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華林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7)04-000-02
摘要隨著傳統(tǒng)教育模式改革進程的不斷加快和全民體育健身熱潮的迅速普及,很多學校對于民族體育項目的教學更加重視。拋繡球作為民族體育中的項目之一,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和勞動人民智慧的體現(xiàn),至今依然深受廣大群眾的歡迎和喜愛。本文將基于拋繡球的歷史發(fā)展闡述拋繡球在中職學校體育課程中的影響,針對傳統(tǒng)教學方法存在的弊端,將“合作式”教學方法應用于中職學校民族體育項目拋繡球的教學中。
關鍵詞“合作式”學習中職學校民族體育拋繡球
社會的發(fā)展基于每個人的發(fā)展,根植于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在人與人之間共同的“關系網(wǎng)”中尋求機遇。在當前市場環(huán)境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每個人的成長和發(fā)展都離不開其他人的合作,只有懂得與人合作、學會與人合作才能立足于這個社會,從而實現(xiàn)人與社會的共同發(fā)展。體育項目作為眾多人參與的社會集體活動,更需要參與者之間的合作[1]。在中職學校體育課程中,民族體育項目占有非常重要的部分,拋繡球便是其中之一。因此,在中職學校民族體育項目集體項目——拋繡球的教學過程中,有必要改變過去傳統(tǒng)的“灌輸式”學習模式,采取“合作式”學習模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主動性,在提高拋繡球教學效果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團體精神。
一、拋繡球的歷史發(fā)展和“合作式”學習的重要性
拋繡球是眾所周知的傳統(tǒng)民族體育項目,從起源到今天已有2000多年的發(fā)展歷史,至今依然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歡迎和喜愛。繡球的主要材料是繡花布囊,在休閑娛樂進行相互拋接,成為青年男女表達愛情的方式,在拋繡球發(fā)源地廣西每逢重要節(jié)日都會舉行活動[2]?,F(xiàn)在,拋繡球的形式依然被保存了下來,成為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傳承。
教育作為“承前啟后”的最主要途徑,有責任有義務讓以拋繡球為代表的民族體育項目代代相傳、發(fā)揚光大,不僅豐富了體育教學內(nèi)容,還加深了學生對于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認識。拋繡球是一項具有運動價值的全身性活動,在社會上也有著較深的大眾基礎,以繡球的美麗和拋繡球的樂趣能夠很大程度吸引學生的興趣。中職學校學生正處于發(fā)育和成長的“黃金時期”,對于身體的發(fā)育和體格的健全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拋繡球能夠鍛煉學生的體力和品質(zhì),提高學生的敏捷性和反應能力,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合作協(xié)調(diào)的良好情操。
二、“合作式”學習在拋繡球教學中的應用原則
(一)合作交流原則
體育教師在教學拋繡球的過程中,要注意帶動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活躍課堂氛圍。如果一味地將拋繡球動作分析和講解灌輸給學生,會讓“生機勃勃”的體育課堂變得枯燥乏味,無法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不利于拋繡球教學的教學開展和目標實現(xiàn)。
(二)學生主體性原則
一直以來,中職學校課堂教學都是以教師作為教學的主體,完全掌控著教學的內(nèi)容,但這種過分的“不平等”關系嚴重削弱了學生的參與熱情。體育教師要以學生作為教學主體,和學生之間建立相互平等的教學關系,讓學生在彼此合作中感受拋繡球項目的快樂。
(三)評價反饋原則
中職學校體育教學是不斷調(diào)整、不斷發(fā)展的過程,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把握著教學節(jié)奏。由于學生的個人情況不同對于體育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有快有慢,教師在控制教學節(jié)奏的過程中要注意聽取學生的評價和反饋意見,找出在合作式學習當中存在的問題,并積極進行改進。
(四)創(chuàng)新性原則
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具有多樣性,沒有一勞永逸的教學標準。中職學校體育教師對于“合作式”教學方法的設計和執(zhí)行要秉承創(chuàng)新性原則,在拋繡球項目的教學過程中要突破傳統(tǒng)教學形式的束縛,將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生和老師之間的“合作”進行結合,加入新鮮元素和現(xiàn)代科技,更好地滿足學生的知識掌握[3]。
