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瞻園年表簡編

        2017-05-24 19:16:54李輝
        文教資料 2016年36期
        關(guān)鍵詞:布政使南京

        李輝

        摘 要: 南京瞻園為“江南五大名園”之一,然其歷史一直未有系統(tǒng)整理。故搜羅各類文獻(xiàn),分條縷析,簡要勾勒出瞻園的變遷歷史,匯編成表。明清時期采用年號紀(jì)年,民國時期以民國紀(jì)年,新中國以來則按公元紀(jì)年。年號紀(jì)年及民國紀(jì)年后均標(biāo)出對應(yīng)公元紀(jì)年。每一條目后,先簡述有關(guān)瞻園大事記,再出列出考據(jù)文獻(xiàn)。并于引用文獻(xiàn)后以腳注形式,列出文獻(xiàn)版本來源,以供稽考。若需要補(bǔ)充說明,則于引用文獻(xiàn)后再加“按語”。

        關(guān)鍵詞: 瞻園 年表

        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

        朱元璋于是年下令興建南京新城,至洪武十九年(1386)竣工。

        [據(jù)]《二十六史精要辭典·下》:“南京城垣的興建,始于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止于洪武十九年(1386)?!_城門十三座,其中以聚寶門(今稱中華門)、通濟(jì)門、三山門(今稱水西門)最為宏偉。南京城里的皇城作正方形,內(nèi)有宮城,也叫紫禁城。……朱元璋建成南京城后,又在它的外圍營建外郭。外郭把聚寶山、鐘山、幕府山等都包納在內(nèi),全長約六十公里,以土壘成,開十八個城門?!雹?/p>

        另一說,至洪武二年(1369)南京新城始建。

        [據(jù)](日)岡大路《中國宮苑園林史考》:“洪武二年九月開始營建新城,至洪武六年八月建成?!雹?/p>

        朱元璋于營建新都的基礎(chǔ)之上,對功臣進(jìn)行府第賜封。

        [據(jù)]蔣贊初《南京史話》:“功臣、官僚和其他貴族的府第,多位于城南和城中。如大將徐達(dá)的府第,位于今城南的瞻園路,地名叫‘大功坊,由于他死后被追封為中山王,通稱‘中山王府?!雹?/p>

        明洪武三年(1367)

        朱元璋于洪武三年(1367)封徐達(dá)為魏國公。

        [據(jù)]《明史·本紀(jì)第一·太祖二》:“丙申,大封功臣。進(jìn)李善長韓國公,徐達(dá)魏國公,封李文忠曹國公,馮勝宋國公,鄧愈衛(wèi)國公,常遇春子茂鄭國公,湯和等侯者二十八人?!雹?/p>

        后朱元璋念徐達(dá)“未有寧居”,賜第,表其曰“大功坊”。

        [據(jù)]《明史·徐達(dá)傳》:“每歲春出,冬暮召還,以為常。還輒上將印,賜休沐,宴見歡飲,有布衣兄弟稱,而達(dá)愈恭慎。帝嘗從容言:‘徐兄功大,未有寧居,可賜以舊邸。舊邸者,太祖為吳王時所居也。

        達(dá)固辭。一日,帝與達(dá)之邸,強(qiáng)飲之醉,而蒙之被,舁臥正寢。達(dá)醒,驚趨下階,俯伏呼死罪。帝覘之,大悅。乃命有司即舊邸前治甲第,表其坊曰‘大功。”

        [據(jù)]過庭訓(xùn)《本朝分省人物考》卷十四:“進(jìn)封魏國公,參軍國事,食祿五千石,賜誥命鐵劵,仍賜文綺百匹。四年,賜地若干頃,佃戶若干戶,守墳人百五十戶,儀仗戶二十家,復(fù)賜第京師,表其里曰‘大功坊?!雹?/p>

        朱元璋本欲將自己作吳王時候的舊邸賜給徐達(dá),然徐達(dá)忠耿,不敢僭越,以君王舊日之宅邸自居。朱元璋之舊邸本為南宋建康府治、元朝御史臺(南臺)所在地。

        [據(jù)]陳作霖《上元江寧鄉(xiāng)土合志》卷一:“明太祖初下集慶時,居富民王絳帛家,旋以元御史臺邸,稱吳王府。在錦繡坊東,內(nèi)有白虎殿。及作新宮于鐘山之陽,移居之?!雹?/p>

        最終,朱元璋于自己的吳王舊邸之前為徐達(dá)興建宅第,并且建造了兩座“大功坊”牌坊。

        [據(jù)]施沛《南京都察院志》卷二十一:“大功坊牌坊二座,國初賜魏國公宅,萬字鋪工部造?!雹?/p>

        關(guān)于大功坊的位置,即在吳王舊邸前,又據(jù)《金陵瑣事》記載,徐達(dá)府后與府學(xué)相接。吳王舊邸之處,有今王府園街;由此可見,大功坊徐達(dá)宅第的位置大約東至夫子廟,西至今中華路,前臨瞻園路,后抵建康路。然大功坊并非今瞻園,只是而今瞻園的基址可以追溯到徐達(dá)的賜第“大功坊”。徐達(dá)宅第“大功坊”中營建園林,則至其后世子孫方始。

