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東
摘 要:盡管公平和正義是刑事司法的生命和靈魂,但古今中外刑事錯案的發(fā)生卻無法杜絕。我國近年來披露了多起刑事錯案,令人扼腕嘆息,無比揪心。眾所周知,辯護律師在刑事訴訟中有著不可磨滅的地位,于案件的審理和當事人權利的保障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在我國實行有效辯護制度理念,推動律師辯護制度改革具有很大的可行性。本文主要針對刑事訴訟中的有效辯護進行以下探討。
關鍵詞:刑事訴訟 律師 辯護
1.導言
近年來,隨著刑事辯護制度的不斷發(fā)展與改革,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關注刑事有效辯護問題。我國如今并不僅僅局限于使被告人獲得律師的援助,而其更加側重于律師應當為辯護活動盡職盡責,使被告人獲得有效的、實質的、高質量的法律幫助。面對我國刑事錯案集中爆發(fā)的情況,盡可能的減少刑事錯案的發(fā)生是當務之急,錯案發(fā)生的原因多種多樣,只有找到錯案的源頭,才能從根本上預防錯案的發(fā)生。
2.我國刑事訴訟中辯護律師的作用及其地位
2.1依靠法律手段法維護犯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辯護律師在刑事訴訟中最重要的職能之一就是為被告人進行辯護,辯護權在所有訴訟權利中居于核心位置,辯護權的充分行使可以保障程序正義和實體正義得以實現(xiàn)。獲得辯護的權利對于確保刑事訴訟被追訴人獲得公正審判非常關鍵,也有利于實現(xiàn)刑事司法正義,但在中國許多被告人得不到充分的辯護。
2.2有利于公、檢、法機關正確辦案
在刑事訴訟中,辯護律師能夠幫助公、檢、法機關全面查明案情,正確使用證據(jù),合理精準的適用法律,對于公正的判決案件起到積極的作用。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并不能熟練地行使自己在刑事訴訟中的權利,而律師卻能為委托人提供訴訟權利保護,防止他們受到不公正的對待。這也有利于整個案件的發(fā)展。
3.刑事錯案的成因
3.1刑訊逼供
刑訊逼供的審訊方式歷史久遠,封建社會第一個統(tǒng)一王朝秦朝在睡虎地秦墓竹簡中有明確記載:能根據(jù)供詞追問,不用拷掠而得到實情的是上策;用拷掠的方法得到案情的是下策。由此可見,秦律雖然提倡最好不用刑訊逼供的辦法審案,但也承認了刑訊逼供的合法性,接下來的歷代封建王朝延續(xù)并發(fā)展了刑訊逼供的審訊方式。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下的人民政府旗幟鮮明地反對刑訊逼供,經(jīng)過幾代法律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在遏制刑訊逼供方面進行了許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豐富的理論成果,目前刑訊逼供已經(jīng)構成犯罪,寫進新刑法。雖然我國近十幾年來人權保障處處彰顯,但仍然不能徹底擺脫幾千年封建法制思想的束縛,加上刑訊逼供取證困難,使法律規(guī)定流于形式。
3.2控辯雙方權利不對等
在刑事訴訟中,控方作為代表國家追訴犯罪者的一方,它是刑事訴訟的啟動者,并且對刑事訴訟的產(chǎn)生、發(fā)展甚至終結起著很大的決定作用。同時,國家賦予它一系列的權力,集中體現(xiàn)在偵查取證方面。而辯方作為與訴訟結果有著直接利害關系的一方,雖然是刑事訴訟主要主體,但國家在不同程度上只是賦予它防御權,這種防御權在范圍與權限上是不能與控方的追訴權相提并論的。重打擊、輕保護是我國刑法自古至今的一貫思想,在司法實踐中一味強調(diào)刑事訴訟懲罰犯罪的功能,忽視保障人權的功能,導致蔑視法律、違反程序的事件時有發(fā)生,造成較高錯案率,最終既沒有達到懲罰犯罪的目的,也沒有實現(xiàn)保障人權的目的,還帶來了很壞的社會影響。雖然2012年刑法修正案強調(diào)了保護人權的重要性,但在公安、檢察院、法院、司法工作人員的思想意識中,還很難立刻轉變。而他們掌握著犯罪嫌疑人生死攸關的絕對權力,在寧可錯判也不能讓有嫌疑的人回歸社會的思想的指引下辦案,必然導致刑事冤假錯案的發(fā)生。
4.刑事訴訟中的有效辯護
4.1有效辯護制度
