風受到印象主義和新印象主義影響,但相比他們而言,博納爾在顏色的處理上又更加的絢麗,更加的主觀。畫家常運用類似點彩的碎小筆觸,不畫陰影但使整個畫面充滿光感和鮮亮的色彩感,光與色互相融合交織成一曲富有韻律的光和色的合奏。
愛德華·(讓) ·維亞爾(1868–1940年),是19世紀最著名的法國畫家和圖形藝術家之一。他作為室內景主義畫派領袖之一,也熱衷于表現(xiàn)生活的題材,運用印象派技法來描繪親戚朋友在室內、巴黎花園里和街道上的情景。維亞爾摒棄畫面視野的深度感與物象的體積感,人與物融合在由單純平涂的色彩所造成的形與面的鋪排中,具有獨特的裝飾魅力。
三、我的室內景系列創(chuàng)作的借鑒與探索
我的室內景系列創(chuàng)作是我學習情況的展現(xiàn),以“小資”情節(jié)為創(chuàng)作情感,以表達現(xiàn)代都市年輕人的生活狀態(tài)為主線,畫面處理方法上借鑒納比派代表畫家博納爾和維亞爾的藝術手法。整組室內景作品中,主要借鑒其三個藝術特征。一是平面化特征,他們吸收了東方日本浮世繪藝術,以更加寫意性和裝飾性的線條與紋樣來勾勒畫面,對畫面采取了平面性的處理;二是裝飾化,他們的繪畫裝飾性主要表現(xiàn)在將客觀事物進行主觀化的變形;三是主觀化的色彩,他們沿襲了印象派繪畫技法,采用細碎的筆觸來體現(xiàn)光感以及更為主觀的色彩。
在室內景系列創(chuàng)作中,我致力于色彩的情感表達,作品漸從客觀顏色向主觀顏色轉變,追求用更亮、更純、更主觀的顏色來表達作品。同時嘗試運用一些生動而跳躍的筆觸,雖然吸收納比大師們的點彩筆觸,但更追求筆觸的靈活、生動性,達到點線面互相呼應的畫面效果。此外,作品中還追求油畫材料自身的美感,一些畫面部位注重油畫機理的表現(xiàn),力求達到色彩和材料的完美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