        [據(jù)]《明史·輿服志四》:“洪武二十六年定制,功臣宅舍之后,空留地十丈,左右皆五丈,不許挪移軍民居止,更不許于宅前后左右多占地,構(gòu)庭館、開池塘,以資游眺?!?/p>

        據(jù)《正德江寧縣志》卷六:“徐太傅園,……永樂間,仁孝圣后賜其家,為蔬圃?!雹?/p>

        [據(jù)]顧起元《客座贅語》卷五:“國初以稽古定制,約飭文武官員家不得多占隙地妨民居住,又不得于宅內(nèi)穿池養(yǎng)魚,傷泄地氣,故其時大家鮮有為園囿者。即弇州所記諸園,大抵皆正、嘉以來所創(chuàng)也。”⑨

        據(jù)王世貞《游金陵諸園記》:“當(dāng)中山王賜第時,僅為織室馬廄之屬,日久不治,轉(zhuǎn)為瓦礫場。”⑩

        洪武十八年(1385)

        徐達(dá)去世。

        [據(jù)]《明史·徐達(dá)傳》:“十七年,太陰犯上將,帝心惡之。達(dá)在北平病背疽,稍愈,帝遣達(dá)長子輝祖赍敕往勞,尋召還。明年二月,病篤,遂卒,年五十四?!蹏L稱之曰:‘受命而出,成功而旋,不矜不伐,婦女無所愛,財寶無所取,中正無疵,昭明乎日月,大將軍一人而已。子四:輝祖、添福、膺緒、增壽。長女為文皇帝后,次代王妃,次安王妃?!?/p>

        后因燕王朱棣發(fā)動“靖難之役”,徐達(dá)子嗣選擇支持不同陣營,長子徐輝祖守衛(wèi)南京,幼子徐增壽則“以京師虛實輸于燕”,后被建文帝斬。

        朱棣奪得江山后,免徐輝祖一死,留南京襲封魏國公;追封徐增壽為定國公,其后居北京世襲爵位。

        明代南京地圖(約1390年){11}

        明魏國公世襲表{12}

        正德三年(1508)

        第6任魏國公徐俌幼子徐天賜,開始營造私家園林。

        [據(jù)]《正德江寧縣志》:“徐太傅園,在縣正東新坊北。太傅諱達(dá),開國元勛,贈中山王,謚武寧。永樂間,仁教圣后賜其家為蔬圃。正德三年,東園公子天賜,遂拓其西偏為堂,……為金陵池館勝處。”

        [據(jù)]王世貞《游金陵諸園記》:“東園者,一曰‘太傅園,高皇帝所賜也。地近聚寶門,故魏國莊靖公俌愛其少子錦衣指揮天賜,悉槖而授之。時莊靖之孫鵬舉甫襲爵而弱,天賜從假茲園,盛為之料理,其壯麗遂為諸園甲。錦衣自署,號曰‘東園,志不歸也。竟以授其子指揮纘勛?!?

        此“徐太傅東園”乃是徐天賜假借之,按理應(yīng)該由第七任魏國公徐鵬舉承襲擁有。不僅如此,徐天賜建造園林用地乃侵占府學(xué)之地,生員周膏作《非非子》一篇砭刺,載于《金陵瑣事》。

        嘉靖年間

        第七任魏國公徐鵬舉鑿池疊山,興筑園林。具體時間未考證出。

        [據(jù)]劉敘杰《南京瞻園考》:“按《明史》卷一百五·功臣世表一所載,徐達(dá)子孫官太保僅二人:即七世徐鵬舉于嘉靖四年封太子太保;十世徐弘基于天啟元年加太子太保,崇禎十四年加太傅。再依王世貞生卒,可知西圃之興建者,應(yīng)為徐鵬舉,時間則在嘉靖初或中葉。其次,所述圃址在府第之西,與宅室僅有三門之隔,且入園后右折即登山,又多用湖石等,都與后來瞻園情狀大致相符,后以瞻園地即原西圃故址之一部,蓋亦有所憑據(jù)?!眥13}

        萬歷十六年(1588)

        王世貞六十三歲,游覽魏國公徐氏私家園林中的東園、西園、萬竹園、徐三錦衣北園。

        [據(jù)]錢大昕《弇州山人年譜》:“十六年戊子,六十三歲。二月,赴留都,過吳門游徐少參園。三月朔到任,謁孝陵,游靈谷寺,餞袁尚書抑之于燕子幾,又與諸公游牛首諸山及徐氏東園、西園、徐公子萬竹園、朱王孫同春園。四月,游王氏園看芍藥。五月,游武氏園、姚氏園、徐三錦衣北園。閏六月,敬美卒于里門。公再具疏請致仕,不允。八月,游高坐寺?!眥14}

        萬歷十七年(1589)

        王世貞六十四歲,游覽魏國公徐氏私家園林中之東園、鳳臺園。

        [據(jù)]錢大昕《弇州山人年譜》:“十七年己丑,六十四歲。春日,與諸公會飲趙中貴園亭,又游徐氏東園鳳臺園、金盤李故園、莫愁湖故園、李臨淮竹園。三月,子士騏登進(jìn)士,授兵部主事。六月四日,以三品考滿離任北行。十三日,行抵淮安,得升南京刑部尚書之命,遂南還。