以律師行業(yè)的職業(yè)標準來對有效辯護理念進行解釋,有效辯護指的是律師向被告人提供有效的的法律援助,就是有效辯護,如果律師對被告人沒有提供有力的法律幫助,那這種法律幫助就沒有實際意義,不能有效幫被告人解決法律問題,是一種流于形式的法律援助,是一種無效的辯護。有效辯護原則應當包括以下幾個內(nèi)容:①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整個刑事訴訟過程中應當享有充分的辯護權;②允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聘請合格的能夠有效履行辯護職責的辯護人為其辯護,這種辯護應當同樣覆蓋從偵查到審判甚至執(zhí)行的整個刑事訴訟過程;③國家應當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執(zhí)行辯護權的充分行使,并通過設立法律援助制度確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能夠獲得符合最低標準并具有實質意義的律師幫助。
4.2建立獨立于司法體制外的錯案調(diào)查機構
英國的法治文明走在世界前列,但在更早一些時候,英國也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刑事錯案集體爆發(fā)的情況,這有力的推動了法治走向文明的進程。在刑事錯案再審的啟動主體中,英國成立了專門的刑事案件審查委員會,完全獨立于司法體制之外,不受行政系統(tǒng)的上下級領導。刑事案件審查委員會對疑似刑事錯案進行廣泛的調(diào)查分析,經(jīng)過對案件的復查,認為復合再審條件的案件,可以直接提交法院再審。我國在重新構建再審啟動主體時可以借鑒英國的成功經(jīng)驗,成立獨立于司法體制外的刑事錯案調(diào)查機構,獨立于司法系統(tǒng)并且不隸屬于任何行政機構,這樣的調(diào)查機構更具有中立性,收集證據(jù)更具有客觀性,對控辯雙方不偏不倚,對疑似錯案的調(diào)查結果更接近于案件事實。錯案調(diào)查機構的調(diào)查結果為刑事錯案的,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再審,不需要法院再次復查,既提高了訴訟效率又節(jié)約了司法資源,更重要的是為再審糾錯啟動難肅清了障礙。
4.3司法機關轉變司法觀念,維護律師的權利
觀念如果落后于制度,勢必會造成“行動中的法律”與“紙面上的法律”之間出現(xiàn)“縫隙”。對于制度來說,想要得到正確發(fā)展,更新時司法觀念是前提和基礎,所以,要完善我國辯護律師的相應權利,首要的是構建正確的司法觀念。在我國的刑事訴訟過程中,與國家司法權利相比,辯護律師明顯處于比較弱的地位,加上司法機關將律師作為自己的“天生的對手”,使得控辯審三方地位嚴重不平衡。對此,司法機關的工作人員應該改變落后的法律意識,重視辯護律師的職責和權利。
4.4律師法應當對律師辯護行為進行適當?shù)膲艛?/p>
律師的作用在于維護權利、限制權力,律師通過辯護行為保障被指控人的合法人身權利和財產(chǎn)權利,同時抑制國家司法權力的肆意膨脹,對刑事訴訟階段中國家公權力對侵犯公民權利的行為進行監(jiān)督與維護。我國刑事訴訟法在規(guī)定委托辯護的同時也允許被指控人自行辯護,但是基于我國的司法實踐中,被指控人往往是那種法律意識不高、文化程度較低的人,在他們受到司法機關的指控時和人身自由被限制的強大壓力下,自行辯護一般難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律師辯護制度就凸顯出了其無法比擬的優(yōu)越性。在專業(yè)方面,律師都是專業(yè)素質較高、通過國家司法考試的職業(yè)法律人,在他們長期的辦案過程中形成了一套高效的辯護技巧,能夠幫助被指控人在最大程度上維護其合法權益。
結束語
綜上所述,律師獨立、充分地行使辯護權利是一個國家司法文明的象征,一個國家對律師的尊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該國家法治的建設情況。而有效辯護這一理念所表達的保證委托人得到高質量法律幫助的原則,也是我國刑事司法改革的主要目標之一,值得深入探討。
參考文獻
[1]齊鑫卉,賀娜.試論刑事訴訟中的有效辯護[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7,(01):55-57.
[2]竇雪玲.淺析刑事訴訟中辯護律師的權利與保障[J].法制博覽,2017,(02):199+198.
[3]張輝.淺談刑事錯案的成因及防治[J].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7,(01):35-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