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明
摘 要:瓷器文化是中國極具代表性的文化,是我國勞動人民獨創(chuàng)的發(fā)明之一,中國瓷器在世界范圍內(nèi)都有著深遠的影響。釉下彩瓷是我國一種傳統(tǒng)的陶瓷裝飾藝術,尤其是醴陵出產(chǎn)的釉下五彩瓷,極具藝術表現(xiàn)力及美學表現(xiàn)力,色彩豐富,具有深邃的內(nèi)涵和豐富的意境,在世界上享有很高聲譽。本文對醴陵釉下五彩瓷的發(fā)展以及特征進就行了簡要分析。
關鍵詞:醴陵;釉下五彩瓷;藝術特色
中圖分類號:G712;J7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12-0026-01
釉下五彩是我國著名的釉下彩①瓷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具有許多釉上彩②瓷不具備的優(yōu)點,是我國具有代表性的陶瓷之一,其制作工藝對我國彩陶技術的發(fā)展起到了重要的推進作用。醴陵,是位于湖南東部的一座城市,盛產(chǎn)陶瓷、花炮,是世界釉下五彩瓷的原產(chǎn)地。醴陵釉下五彩瓷猶如驚鴻一瞥,在短短的百年間,已在中國陶瓷史上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醴陵的釉下五彩瓷呈現(xiàn)了極其強大的美學氣場,并且在制作工藝上突破了傳統(tǒng)意義上的釉下單彩制陶技巧,發(fā)展出具有獨特風格的藝術形式和具有中國傳統(tǒng)繪畫的藝術風格。
一、醴陵釉下五彩瓷發(fā)展歷程
1.誕生。說到釉下五彩瓷,要追溯到湖南長沙銅官窯。早在公元8世紀的中唐時期,長沙銅官窯就首創(chuàng)了高溫釉下彩繪的新技術。但簡單的色調(diào),與人們想要表達萬紫千紅的大千世界,還相差甚遠。醴陵釉下五彩瓷誕生于清末光緒年間,當時的湖南官立瓷業(yè)學堂在制陶過程中發(fā)明了五種耐高溫的釉下顏料,分別為深綠、海碧、茶色、瑪瑙和艷黑。同一時期,光緒還下令官員重點培養(yǎng)制作官員,不斷更新技術,最終燒制出舉世聞名的醴陵釉下五彩瓷。
2.發(fā)展。20世紀30年代末,戰(zhàn)亂爆發(fā),醴陵釉下五彩瓷在這一時期開始走向下坡并逐漸沒落。新中國成立后,開始恢復和振興醴陵釉下五彩瓷。當今醴陵釉下五彩瓷已成為我國最具代表性的陶瓷種類。
二、醴陵釉下五彩瓷之美
1.制瓷藝術。醴陵釉下五彩瓷在顏料的選擇和使用上,不再像釉上顏料那樣需要用含鉛的熔劑來幫助著色,并通過低溫燒制,保證顏料與釉劑的徹底融合。最后涂上薄層的透明釉保持了顏色的鮮艷和明亮。
2.裝飾藝術。醴陵釉下五彩瓷裝飾藝術借鑒中國繪畫的表現(xiàn)形式,在器形上反映中國繪畫的特點,涉及的題材范圍十分寬泛,紋樣中既有花卉草蟲、水藻魚蝦、飛禽走獸,又有山石叢林、古今人物、戲曲故事,其中最為多見的是以花鳥為題材的裝飾。在圖形的結構處理上,常常是將數(shù)種花卉草木進行結合,并且主次分明,富有韻律感和節(jié)奏感。當然,其裝飾并非是對自然的直接的模仿,而是與人類情感保持著密切關聯(lián)。畫師們常用夸張、變形、象征、比興等藝術手法,來表達人們對于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比如說,一些陳設藝術瓷瓶上裝飾的四時花果紋飾,則寓意著“春光常在”的美好意愿,洋溢著濃郁的民間氣息與生活情趣。
在表現(xiàn)形式上,以線造型的表達,更加接近中國繪畫的表現(xiàn)手法。線條的出色運用,也是釉下五彩瓷的紋飾美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胚體上勾線再進行分水填色的醴陵釉下五彩瓷,都是需要使用毛筆才能完成。陶瓷畫師們在坯體上勾線需要極其高超的技藝和豐富的經(jīng)驗,多以“釘頭鼠尾”、“鐵線描法”、“顫筆描法”、“高古游絲描”來表現(xiàn)?!搬旑^鼠尾”,線條健秀,剛柔精細,可有力地表現(xiàn)紋樣的生動特征,尤其是在勾勒花卉的葉脈時?!案吖庞谓z描”,簡潔、冼練、輕松自如,可表現(xiàn)人物與鳥獸?!拌F線描”是是毛筆在坯胎上劃動時始終保持中鋒用筆,筆尖在筆劃的中間,所畫出來的線條,有著圓厚的立體感,剛健有力又富有彈性。在釉下五彩瓷山水畫中,將傳統(tǒng)繪畫中的勾、皴、擦、點、染等手法運用于勾勒山石、樹木、房屋等輪廓。線條也講究輕重、粗細、虛實、干濕、濃淡之變化。從這些方面來看,醴陵的釉下五彩瓷裝飾藝術與中國繪畫藝術有著密切的關聯(lián)。
3.色彩藝術。醴陵釉下五彩瓷在色彩的把握上恰到好處,做到了即可繽紛絢爛又可恬靜溫和。通過豐富的層次感,讓人清晰地感受到瓷器中蘊含的神韻,在高貴典雅中給人美的享受。
三、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從醴陵釉下五彩瓷的發(fā)展歷程及制作特色入手,對其藝術特點進行了簡要分析。它以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細膩的工藝,富于美感的造型藝術,為我國陶瓷藝術增添活力,體現(xiàn)了我國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勤勞。
注釋:
①釉下彩是陶瓷器的一種主要裝飾手段,是用色料在已成型晾干的素坯(即半成品)上繪制各種紋飾,然后罩以白色透明釉或者其他淺色面釉,一次燒成。燒成后的圖案被一層透明的釉膜覆蓋在下邊,表面光亮柔和、平滑不凸出,顯得晶瑩透亮。
②釉上加彩是陶瓷的主要裝飾技法之一,它是用各種彩料在已經(jīng)燒成的瓷器釉面上繪制各種紋飾,然后二次入窯,低溫固化彩料而成,通常包括彩繪瓷、彩飾瓷、青花加彩瓷、五彩瓷、粉彩瓷、色地描金瓷及琺瑯彩等。
參考文獻:
[1]劉明杉.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前世今生[J].藝術市場,2009(08).
[2]張宗登,張紅霞.醴陵釉下五彩瓷的裝飾藝術特征探析[J].中國陶史,2007(10).
[3]周益軍.醴陵釉下五彩瓷裝飾的藝術特征[J].上海工藝美術,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