        廿三日,到家,謁先祠,哭弟敬美殯所。至嘉定,游徐宗伯叔明歸有園?!?/p>

        萬歷十八年(1590)

        王世貞六十五歲,大約于是年或此前一年撰寫《游金陵諸園記》,記載園林共十六座,其中屬于魏國公徐氏宅園共十座。其中所游之西圃便是日后“瞻園”的雛形。

        [據(jù)]王世貞《游金陵諸園記》:“世子以其仲父錦衣,與崇信伯費(fèi)公治具于西圃……太保公始除去之,征石于洞庭、武康、玉山,征材于蜀,征卉木于吳會,而后有此觀?!?/p>

        當(dāng)日魏國公“西圃”之富麗,可見一斑。

        萬歷三十年(1602)

        正月,魏國公府曾遭遇火災(zāi),“延燒欽造故第祖廟”,但西圃幸免于難。

        [據(jù)]周暉《金陵鎖事》卷三:“萬歷三十年正月初十日,魏國公室內(nèi)火起,延燒欽造故第祖廟,并奉祀皇陵敕書。給事祝公、御史朱公,皆有疏題奏,大意謂中山之奇勛可念,而弘基之橫遭可矜。圣旨命工部重造其第?!眥15}

        明朝末年,徐氏宅園依舊在興建,繁麗至極。

        [據(jù)]余懷《板橋雜記》:“中山公子徐青君,魏國介弟也。家貲巨萬,性豪侈,自奉甚豐,廣蓄姬妾。造園大功坊側(cè),樹石亭臺,擬于平泉、金谷。”{16}

        后明清交替之時,魏國公徐氏的宅園日漸荒蕪。

        [據(jù)]費(fèi)經(jīng)虞《江南過人家舊園》:“寒泉老樹好人家,漠漠荒垣帶殘沙。

        斷臂尚存當(dāng)日賦,滿園不是去年花。傷心短笛聲何苦,側(cè)目飛鳶影盡斜。使我重來見荊杞,那堪良夜聽悲笳。”{17}

        清順治二年(1645)

        清軍攻占南京,魏國公宅第籍沒入官。大功坊之名,及府邸之中園亭仍循其舊。

        廢除南京為國都地位,設(shè)江南布政使,魏國公西圃即為江南布政使署。

        [據(jù)]《瞻園志》卷一:“清改為藩署?!眥18}

        因改為藩屬,自然成了文人墨客雅集的重要場所。以后幾百年間,直至民國,“瞻園”一直是官吏文人雅集之地,以“瞻園”為題的● 酬之作

        日漸曾多。

        然入清以來,何時由“西圃”更名為“瞻園”似難以考證。

        康熙六年(1667)

        改江南左、右布政使為江蘇布政使和安徽布政使。安徽布政使雖轄安徽,但布政使署仍在江寧,魏公西圃仍為其藩署。

        康熙十六年(1677)

        朱彝尊入安徽布政使龔佳育府中客居。

        [據(jù)]吳晗《江浙藏書家史略》:“龔佳育(1622—1685)初名佳允,字祖賜,晚又字介岑,明仁和人。官光祿寺卿。性喜聚書,江寧學(xué)宮明德堂北,舊有藏書板殘缺,佳育選諸生磨勘,補(bǔ)成完書數(shù)百卷,又雕《欽頒四書講義》以行。其為政持論,利未可遽興,當(dāng)先祛其弊。故所至有異績……而與人樂易,恂恂長者。一意當(dāng)官,遏請屬,除豪強(qiáng),嫉貪沓……然雅好延禮名士,幸舍常滿。聚書至萬余卷?!眥19}

        [據(jù)]《中國藏書家通典》:“龔佳育(1622—1685),明末清初藏書家。

        初名佳胤,字祖錫,號介岑。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龔翔麟父。曾任山東按察僉事、江南布政使司布政使、太常寺卿、光祿寺卿等職。為官清廉正直,不畏權(quán)勢,勤政愛民,卒時家無余資。神道碑中稱其‘所至有異績。性喜藏書,一生無其他的嗜好,惟有收藏圖史、課子誦讀為娛,吳晗在《江浙藏書家史略》稱其‘藏書至數(shù)萬卷,藏書樓有‘瞻園?!眥20}

        所謂藏書樓有“瞻園”,是否與今之“瞻園”之名由來有關(guān),存疑待考。

        康熙二十年(1681)

        朱彝尊作《題瞻園舊雨圖》二首。

        后“浙西六家”詞人常于瞻園宴集游樂。

        龔翔麟(龔佳育子)有《春風(fēng)裊娜·瞻園春步》詞,沈融谷有《惜紅衣·題瞻園》詞等等。

        [據(jù)]《(乾隆)江南通志》:“瞻園在江寧縣大功坊,明魏國公徐達(dá)賜第內(nèi)西偏,竹石卉木為金陵園亭之冠?!眥21}

        【按】:《(乾隆)江南通志》乃撰修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康熙二十年(1681)即有朱彝尊《題瞻園舊雨圖》,則至遲在康熙年間則有“瞻園”之名。

        乾隆十年(1745)至乾隆十二年(1747)

