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永輝
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深入發(fā)展的今天,如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全過程,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一個很有研究價值的課題,為了更好的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我就多年來在教學不斷的摸索、研究。下面我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初淺地談談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一、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是學生學好語文的關鍵。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笨梢?,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求知的前提和學習的動機。濃厚的學習興趣能促使學生自覺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貫注于學習,能使學生在繁重刻苦的學習過程中抑制疲勞、愉悅心情,所以學習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動力。學生的學習興趣來源于具體情境,而課堂教學又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實施主體教育的主陣地。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閱讀的情境,讓學生置身其中與作者的思想產生共鳴,從而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學習積極性是指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并主動,自覺地進行學習內容的探索,學生的學習興趣越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就越高,那么怎樣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在語文教學中常用的方法:1、精彩的導入。教學根據(jù)教學內容精心設計每堂課的導入,把課堂教學變成一種向知識奧秘探索的活動,一開課就把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出來,例如:我在《威尼斯的小艇》教學中,我是這樣做的,我上網查找威尼斯城市的一些視頻和圖片,做成課件,沒有講授新課時,我就帶領學生去觀光旅游威尼斯這座水上城市,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看到小艇在河道里處流不息,學生們興趣高漲,這時我讓學生打開課文讀一讀,看看作者是怎樣來描寫的,這樣的導入為本節(jié)課語文教學做了很好的鋪墊。一堂課的開端特別重要,好的開端就如同在戰(zhàn)斗中選準一個突破口。2、競爭的課堂。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參與競爭也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措施,教師要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之中參與競爭,競爭也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良好方法,還是拿《威尼斯的小艇》一課為例:我在教學5、6自然段時,我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看一看哪一個小組合作學習完成得好,我把事先準備好的合作學習卡發(fā)給他們,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興趣,小組成員很怕自己小組落后,認真閱讀,認真分析思考,最后在互不相讓中完成學習任務。提高了課堂有效性。
如果仔細觀察,你會發(fā)現(xiàn),連后進生在競爭中都會不甘示弱,在教生字時比一比,誰認得快、記得牢;在朗讀課文時,比一比,誰讀得有感情、誰領會的深刻;在總結課文時,比一比,誰發(fā)言有創(chuàng)意。3、新穎的教法。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不斷在學生面前展現(xiàn)那個燦爛的知識新天地,教學的方式方法盡量多一些,活一些,講述、讀書、討論交替進行。還是拿《威尼斯的小艇》這一課為例,我為了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多變的學習能力,我在教學中,采用師生共議、自學品讀、同桌合作、小組討論等教學方法。千方百計地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到有新意。比如:講戲劇時讓學生演一演;講詩歌時,舉行朗誦會;范讀課文時,放一段錄音…….二、全面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既然學生是課堂的主體,那么如何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呢?1、當好良師益友。教師首先必須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以真摯的情感,真誠的語言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生強烈的主人意識,當學生認識到自己是學習活動的主人時,他就會把自己的學習行為與整個課堂教學聯(lián)系起來,例如:教師在教學中多設教學懸念,提出問題要有思考性,不要提一些淺顯明了的問題。我在《可貴的沉默》教學中,我提出了一個這樣的問題:為什么說“沉默”還可貴?學生們看到了這個問題,急急忙忙翻書閱讀,尋找答案,這樣就激發(fā)了他們的興趣,也觸動他們積極參與課堂活動的興致。把教學活動看成是自己應積極參與的活動?!白儭币疫@樣學“為”我要這樣學。2、大膽解放學生。要讓學生成為主體,就不能用考試、作業(yè)等,壓學生,而要大膽解放學生,讓課堂活而不亂,活而有序。有時看起來很亂,但那是在討論問題,而不是打鬧,有時很安靜,那是在聽講,是在做題,老師應努力做到:課文讓學生讀,見解讓學生講,疑點讓學生議,規(guī)律讓學生找,總結讓學生寫。3、挖掘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是動機、興趣、意志、性格等心理特征的總稱,在教學中,非智力因素的動力作用對于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形成,智力的發(fā)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老師應特別注意,把激發(fā)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放在首位,重點培養(yǎng)學生較高的學習動機、激發(fā)濃厚的學習興趣,養(yǎng)成頑強的學習意志和良好地學習習慣。三、充分運用各種學習形式。1、提倡自主學習,勤思多問。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時一定多注意,不要包辦代替,要鼓勵他們想問題,提問題,鉆研問題。現(xiàn)在有些學生不但手懶,腦子也懶,有點難題就想問,總想依賴別人,一看到題目較難尚未好好琢磨,就去問老師,這時候如果老師鼓勵學生仔細一分析可能就想出來了。2、鼓勵合作學習,取長補短。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往往會遇到新問題,當學生獨立思考后還是解決不了,就需要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之間進行合作學習,不少新知識是在舊知識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后,大部分能解決,只要讓學生之間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教師稍加點撥即可。3、引導探究學習,完善學法。作為教師要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在共同的學習活動中,能用優(yōu)勢去克服劣勢,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比如:在組織學生小組學習的基礎上,提倡組內合作,組間競爭,對同一個問題,看哪一組先解決,解決的方法多,找到了最佳解決辦法。當然,課堂教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影響課堂教學的因素也有很多,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我們必須以教學理論作指導,經過自己的不斷實踐和總結,不斷完善和創(chuàng)新,從而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