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玉童
摘 要:隨著我國國務院頒布的《法律援助條例》,我國國民的生活也有了相應的保障。而隨著我國法律制度的完善,國民生活質(zhì)量也有了相應的提高。法律援助制度就是指法律救助,我國公民可以通過正規(guī)的途徑來申請法律救助,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法律援助制度是世界上許多國家所普遍采用的一種司法救濟制度,其具體含義是:國家在司法制度運行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和各個層次上,對因經(jīng)濟困難及其他因素而難以通過通常意義上的法律救濟手段保障自身基本社會權利的社會弱者,減免收費提供法律幫助的一項法律保障制度。
關鍵詞:法律援助 法律 公平正義 公民權益
一、前言
法律援助的主要對象是窮人或者其他處境不利的認為對象,對于那些想要維護自己的權益卻又沒有經(jīng)濟的支援的人,他們可以申請相應的法律援助來保護自己。法律援助可以免費為窮人伸張正義,法律援助的提出主要的目的就是維護社會的公平和公正,宣告人人平等。不管什么人,當自己本身的權益受到侵害時,就可以利用法律這把兵刃來保護自己。對于法律援助而言,是以國家為主體的機制,各級政府只是國家實施法律援助的代理人。這種制度的出現(xiàn),讓原本只是律師的道義問題而逐漸轉(zhuǎn)變成了國家的責任問題,是法律援助真正的有了它的價值所在。
二、法律援助制度存在的幾個問題
(一)公民的法律意識不夠
我發(fā)現(xiàn)我們學校的絕大多數(shù)的學生沒有多大的法律意識。我們學校會經(jīng)常開展關于法律知識的演講,但是絕大部分的學生都是低頭看自己的書或者做自己的作業(yè),對于教師強調(diào)的這些法律意識都不放在心上。高中是青春懵懂的時期,生活在溫室里邊。也不了解法律知識的重要性。我們高中發(fā)生過很多起學生打架致命的事件,年輕氣盛是一方面的原因,但是更多的是法律意識,他們不知道,傷害一個人甚至殺死一個人的后果有多嚴重。高中生大多數(shù)是16歲的公民,他們已經(jīng)到了承擔法律責任和義務的時期,對于法律知識是有必要的去了解的。
(二)法律援助的資源有限,而法律援助的需求量大
自從法律援助制度的建立以來,法律援助的事業(yè)迅速發(fā)展,促進了社會的平等,推動了社會文明的發(fā)展。在我看來,我覺得現(xiàn)在我國雖然有這樣的體系來維護國家公民的合法權益,但是在資源還存在一些問題,首先就是我國還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上需要法律援助的人日益增多,特別隨著法律援助制度的實施和普法宣傳的深入,廣大群眾尤其是社會特殊群體的法律意識不斷增強,法律援助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特別是援助案件范圍擴大后,須援助案件數(shù)急劇上升。而我國的能夠提供法律幫助的機構(gòu)是有限的,不能全方位的照顧公民。另外,由于經(jīng)濟發(fā)展的水平不夠,大部分的人都沒有足夠的物力和財力去維護自己的權益,但是法律援助體系的資源又是有限的,特別是援助案件范圍擴大后,須援助案件數(shù)急劇上升。以工傷和勞動合同糾紛為例,2010年羅莊區(qū)仲裁委辦理293件,今年辦理188件,上述案件中,根據(jù)上級文件規(guī)定,凡是農(nóng)民工的都屬于法律援助案件,每年就有150件左右;最后,由于列入?yún)^(qū)財政辦案補貼經(jīng)費較少,能夠用于法律援助的資源有限,受到人力、財力等條件的限制,法律援助中心只能量力而行,受理的法律援助案件僅限于刑事指定辯護案件以及經(jīng)濟特別困難的當事人尋求法律援助的案件,其他許多依法可以獲得法律援助的事項,我們還無力顧及。
(三)法律援助的經(jīng)費沒有相應的保障
由于在代理相應的案件處理的過程當中,所涉及到的大量經(jīng)費是無法及時的報銷的。很多的法律援助體系是沒有足夠的資金去處理公民們申訴或者請求受理的是案件的?,F(xiàn)在社會這個群體越來越復雜,越來越多的突發(fā)狀況和事件的發(fā)生,導致需要法律援助的公民越來越多。例如,有的工程項目的承包商在,在項目完成以后,將項目的資金私吞并潛逃。導致工人的工資無一著落,工人們就會想著要找法律援助來幫助自己找回自己的工資。這時候法律援助體系就是發(fā)揮重要作用的時候了,但是倘或機構(gòu)沒有足夠的基金去支持和展開這個維權活動,這個法律事件的處理往往是失敗的。沒有絕對的正義,估計機構(gòu)里邊的人也沒有誰會愿意冒著自己出大量的資金的風險來給別人處理案件。因此,完善相應的經(jīng)費體系是保障公民的法律援助體系正常運行的方法之一。
(四)法律援助體系的隊伍分工不夠明確
對于法律援助體系的隊伍,其編制的分工合作可能不夠完善。在其機構(gòu)中,有的工作人員負責的項目眾多,不夠具體、不夠明確,導致其處理事件的時候手忙腳亂的,給人一種得不償失的感覺。一個工作人員,承擔多份工作事項,這無疑給工作人員增加了工作負擔,進而影響了工作的效率。還有就是,在處理相應的法律事件時,需要有專業(yè)的律師來進行輔助和指導,避免不必要的違法處理行為。
(五)法律援助案件的處理質(zhì)量不高
由于大量的法律援助案件需要處理,機構(gòu)的處理的過程中難免會有疏漏和部分工作人員草草了事的行為,可能是因為厭倦了事件的處理,就像我們可能厭倦了大量的作業(yè)。所以會產(chǎn)生消極的態(tài)度來面對和處理這些案件。再者可能是因為國家給予的案件處理經(jīng)費不夠處理案件的成本,更加打擊了法律援助體系的處理案件的積極性。
總之,作為學生,應該主動積極的走向法律的懷抱,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識。也希望我們國家可以及時的處理一些法律援助制度方面存在的問題,以提高我們公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保障。
參考文獻
[1]胡萍.大連市中山區(qū)法律援助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3.
[2]易宇.中外法律援助制度比較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5.
[3]韓雨欣.我國法律援助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其完善[D].山東大學,2011.
[4]龔萬賓.有關法律援助制度的幾個問題探討[J].法制博覽,2015,2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