        陳德榮,字廷彥,號密山,安州人,康熙五十一年進(jìn)士,官安徽布政使,有《葵園詩集》四卷。

        [據(jù)]袁枚《隨園詩話》:“密山先生,諱德榮,人淳樸而詩極風(fēng)趣。每瞻園花開,必招余游賞。”{22}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

        乾隆駐蹕瞻園,欽賜“瞻園”匾額,回京后仿瞻園形制造“如園”。

        乾隆曾作《寄題瞻園》一詩:“瞻園遺自中山久,昔至金陵曾一觀。取義如之較勝此,無須池館重盤桓?!?/p>

        [據(jù)]《瞻園志》卷二:“瞻園為高宗純皇帝南巡時賜藩屬,以名齋也。”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

        安徽布政使回駐安慶,增設(shè)江寧布政使。

        [據(jù)]《清史稿·本紀(jì)十二》:“己亥,增設(shè)江蘇江寧布政使,駐江寧府,分轄江、淮、揚(yáng)、徐、通、海六府州。以蘇州布政使分轄蘇、松、常、鎮(zhèn)、太五府州,安徽布政使回駐安慶。命托庸調(diào)補(bǔ)江寧布政使。命戶部侍郎于敏中在軍機(jī)處行走?!眥23}

        托庸調(diào)補(bǔ)江寧布政使,常于瞻園觴詠。

        [據(jù)]法式善《八旗詩話》:“托庸,字師健,別號瞻園,滿州人,累官尚書,有《瞻園詩鈔》、《尚書揚(yáng)歷中外四十解》。年老成持重,有古大臣風(fēng),性喜為詩,期于達(dá)意而止,未嘗過加修飾。瞻園為徐中山別業(yè),常與賓客僚佐觴詠其間,因以自號。南人又謂之‘簪園?!眥24}

        據(jù)《(雍正)八旗通志》:“所居曰瞻園,中有十八景,具池沼竹木之勝,暇則觴詠于此。”{25}

        乾隆五十三年(1788)

        康基田關(guān)江寧布政使,治理河水,并重修中山王墓。

        [據(jù)]康基田《河渠紀(jì)聞》卷三十:“乾隆五十四年三月,李奉翰調(diào)任東河,基田奉命以江寧布政使署理南河?!眥26}

        [據(jù)]《瞻園志》卷三《重修中山王墓記》:“今春余過墓展禮,神道碑巋然獨(dú)存。而荊榛彌望,門關(guān)不具。亟命治之,立碣修壇,繚以周垣,環(huán)丈二百五十有六。垣外余地,二頃有奇?!?/p>

        [據(jù)]《清代職官年表》{27},乾隆五十三年(1788)至乾隆五十五年(1790)

        任江寧布政使。嘉慶八年(1803)至嘉慶十一年(1806)再任。

        嘉慶八年(1803)

        康基田再任江寧布政使,組織文人重修《玉?!?。學(xué)者胡心齋于瞻園一書房從事校閱工作。

        [據(jù)]張之洞《書目答問》子部:“玉海二百卷,宋王應(yīng)麟,嘉慶丙寅康基田校?!眥28}

        [據(jù)]《補(bǔ)勘〈玉?!抵祷镄颉罚骸皬?fù)任江藩,即鳩工重建,規(guī)模差宏于舊東西,更增學(xué)舍,立書院,仍名曰尊經(jīng),復(fù)古而責(zé)實也。而玉海之板貯閣中為灰燼,南北更無他刻,海內(nèi)后進(jìn)稽古之士,無所資藉,余甚惜焉。適江寧守張古愚得浙東至元初刻善本,余乃招副貢陳勉甫,上舍胡圣畿,食宿瞻園,取古愚之本參校經(jīng)史,往復(fù)校讎,有元以來原本空缺舛誤甚多,上下求索補(bǔ)填二萬余字,視浙東初刻更加周備,付工雕板五閱月功成,蓋自是玉海之書始得完善,亦可云因敗為功者已?!眥29}

        道光四年(1824)

        藩屬大火,圖書案牘皆被焚毀。乾隆年間瞻園一十八景,皆不復(fù)。

        [據(jù)]成世瑄《瞻園雅集記》:“余承乏來茲,愛其水石澄婳,林巒郁蔚,而十八景之舊,所謂木香廊、梅花塢諸勝,已不能復(fù)指。”{30}

        道光二十年(1840)

        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

        成世瑄任江寧布政使,對瞻園稍加修葺。同樣招游人一同觴樂,并且撰寫《瞻園雅集記》。此《記》于1955年,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員會對瞻園進(jìn)行文物清理調(diào)查時發(fā)現(xiàn)碑文。

        咸豐三年(1853)

        太平天國軍攻克南京。

        瞻園為東王楊秀清暫居之所。

        [據(jù)]《瞻園志》卷一“咸豐中毀于兵燹?!?/p>

        [據(jù)]汪士鐸《乙丙日記》:“大功坊一帶,賊騎如云,至城外不絕。藩庫左右,元寶遺落滿路?!眥31}

        亦有史料記載洪秀全之妻弟、夏官副丞相賴漢英亦曾居住于瞻園。

        [據(jù)]滌浮道人《金陵雜記》:“偽夏官副丞相賴漢英往布政使司屬……最為詭譎……洪楊本極重用,后因其自告奮勇率眾分竄江西?!謴?fù)由江右敗回,故令往司署衙內(nèi),并未修飾?!眥32}

