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琴
科技在發(fā)展,社會在進步,隨著現(xiàn)代教學手段的進步,多媒體技術被越來越多地應用到初中政治教學當中,這使得初中政治課堂教學有了種全新的教學境界,使學生越來越愿意學習,使學生在學習中找到了學習的快樂,引導者學生自主地學習。在新時期進行課堂教學,教師一定要發(fā)揮出多媒體技術的優(yōu)勢作用。下面,筆者結合初中政治教學,談談多媒體技術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的運用。
1 多媒體技術的特點
1.1 圖文并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多媒體技術具有圖文并茂及聲形俱全的特點,能夠將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復雜的變化過程形象直觀地表現(xiàn)出來,因此在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使人腦獲取知識信息的感官功能大大改善,也提高了視覺形象與聽覺印象傳遞信息的效率,使得學生的學習方式由傳統(tǒng)單一的課堂學習發(fā)展為多方式、多途徑的新形式。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充分發(fā)揮其聲像、動畫特征,用圖形、動畫、文字、聲音等形式,清楚直觀地揭示事物的發(fā)展變化,增強課容量、教學條理性和形象性,更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有利于教學目標的完成。
1.2 課前制作且信息量大,有效節(jié)約課堂時間
多媒體課件一般是課前準備,上課時直接根據(jù)課堂需要播放,節(jié)省了大量的板書時間,提高了課堂效率。政治課內容較多,相對靈活,注重學生的活動,鼓勵學生參與,教學中需要大量的素材作補充。如何把眾多的內容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理解、記憶并能靈活運用到生活實踐中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從某種程度上解決這些難題。另外,多媒體課件具有信息量大的特點,可以隨意播放、返回,并可長時間保存,是傳統(tǒng)的教學工具所不具備的,極大地方便了課堂教學。
2 多媒體技術在初中教學中的應用原則
教學手段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于教學目標并最終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因此要始終以教學目的為中心,才能夠更好地發(fā)揮多媒體教學的服務優(yōu)勢。
2.1 以學生為主體,多媒體技術與傳統(tǒng)相結合,優(yōu)勢互補
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要以學生為主體,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調動和激發(fā)學生對政治學科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通過直觀的形象,真正地去思考和分析,從而增強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多媒體技術應用于政治教學中,有其自身的明顯優(yōu)勢,能夠優(yōu)化教學模式,是對傳統(tǒng)教學手段的一種改善和補充,并不意味著是對傳統(tǒng)教學手段的替換。在初中政治教學中,教師的主導地位仍然是不容忽視的,傳統(tǒng)的板書教學也有其存在和應用的價值,要互相結合,優(yōu)勢互補。
2.2 要根據(jù)課程目標靈活應用多媒體
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應用對教學質量的進步意義已經被理論和實踐證明,但多媒體教學手段本身也在不斷地變化和發(fā)展,其軟件、硬件條件也在不斷地豐富,應用性和適應性也在不斷地提高。所以,實際教學過程中要結合課程目標和學生的特點以及教師掌控課堂的能力靈活應用多媒體,做到因課制宜,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以最大地發(fā)揮多媒體的作用。
2.3 使用多媒體時,不能削弱教師的主導作用
多媒體是輔助教學的工具,能否達到教學目的和提高教學效率,關鍵在于教師運用這一工具的方法和水平。有些教師應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時忽略了教師的主導作用,成了多媒體的“操作員”或“解說員”,將一節(jié)課的內容播放給學生或者照本宣科地讀給學生,這就喪失了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本意。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主導課堂,引導學生參與教學,完成問題的引出、思考和總結,必要的時候借助多媒體幫助學生理解問題、總結答案,這樣才能保證課堂效率。
3 多媒體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3.1 運用多媒體,加強初中政治教學的直觀性
傳統(tǒng)的政治教學課堂中,教師憑借一本教科書、一支粉筆、一塊黑板進行知識的講解,很難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更無從談起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和鍛煉。多媒體的應用可以將初中政治教學內容變抽象為形象,將枯燥的知識直觀形象、聲情并茂地傳遞給學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 例如,在講“我國還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一節(jié)時,筆者先組織學生觀看《神州吟》第四集《漫長的跑道》片段,學生對新中國成立后的成就產生更直觀的了解;然后看第五集《不平衡的舞臺》片段,學生看到我國廣大山區(qū)經濟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不高,甚至有的地方還沒有解決溫飽問題,山區(qū)的孩子在簡陋的教室里學習,與沿海發(fā)達地區(qū)形成鮮明的對比。在看完錄像之后,筆者再結合教材講解我國的基本國情,學生就會認識得更加透徹。又如,在進行“改革開發(fā)”一節(jié)的教學時,播放紀錄片《復興之路——改革開發(fā)30年大事記》,這些材料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和說服力,使學生對“改革開放”的重大意義和改革開發(fā)的重要成就有了深刻的認識。在學生看完錄像的基礎上,筆者再引導學生學習教材內容,他們對改革開發(fā)的正確性和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的必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3.2 通過多媒體增強初中政治教學的時代氣息
政治課的時政性要求在實際教學中要有較強的時代氣息,這就需要關注時事,分析時事。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只能將相關報道讀給學生聽,學生難以全面了解。通過多媒體在課堂上將相關視頻、圖片展示給學生,使學生對國內外形勢、當前社會熱點、時代聚焦點有更加直接的接觸,對培養(yǎng)學生關注社會熱點的意識以及實踐能力都有很大的幫助。
3.3 借助多媒體加強初中政治對學生的情感教育
政治課教學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情感教學,其知識只有通過生動的語言、形象的展現(xiàn)、情緒的感染,去觸及學生的靈魂,激勵他們的心靈,促使他們用行動去捍衛(wèi)真理時,才談得上轉變?yōu)閷W生的信念。而只有當知識轉變?yōu)閷W生的信念時,才談得上道德教育[4]。
初中政治教學中,為了更好地達到這一目的,筆者巧妙地借助多媒體設置情境,讓學生不自覺地參與教學,完成教學目標。如講“情趣與志趣”時,先播放電影《烈火中永生》的片段,學生被影片中的“小蘿頭”童真的心靈和對未來的希望所深深打動。然后筆者引導學生討論情趣與志趣對人生的重要意義。學生感悟到人的興趣、愛好越廣泛,生活就越豐富多彩,人們對生活的感受和體驗也就會愈加深刻,也就越加熱愛生活,珍惜生命。
作為新時代的老師,我們要緊跟時代的步伐,不斷地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要掌握先進的教學技術,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提高我們的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