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曄
【摘 要】在當前的小學英語教學中,大多數(shù)教師對于學習英語中所提倡“聽”“說”“讀”“寫”四個方面都是非常注重的,而對于寫,有些教師還停留在寫單詞、寫句子、抄寫課文等較淺的層面上。國家基礎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將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確定為學生綜合語言能力的形成,而這一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學生的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tài)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yǎng)的整合發(fā)展的基礎之上的,而進行寫作訓練恰好是讓學生從語法的講解和單詞的死記硬背中解脫出來,從而達到活學知識的目的。本文就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進行寫作教學的重要性及如何進行寫作教學,提出了一些筆者自己的觀點。
【關鍵詞】寫作訓練的重要性;如何進行寫作教學
在當前的小學英語教學中,大多數(shù)教師對于學習英語中所提倡的“聽”“說”“讀”“寫”四個方面都是非常注重的,而對于寫,有些教師還停留在寫單詞、寫句子、抄寫課文等較淺的層面上。殊不知,他們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寫作的訓練。隨著學生英語知識的積累,對他們進行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勢在必行的。國家基礎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將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確定為學生綜合語言能力的形成,而這一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學生的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tài)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yǎng)的整合發(fā)展的基礎之上的,而進行寫作訓練恰好是讓學生從語法的講解和單詞的死記硬背中解脫出來,從而達到活學知識的目的。那么,如何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進行寫作教學,筆者認為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
小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學生必須從低年級開始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經(jīng)歷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少到多、由淺到深的過渡階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可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掌握情況,從最初的仿寫句子到能用所學的詞匯進行造句或填空完成句子,從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回答問題到改寫課文、看圖寫話等。例如:在5年級教材中出現(xiàn)“can”的教學,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嘗試用“I can”說說自己的才能。S1:I can run;S2:I can sing;S3:I can play the piano;S4:I can clean my bedroom,教師再出示一些提示性的話語如:run very fast;sing beautifully;play the piano well等引導學生進行拓展訓練,擴大學生詞匯量,為著手寫作做鋪墊,接下來就可以延伸成為:I can … but she/he cant, She/he can … . 說說別人的才能。有了前面的鋪墊和教師給出的拓展詞匯,學生在進行后面的練習時就降低了難度。
二、遵循就地取材的原則
《牛津小學英語》的教材文體豐滿,為學生提供了開放的思路、豐富的視野和無限想象的空間,所以就地取材不失為一種將課堂知識延伸到課外、將課內(nèi)外學習相結(jié)合的一個好辦法。教材中有許多課文都值得我們?nèi)ジ膶懟蚍聦?,最初時可以讓學生把課文中對話改寫成短文,亦可以把短文改寫成對話,都是訓練學生寫作的一種好方法。例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模仿“Holidays”中描述的各種節(jié)日,以“My favourite holiday”為題寫一篇短文,短文中要求學生把自己喜愛的節(jié)日名稱、時間、喜歡這個節(jié)日的原因、以及在這個節(jié)日中人們通常所做的事都要交待清楚,就成了一篇較完整的短文了。
三、遵循因時所需的原則
寫作教學無所不在,它可以在平常的教學中,也可以在課堂之外,更可以體現(xiàn)在四季交替的變換中,即所謂的因時所需。任何時間都可以進行寫作教學。如:當春天來臨,河水解凍,百花盛開,燕子從南方飛回,公園里因為有了孩子們的歡聲笑語而顯得生機勃勃。教師就可以請學生們以“Spring comes in the park”為題寫一篇短文,用手中的筆記錄季節(jié)更替而造成的景致變換。同樣,在寒假過后的新學期開學時恰逢Lantern-Festival。教師亦可以要求學生上街觀燈,借助字典或查閱資料等各種形式,完成一篇自己眼中的Lantern-Festival。我想這也就是所謂的生活時時處處有教學吧!
四、遵循協(xié)作共贏的原則
當前的《牛津小學英語》教材提供了大量創(chuàng)造性運用語言的情境,為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搭建了一個良好的平臺,便于組織和開展任務型小組合作活動。而其中有些寫作任務需要學生在觀察、探索、合作和討論的基礎上才能完成。而小組合作寫作也能使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其中,給予他們更多的自由活動時間和相互交流的機會,營造良好的互助氛圍,激活學生的寫作思維。例如:在學完“The seasons”一文后,教師可以讓同學們合作學習,每人負責找出某一個地方的某一個季節(jié)的特征,最終通過組內(nèi)討論,匯總整理后形成一篇介紹某一個城市四季的天氣特征的短文。這樣既凝聚了集體的智慧,又給參與其中的每位同學帶來了成就感,同時也能讓學生在無形中將所學知識與實踐緊密結(jié)合。當小組合作的寫作訓練進行到一定程度,孩子們的英語寫作水平也有了長足的進步時,教師亦可以根據(jù)學生具體情況,充分利用小組的力量,要求每一小組每月出一期英語小報,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小報的主要內(nèi)容、熱點話題、如何排版等,最后再相互討論拼寫、語法等,使得語句修飾的更加完美,最終凝結(jié)了小組智慧和汗水的結(jié)晶,展現(xiàn)在全班同學面前,得到全班同學的認可,這樣對提高學生的整體寫作水平有很大的幫助。
總之,不管老師使用何種方法,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進行英語寫作教學是有利而無一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