        同治三年(1864)

        曾國藩湘軍攻克南京,天平天國滅亡。

        攻城慘烈,兵火之余,瓦礫遍地。曾為太平天國王府的瞻園亦遭焚毀。

        同治四年(1865)

        瞻園重為江寧布政使署。李宗羲為江寧布政使。

        [據(jù)]《清代職官年表》,同治四年(1865)至同治八年(1869)任江寧布政使。

        [據(jù)]《瞻園志》卷一:“同治四年,藩司李宗羲葺治使署,園未遑也。”

        按:此與李宗羲《江寧布政使署重建記》時間有所出入。據(jù)《記》李宗羲乃是同治四年(1865)秋始任江寧布政使,但是“蒞事無所,假館以居”,故瞻園同光朝修復(fù)時間不應(yīng)當(dāng)為同治四年。

        同治六年(1867)

        江寧布政使署重修完畢,使署西偏之瞻園園景未及修復(fù)。

        [據(jù)]《瞻園志》卷二《江寧布政使署重建記》:“命宗羲以兵財之余,先葺治之,乃以六年正月賦功,閱八月而畢役。凡為大門五楹,為儀門五楹,儀門之內(nèi)為大堂五楹,堂之左右以為客次;又其左右,吏胥居焉;又其內(nèi)為二堂五楹,堂南西入為便坐,以侍賓客;又西入為屋五楹者。凡五重,其最南亦為客坐,其后則治事之所,燕私之居也。而為樓五楹二于堂之北,以奉王之栗主,用故事也。樓之東幕客居焉,儲峙有庫,架閣有房,寮吏各守其職。府吏咸有所棲,井灶庖湢,凡百具備。外設(shè)華表,周以繚墻,表里完固,觀瞻肅然。蓋雖壯偉之規(guī),游眺之樂,未能復(fù)于舊時,而以蒞官出政,行省之體,庶其稱矣?!?

        同治七年(1868)

        瞻園重建亭臺,修復(fù)園景。

        [據(jù)]《瞻園志》卷二《江寧布政使署重建記》:“又一年,北方余寇悉平,東南無事,年豐民樂,庶績有緒,宗羲乃于署之西偏瞻園故阯,因其水石之舊,薙茀除穢,扶阤累傾,臨池為榭,冠阜以亭,匪以自娛,略存遺跡。”

        同治八年(1869)

        仲春,李宗羲作《江寧布政使署重建記》一文。

        梅啟照任江寧布政使,繼續(xù)瞻園同光朝修復(fù)第二期工程。

        [據(jù)]曹志君《從新發(fā)現(xiàn)的碑文談同光年間瞻園之重建》:“梅啟照(字少巖,江西南昌人)接任江寧藩臺。繼李宗羲大興土木,對瞻園進(jìn)行較為全面的整治和修繕。歷時8年,建垂花門1間、走廊7號、六角亭1座,并月臺、石橋、駁岸等。經(jīng)李宗羲和梅啟照兩次較大規(guī)模的整修和重建,廢圮的瞻園起死回生。”{33}

        光緒三十年(1904)

        春,瞻園第三次修繕,建有綠墅亭、迎翠榭。此二者今皆不存其跡。

        [據(jù)]《瞻園志》卷二《瞻園記》:“今年春爰捐貲略加修葺,補(bǔ)栽修竹,復(fù)其亭曰綠墅;于西隅山坡辟一草榭,曰迎翠。深林峭石,四望宜人。

        觀斯園之興替,慨今昔之各殊。”

        夏月,黃建笎撰《瞻園記》。

        張之洞曾游舊地重游瞻園,有《瞻園》一詩。

        同光年間瞻園一覽表{34}

        【按】:根據(jù)黃建笎《瞻園記》:“今年春爰捐貲略加修葺,補(bǔ)栽修竹,復(fù)其亭曰‘綠墅;于西隅山坡辟一草榭,曰‘迎翠?!保哪┧饡r間乃是“光緒三十年歲次甲辰夏月”,故同光朝瞻園修復(fù)的第三期工程應(yīng)該是光緒三十年(1904),恐非光緒二十九年(1903)。

        光緒三十二年(1906)

        李佳繼昌官江寧布政使。

        李佳繼昌作《瞻園記》。

        [據(jù)]《清代職官年表》,李佳繼昌光緒三十二年(1906)至光緒三十四年(1908)任江寧布政使。

        宣統(tǒng)三年(1911)

        十月,辛亥革命,瞻園作為江蘇省長署。

        韓國鈞、齊耀林等先后于此就職。

        [據(jù)]《瞻園志》卷一《沿革》:“鼎革后為江蘇省長署,嗣改內(nèi)政部,今為水利委員會?!?/p>

        民國六年左右(1917)

        王西神參加軍府,在瞻園起居。

        [據(jù)]王西神《瞻園攀桂圖詩序》:“昔在辛丑,國步初更。定武張軍負(fù)嵎甫撤,余參戎幕,起居此園。莊嶠馬援(武進(jìn)莊思緘、丹徒馬相伯),洊歷府主,吳興隱侯(吳興沈縵云),實共晨夕?!?/p>

