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會新
摘要:新世紀已經(jīng)到來,這是一個科學技術發(fā)展和競爭的時代,要立足于這個競爭的時代,就要有良好的素質,所以素質教育迫在眉睫。素質教育從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素質出發(fā),要求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使他們學得愉快學得扎實,促進他們稟賦和潛能的顯露和發(fā)展。這個擔子自然就落在教師的肩上,而小學是學生打基礎的階段,所以小學教師的責任更為重大。特別是低年級教師要從學生一入學就要對學生各方面素質進行培養(yǎng),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基礎。
關鍵詞:語文;培養(yǎng)
在小學一、二年級的語文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說話訓練是發(fā)展口頭語言,培養(yǎng)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是書面語言表達的基礎,它貫穿于小學語文教學階段的全過程,而低年級學生說話能力的培養(yǎng)是尤其重要的。
一、運用多媒體課件培養(yǎng)學生的說話能力
利用多媒體在拼音教學中進行說話訓練,把幾個音節(jié)聯(lián)系起來。創(chuàng)設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引導學生進行充分的想象,激發(fā)學生說話的興趣。為學生提供豐富直觀的說話材料,同時培養(yǎng)學生觀察的方法,并進行表達。多媒體具有生動直觀,形聲兼?zhèn)涞奶攸c,指導學生通過想象功能,進行創(chuàng)造性說話,創(chuàng)設意境,依照例句說話。這樣通過多媒體綜合運用,綜合發(fā)揮學生的多種感官功能,能夠有效提高學生說話的能力。
1、利用多媒體,在拼音教學中進行說話訓練。從心理學特點來看,六、七歲的兒童正是發(fā)展語言的最佳時期。這一時期,他們記憶力強,語言思維發(fā)展迅速。因此,我認為在學生剛入學時就應該開始對他們進行說話能力的培養(yǎng)——在拼音教學中進行說話,由于低年級學生講的話往往是隨興而發(fā),而且講的不完整,不規(guī)范。對此,我們就可以利用多媒體形聲兼?zhèn)涞奶攸c,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景,提高學生說話的興趣,讓他們說話。如:利用音節(jié)的四聲說話。音節(jié)是語言最基本的單位。教師在教音節(jié)時,就可以加強音節(jié)與語言的聯(lián)系,也就是字,詞,句的聯(lián)系,來訓練低年級學生的說話能力。其實,剛入學的學生,他們對讀記音節(jié)毫無興趣,沒有情景影響,久而久之,很容易產(chǎn)生厭學情緒。因此,生動形象,形聲具備的多媒體教具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屏幕上先出現(xiàn)“da”,告訴學生“da”由聲母“d”、韻母“a”和聲調第一聲“一”組成,然后出現(xiàn)一個小朋友在搭積木的動畫,問學生:“你們看看圖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學生一看就便知道在搭積木。這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看動畫說一句話。“誰在干什么?”“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學生自然會說出“丁丁在搭積木?!薄岸《≡趯W校里搭積木。等完整的句子。然后用同樣的方法教“da”“回答”,同時出現(xiàn)“小朋友回答問題的動畫”。教“da”時出現(xiàn)“爸爸在打氣”的動畫。這樣既喚起了學生學習音節(jié)的興趣,使他們很快掌握了“da”的四聲的不同聲調。
2、利用多媒體,優(yōu)化說話課教學。說話課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主要內(nèi)容之一,是培養(yǎng)小學生說話能力的主要課程與途徑。因此,提高小學低年級說話課的教學質量顯得極為重要,而利用多媒體可以很好的達到說話課的優(yōu)化作用。
在小學低年級說話課中,教師要善于運用多媒體為學生創(chuàng)設恰當?shù)恼Z言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親身感受,從而激發(fā)學生的說話興趣。興趣是推動學生自覺學習的直接動力。特別是對于自控能力差、注意力時間短的小學生來說,激發(fā)興趣的作用就顯得格外重要。多媒體技術具有視聽結合、聲情并茂、生動活潑、形象直觀等特點,能夠創(chuàng)設良好的氛圍,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為學生提供一個有話想說、有話要說、有話可說的語言環(huán)境。如教說話課《小兔還桃》,它要求學生看圖說說小兔見到誰說了什么?他們是怎么回答的?在一般情況下,教師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有話可說,總是先看圖,說說圖意再把幾幅圖連起來說,這雖然能調動學生的觀察興趣,但圖畫的靜態(tài)給學生進一步觀察和想象造成很大的困難,現(xiàn)在有了多媒體的參與,可以改為播放從動畫片中截取下來的 CAI課件,在配上一段輕音樂,這樣悅耳的音樂和美麗的動畫鏡頭,學生自然會很感興趣,所以就會爭先恐后地發(fā)言。
二、注重語言積累
想說、敢說并不代表會說,要想學生說得正確,說得具體,還得注意豐富學生的詞匯量,注意平時的積累。此時,老師就像一座大橋,為學生們連接被割斷山峰的山巒,讓他們走向收獲知識的巔峰。
1、教師示范,讓學生從模仿開始,如形容學生積極舉手發(fā)言,就用“爭先恐后”;形容班中發(fā)生了許多事,就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教室外面吹起了微微的春風,我引導學生觀察,并說:“你們看,春姑娘來了,她給大地披上了一件綠衣裳,小草從地下探出頭來,正睜著眼睛好奇地看著外面的世界?長期的潛移默化,學生們把老師的變?yōu)樽约旱?,積累了不少好詞好句。
2、拓寬課外知識,擴大學生的詞匯量。每天給學生們講一個故事,循序漸進,從學生們最感興趣的神話、童話故事到小主人報上的小作文。從由老師講到學生們自己動手找、開故事會,從中學生們可以獲得很多知識,逐步學會如何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思。還要引導學生課內(nèi)與課外積累相結合,如:在日常生活中積累。學習的途徑是多種多樣的。在生活中,我們經(jīng)??梢月牭揭恍┛陬^的語言,如諺語、對聯(lián)、歇后語,還有簡短絕妙的廣告詞、精煉的標語、告示等,這些都是很好的學習內(nèi)容。我就要求學生進行摘抄春聯(lián)的活動,比比誰摘抄得多,理解得好;看電視時,我讓學生注意觀看廣告,來開一個廣告展示活動——這些活動,使學生掌握了不少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積累詞匯、語句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持之以恒,需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所以鼓勵學生要做到日積月累,要善于觀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這樣,才能積少成多,聚沙成塔,使自己的頭腦變成知識的寶庫。
總之,說話訓練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我們必須根據(jù)學生認識事物的規(guī)律及他們的年齡特點,在平時的說話訓練中,循循善誘,恰當指導,采取相應的、靈活多樣的方法,在教學實踐中加強訓練,逐步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為以后的看圖說話和作文打下基礎,有利于提高學生多方面的素質。
參考文獻
[1] 陳乃忠,唐桂花.“兩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研究與實踐[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11).
[2] 李培蓮.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目標確定的重要性與科學性[J].教育教學論壇,2014(47)
[3] 羅光輝,陳兵安,李奇志.小學語文“坐標式”主題閱讀教學研究與實踐[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