三、促進“合作式”學習在中職學校民族體育拋繡球項目的應用措施
(一)科學設置“合作式”學習小組
在中職學校體育課堂教學中,盡管有關于合作學習的思路和形式,但這種合作學習和“合作式”學習有著本質(zhì)的差別。傳統(tǒng)合作學習將優(yōu)生和差生嚴格地割裂開來,合作也只存在于優(yōu)生小組之間合作和差生小組之間的合作,不同的合作小組方法導致教學形式和教學形態(tài)兩極分化現(xiàn)象嚴重[4]。因此,對于中職學校民族體育項目拋繡球的教學,要區(qū)別于過去的合作學習,科學設置“合作式”學習小組,不能挑選部分拋繡球?qū)W習好的學生進行“開小灶”訓練,而將其他拋繡球?qū)W習不好的學生進行開放管理。體育教師在“合作式”學習分組的過程中,要注意將拋繡球練習好的和練習不好的學生進行混合,保持每個小組的競爭力基本一致,讓拋繡球練習能力強的學生帶動練習能力弱的學生,提高學生對于拋繡球?qū)W習的積極性。
(二)促進“合作式”學習多向互動
中職體育教師在施行“合作式”教學的過程中,要依據(jù)分組學生的練習能力制定有針對性的練習方案,將教學內(nèi)容做到適應分組學生的要求。拋繡球的得分方式是拋出的繡球從投圈里穿過,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可以對分組學生進行準確性難度設置。比如說,將拋繡球的得分難度系數(shù)設為1~10分,以拋繡球的位置距離投圈的長度作為評判標準,以分組的形式進行考核,以30%的比例對每個組學生進行挑選,按照總得分對每個組進行考核。體育教師這樣將目標任務落實到小組之中,一方面讓每個小組都能感受到考核評價帶來的壓力,繼而促進小組內(nèi)部成員的合作交流,優(yōu)生幫助差生,從“內(nèi)部”帶動每個小組的不斷進步;另一方面小組與小組之間能夠形成競爭場面,在良性競爭中形成小組之間的合作交流,從“外部”推動小組以及小組學生的個體發(fā)展[5]。
(三)構建“合作式”學習場景模式
中職體育教師在民族體育教學的過程中要加強和學生之間的情感溝通,啟發(fā)學生的智慧、豐富學生的感情,在體育教學中平等“對話”,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拋繡球教學工作。構建“合作式”學習場景模式是實踐教學的典型,通過將拋繡球項目“真實”應用于教學當中,無疑能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拋繡球這項民族體育項目的魅力[6]。比如說,體育教師可以依據(jù)常見電視劇情景模擬拋繡球,將所有男學生一起、女學生一起,兩邊拉開適當?shù)木嚯x,在操場中央樹立一根長桿,長桿頂上用鐵絲或者塑料帶子圍城直徑為一米左右的圓圈,男學生將繡球穿過圓圈落到對面某位女學生中則為選中“情侶”,為大家表演節(jié)目和加上體育日常表現(xiàn)分數(shù)。通過“合作式”學習場景模式的方法不僅能夠有效活躍體育課堂氛圍,同時還能夠加強男生和女生之間的健康交流,讓學生在這種“合作式”學習場景模式下體驗拋繡球這項運動的樂趣,進一步促進民族體育文化的推廣。
四、結語
綜上所述,拋繡球作為民族體育項目的代表對于發(fā)展民族傳統(tǒng)文化和弘揚民族體育精神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不僅作為大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形式,還成為學校體育教育的課堂教學內(nèi)容。然而,當前拋繡球在中職民族體育項目的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著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的問題,影響了拋繡球的實際教學效率。因此,有必要轉(zhuǎn)變教學觀念,采用“合作式”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主動參與性,從而更好地提高拋繡球項目的課堂教學質(zhì)量和推動拋繡球運動的普及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韋國富.中職學校體育課堂教學引進民族傳統(tǒng)體育項目的分析[J].品牌.2014(12):288.
[2]傅圓圓,羅冬嬌,汪麗琪,等.合作式整體護理查房學習模式在兒科護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5(20):2498-2499.
[3]伍娟.中職體育課中拋繡球項目的技術分析與教學方法[J].中華少年.2016(16):185.
[4]梁曉梅.合作學習在初中美術探究式活動中的應用研究——以金華市十八中學微電影教學為例[J].藝術科技.2013(10):340.
[5]高敏,常紅娟,朱明明,等.小組合作式學習在基礎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新鄉(xiāng)醫(yī)學院學報.2013(2):155-157.
[6]蘭琳琳,侯潔,白耀峰.淺談小組合作式教學法在高職藥物分析課程中的應用[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5(12):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