        【按】:亥革命前后,馬相伯曾在東京任《政聞社》總務(wù)員。因其德高望重,孫中山將他聘為南京第一任市長。沒過多久,南京撤銷設(shè)市。

        馬相伯轉(zhuǎn)任江蘇都督府內(nèi)務(wù)司長并代理都督。

        民國十年(1921)

        由于軍閥混戰(zhàn),瞻園再度荒圮。

        夏六月,何賓笙見瞻園頹敗之景,于自己收藏之《瞻園圖》上題詩:“六朝如夢鳥啼花,況復(fù)中山魏國家。今日瞻園吊遺跡,只余殘石數(shù)堆斜?!?/p>

        民國十六年(1927)

        11月11日,江蘇省政府全體委員于瞻園留影。

        照片內(nèi),瞻園之假山奇石清晰可見。

        民國十七年(1928)

        南社創(chuàng)始人、孫中山秘書陳去病寓居瞻園。

        瞻園遂稱為南社詩人聚會結(jié)社之處,其間詠懷之作亦存。

        民國十八年(1929)

        1月15日,江蘇通志編纂委員會于瞻園留影。

        照片背景中清新可見“瞻園”二字。

        2月6日,瞻園作為江蘇革命博物館。

        [據(jù)]《國民政府行政院公報》第二十號指令:“令江蘇省政府,呈擬以省府側(cè)旁瞻園作為江蘇革命博物館,經(jīng)省府會議通過,請鑒核備案,由呈悉準(zhǔn)予備案此令。中華民國十八年二月六日。中國民國國民政府行政院指令第四六七號?!?/p>

        劉三作《瞻園題壁(己巳)園為明中山王舊邸》:“自被腥羶失歲年,今來花木有余妍。戎衣一發(fā)前驅(qū)憤,淮水尋回舊逝川。園中池塘舊通秦淮雒下名園應(yīng)續(xù)記,云臺宿將定誰賢。先生別有興亡感,不為登臨始惘然?!?/p>

        【按】:劉三為南社作家,字季平,號江南。張蕾、袁蓉、曹志君著

        《瞻園史話》第122頁:“1925年與陳去病一起主事江蘇革命博物館,并寓居大功坊之瞻園,作《瞻園題壁》一首。”此說恐誤,一是因為江蘇革命博物館于民國十八年(1929)才擬用瞻園之址;其二,《瞻園題壁》一詩題目后附有“己巳,園為明中山王舊邸”,“己巳”當(dāng)為該詩所作之時間,乃是民國十八年(1929)正是干支紀(jì)年之“己巳”。

        并且這首詩刊登于《持志年刊》1930年第5期,時間也頗為符合。

        民國二十二年(1933)——民國二十六年(1937)

        距光緒三十年(1904)的修繕,時隔近三十年,瞻園又入荒涼之境,規(guī)模減縮。

        [據(jù)]朱偰《金陵古跡圖考》:“瞻園,徐中山達(dá)園,在大功坊。(今改中華路)……清改為藩署園,仍其舊。咸豐中毀,亂后重建,非復(fù)前規(guī)矣。今為內(nèi)政部,園大部為某學(xué)校所占。”{36}

        民國二十二年(1933),瞻園為中統(tǒng)局所占用。

        [據(jù)]萬東《中統(tǒng)局占瞻園始末》:“他(徐恩曾)以1929年蔣介石分配來的經(jīng)過整治警察訓(xùn)練的黃埔第六期畢業(yè)生近20人為基礎(chǔ),于1932年成了秘密的特務(wù)工作總部,總部就設(shè)在瞻園內(nèi)?!眥37}

        民國二十六年(1937),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是年冬,特工總部從瞻園遷往漢口。

        民國二十六年(1937)

        12月,侵華日軍攻破防線,南京淪陷,瞻園亦遭到損毀。

        [據(jù)]《瞻園志》卷一《沿革》:“丁丑事變,亦多毀損?!?

        [據(jù)]《南京日報》:“當(dāng)時南京城破壞比較嚴(yán)重的地區(qū),是城南的夫子廟和太平路一帶。日偽‘南京自治委員會成立以后,曾有官員到夫子廟察看,發(fā)現(xiàn)大成殿已被日本軍隊糟蹋得一塌糊涂,除多處遭到火焚、部分房屋被燒毀外,日軍的馬廄、衛(wèi)生學(xué)校等都設(shè)在殿內(nèi),殿宇原來的門窗、廂房等都已面目全非。”{38}

        民國二十九年(1940)

        汪偽民國政府于是年3月30日成立,瞻園為偽水利委員會所在地。

        楊壽楣于3月30日任水利委員會委員長。

        是年仲春,楊壽楣撰《延暉亭銘》,吳廷燮作《延暉亭記》。

        民國三十年(1941)

