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利明,祝啟亮,林陽妹
(廣東省東莞麻涌醫(yī)院中醫(yī)骨傷科,廣東 東莞 523100)
骨肽注射液聯(lián)合致康膠囊治療骨質(zhì)疏松癥腰腿痛臨床觀察
黃利明,祝啟亮,林陽妹
(廣東省東莞麻涌醫(yī)院中醫(yī)骨傷科,廣東 東莞 523100)
目的:觀察骨肽注射液聯(lián)合致康膠囊治療骨質(zhì)疏松癥腰腿痛的效果。方法:60例隨機均分為兩組各30例。觀察組用骨肽注射液靜脈注射聯(lián)合致康膠囊治療;對照組僅用骨肽注射液治療。結果:兩組治療后均SF-36評分升高、模糊視覺疼痛評分下降,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評分指標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骨肽注射液聯(lián)合致康膠囊治療骨質(zhì)疏松癥腰腿痛效果較好。
骨質(zhì)疏松證腰腿痛;骨肽注射液;致康膠囊
我們用骨肽注射液靜脈注射聯(lián)合致康膠囊治療骨質(zhì)疏松癥腰腿痛效果較好,總結如下。
共60例,均為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患者,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兩組各30例。觀察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齡55~71歲、平均(61.5±4.1)歲,病程2~12年、平均(6.3±2.1)年。對照組男10例、女20例,年齡53~72歲、平均(60.9±4.4)歲,病程2~12年、平均(6.5±2.7)年。兩組性別、年齡、病程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參考世界衛(wèi)生組織制定的《原發(fā)性骨質(zhì)疏松癥診治指南》中相關標準確診為骨質(zhì)疏松癥,且表現(xiàn)為難以忍受的腰腿痛。生命體征平穩(wěn),治療配合度高,近期未接受其它相關治療,簽署同意書。中醫(yī)辨證為腎脾兩虛型腰痛。
排除標準:繼發(fā)性骨質(zhì)疏松癥,重要臟器功能不全,過敏性體質(zhì)或?qū)ο嚓P藥物過敏。
兩組均用骨肽注射液(武漢華龍只生物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7201)10~20mL,溶于200mL生理鹽水溶液后靜脈滴注,1日1次。
觀察組加用致康膠囊(西安千禾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生產(chǎn),國藥準字Z20025043)4粒(1.2g),日3次口服。
2周后統(tǒng)計療效。
癥狀評分采用簡化SF-36量表,于治療前后評定活力、生理功能、生理職能、總體健康、軀體疼痛、社會功能、情感職能、精神健康維度得分,并計算總分。疼痛癥狀改善情況用模糊視覺評分法(VAS)評價,得分范圍0~10分,得分越高提示疼痛程度更嚴重。
兩組簡化SF-36量表評分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簡化SF-36量表評分比較 (分,±s)
表1 兩組簡化SF-36量表評分比較 (分,±s)
兩組疼痛VAS評分比較見表2。
組別 n 治療前 治療后 t P觀察組 30 82.8±5.3 122.4±5.3 -28.9380.000對照組 30 83.1±4.7 114.8±6.2 -22.3170.000 t -0.232 5.103 P 0.758 0.000
表2 兩組疼痛VAS評分比較 (分,±s)
表2 兩組疼痛VAS評分比較 (分,±s)
組別 n 治療前 治療后 t P觀察組 30 7.8±1.7 2.4±0.8 15.742 0.000對照組 30 7.5±1.3 4.7±1.3 8.342 0.000 t 0.768 -8.253 P 0.453 0.000
骨質(zhì)疏松癥的病理改變主要是骨組織顯微結構受損,針對其病因,治療骨質(zhì)疏松性腰腿痛的方案因重點關注促骨生長、抑制骨吸收,并配合物理治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等[1]。骨肽中含有多種促骨生長成分,包括鈣、磷、無機鹽、微量元素、轉換生長因子β、骨形成蛋白、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等,能夠調(diào)節(jié)骨代謝,刺激成骨細胞增殖,調(diào)節(jié)磷鈣代謝,從而促進新骨生成、增加骨蓋沉積,以防止骨質(zhì)疏松癥[2]。正常情況下,骨吸收與骨形成是相互平衡的,骨肽注射液雖能夠促進新骨形成,但缺乏對骨吸收的抑制作用,骨吸收過多可能仍會影響骨質(zhì)疏松癥的療效。
致康膠囊中大黃、黃連清熱解毒、燥濕斂瘡,茜草、制沒藥、龍血竭、珍珠粉活血化瘀、消腫生肌,三七活血止血、消腫止痛,海螵蛸制酸止痛、收濕斂瘡。骨肽注射液聯(lián)合致康膠囊能夠改善癥狀,提高療效。
[1] 陸洪軍,李長德,唐海波,等.鮭降鈣素與注射用骨肽聯(lián)合超聲藥物透入治療骨質(zhì)疏松患者腰背痛的效果對比[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12):3439-3440.
[2] 孫鴻安,張冬艷,郝永紅,等.注射用骨肽治療老年性橈骨遠端骨折的療效觀察[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6,20(11):168-169.
R591.44
B
1004-2814(2017)04-0396-02
2016-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