        6月,楊翰西(即楊壽楣)召壬寅秋試同年十人宴集瞻園,王西神作《瞻園攀桂圖詩序》。

        8月16日,楊壽楣免水利委員會委員長一職,諸青來繼任。

        中秋前夜,諸青來召集各政府人員又于瞻園集會。有《辛巳中秋前一夜瞻園茗集》詩,后刊載于《國藝》1942年第三卷。

        【按】:參與中秋雅集的都是汪偽政府人員,諸如立法院立法委員廖廉能、中央公務(wù)員懲戒委員會書記官長華振、考試院副院長兼代銓敘部部長江亢虎、監(jiān)察院參事陳道量、工商部參事姜可生、印鑄局局長李宣倜、前交通部電政司司長現(xiàn)任水利委員會工務(wù)處處長湯震龍、水利委員會委員殷松年、工商部參事黃端履等。{39}《國藝》乃是民國時期一本文藝刊物,1940年1月創(chuàng)刊于南京,1942年4月出版至第4卷第1期停刊。該刊由中國文藝協(xié)會編輯委員會編輯,由中國文藝協(xié)會發(fā)行。

        主要撰稿人有華振、陳寥士、二渠、汪兆銘、林霜杰、拜袁堂主人、黃芳墅、眉白等人。

        民國三十一年(1942)

        元月,諸青來作《瞻園志序》。

        其邀方志學(xué)家胡祥翰編纂《瞻園志》一書。該書乃是有關(guān)瞻園的唯一一本方志,然體例雜亂、文章良莠不齊。其中收錄前一年的《辛巳中秋前一夜瞻園茗集》詩。

        【按】:《瞻園志》一書目前僅1942年鉛印版本,未曾再版,2013年《金陵全書》甲編方志類收錄其影印本。作為一部南京地方稀見文獻(xiàn),具有一定的價值。

        二月,諸青來作《薇亭銘并序》,此前曾于瞻園中補(bǔ)建薇亭。

        8月22日,諸青來免水利委員會委員長一職。

        民國三十四年(1945)

        8月,抗戰(zhàn)勝利。

        10月,中統(tǒng)局(后改為黨通局)重返南京瞻園。瞻園繼續(xù)為其占用。

        民國三十八年(1949)

        1月25日,黨通局部署撤離瞻園,先退至上海,再退至廣州。

        1949年4月23日

        南京解放,瞻園由南京市軍管會房產(chǎn)處接管。

        1958年

        1956年10月1日,太平天國紀(jì)念館成立。

        1958年春,紀(jì)念館址遷入瞻園。

        3月起,劉敦楨等對瞻園進(jìn)行測繪,并進(jìn)行初步簡要修繕。

        6月,彭沖親蒞瞻園,并指示“不但要將瞻園妥善保護(hù),且要起廢興墜,供人民游覽娛樂,還要為接待國際友人提供一個適當(dāng)?shù)膱鏊?,以利宣傳我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shù),進(jìn)行文化交流?!?/p>

        1960年

        年初,劉敦楨主持下,南京工學(xué)院(東南大學(xué)前身)建筑系和建筑科學(xué)院聯(lián)合制定出“瞻園總體規(guī)劃”。

        1961年1月11日

        于瞻園舉辦“紀(jì)念太平天國起義110周年座談會”。

        是年,會議的提議被批準(zhǔn),“太平天國紀(jì)念館”更名為“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沿用至今。

        1966年2月

        劉敦楨主持下,瞻園重修一期工程——西部整修,竣工。歷史6年,耗資9萬余,用太湖石1500噸,園貌煥然一新。

        由于“文革”,瞻園二期擴(kuò)建工程未得以開展。

        1986年

        年底,啟動耽擱近20余年的瞻園重修二期工程——東擴(kuò)工程。

        [據(jù)]葉菊華《情系瞻園五十載——南京瞻園北擴(kuò)工程規(guī)劃設(shè)計》:“在1986年國家旅游局批給秦淮風(fēng)光帶建設(shè)的第一期撥改貸900萬元人民幣的款項中,劃出250萬元用于瞻園二期工程,這一要求得到市政府的支持與批準(zhǔn)。二期工程于1986年底啟動,先行搬遷居民,至1987年初開工建設(shè),1987年底竣工。早年彭沖書記的意愿和劉敦楨先生的傳世之作,沉睡了21年后,終于得到實現(xiàn)?!眥40}

        1987年12月22日

        瞻園東擴(kuò)工程竣工,東、西瞻園合二為一,重現(xiàn)金陵諸園之冠的風(fēng)貌。

        1988年

        瞻園修整一新,諸多名士于今年游瞻園,并作美文。

        春,美學(xué)家吳調(diào)公游瞻園,是年仲夏作《臨江仙》。

        孟夏(農(nóng)歷四月),文史大家程千帆、教育家匡亞明、戲劇家吳白匋共游瞻園。程千帆作《重修瞻園記》,匡亞明作《雨中游瞻園》、吳白匋作《瞻園歌》。

        八月,詞學(xué)大家唐圭璋作《浣溪沙·題中山王徐達(dá)瞻園》。

        九月,史學(xué)家羅爾綱撰《新修瞻園記》。

        上述文章存于今瞻園碑廊中。

        1989年

        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舉辦“徐達(dá)與瞻園的歷史陳列”。

        1991年

        發(fā)現(xiàn)魏國公徐氏故園的明代石峰,上有沈周、吳寬等題記,后征集入園。

        1999年6月28日

        羅爾綱史學(xué)館于瞻園內(nèi)落成,并對外開放。

        【按】:史學(xué)家羅爾綱曾于1976年8月自北京返回南京,于瞻園東側(cè)原江寧布政使衙署第四進(jìn)東廂房居住達(dá)一年之久。1997年5月25日逝世,其將畢生珍藏手稿、資料、圖書及收藏捐贈給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

        2007年

        5月,決定啟動瞻園第三期重修工程——北擴(kuò),葉菊華主持。

        6月初,完成北擴(kuò)工程規(guī)劃設(shè)計方案。

        7月1日,開工建設(shè)。

        2009年

        4月中旬,第三期北擴(kuò)工程竣工。

        5月1日,向公眾試開放。

        至此,瞻園于現(xiàn)代又重現(xiàn)光彩,堪為“寧派”園林之明珠。

        注釋:

        ①門巋主編.二十六史精要辭典·下.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1993:2763-2764.

        ②[日]岡大路著,常瀛生譯.中國宮苑園林史考.北京:農(nóng)業(yè)出版社,1988:174.

        ③蔣贊初.南京史話.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80:125.

        ④[清]張廷玉等撰.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

        ⑤[明]過庭訓(xùn).本朝分省人物考.明天啟刻本.

        ⑥[清末民初]陳作霖編.上元江寧鄉(xiāng)土合志.南京:南京出版社,2013.

        ⑦[明]施沛.南京都察院志.明天啟刻本.

        ⑧[明]王誥、劉雨纂修.正德江寧縣志.明正德刻本.

        ⑨[明]顧起元撰孔一校點.客座贅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⑩[明]王世貞.弇州續(xù)稿.欽定四庫全書本.

        {11}圖片摘取于:[美]牟復(fù)禮著,方駿、王秀麗節(jié)譯.1350—1400年的南京.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1(16).

        {12}摘引自:胡運(yùn)宏.明代南京魏國公徐氏家族園林.江蘇社科屆第八屆學(xué)術(shù)大會學(xué)會專場應(yīng)征論文.對原文表格略有改動。

        {13}劉敘杰.南京瞻園考.建筑歷史與理論(第一輯),1980.

        {14}錢大昕.弇州山人年譜.清潛研堂全書本.

        {15}[明]周暉.金陵瑣事·續(xù)金陵瑣事·二續(xù)金陵瑣事.南京:南京出版社,2007.

        {16}[清]余懷.板橋雜記.清康熙刻說鈴本.

        {17}[清]卓爾堪.遺民詩.清康熙刻本.

        {18}[民國]胡祥翰編修.瞻園志:金陵全書甲編方志類(影印本).南京:南京出版社,2013.

        {19}吳晗撰.江浙藏書家史略.北京:中華書局,1981.

        {20}李玉安、黃正雨編著.中國藏書家通典.香港:中國國際文化出版社,2005.

        {21}[清]趙宏恩.[乾隆]江南通志.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22}[清]袁枚.隨園詩話.清乾隆十四年刻本.

        {23}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77.

        {24}[清]法式善.八旗詩話.稿本.

        {25}[雍正]八旗通志.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26}[清]康基田.河渠紀(jì)聞.清嘉慶霞蔭堂刻本.

        {27}錢實甫編.清代職官年表.北京:中華書局,1980.

        {28}[清]張之洞.書目答問.清光緒刻本.

        {29}轉(zhuǎn)引:楊萬兵.《玉?!钒姹玖鱾骺际?大學(xué)圖書情報學(xué)刊,2008(26).

        {30}轉(zhuǎn)引自:張蕾等著.南京瞻園詩話.南京:南京出版社,2008.

        {31}[清]汪士鐸著.乙丙日記.臺灣:文海出版社,1967.

        {32}轉(zhuǎn)引自:張蕾等著.南京瞻園詩話.南京:南京出版社,2008.

        {33}曹志君.從新發(fā)現(xiàn)的碑文談同光年間瞻園之重建.東南文化,1990(4).

        {34}曹志君.從新發(fā)現(xiàn)的碑文談同光年間瞻園之重建.東南文化,1990(4).

        {35}此為1990年時,作者發(fā)表《從新發(fā)現(xiàn)的碑文談同光年間瞻園之重建》一文時的現(xiàn)狀,現(xiàn)今是否又變遷,未有考證。

        {36}朱偰.金陵古跡圖考.北京:中華書局,2006.

        {37}萬東.中統(tǒng)局占據(jù)瞻園始末.鐘山風(fēng)雨,2006(2).

        {38}南京淪陷后1/3建筑遭破壞.南京日報,2015—9—13(A02).

        {39}根據(jù)劉壽林《民國職官年表》整理而出。北京:中華書局,1995.

        {40}葉菊化.情系瞻園五十載——南京瞻園北擴(kuò)工程規(guī)劃設(shè)計.現(xiàn)代城市研究,2011(6).

        猜你喜歡
        布政使南京
        南京比鄰
        “南京不會忘記”
        吃回扣引發(fā)掐架
        南京·九間堂
        金色年華(2017年8期)2017-06-21 09:35:27
        吃回扣引發(fā)的一場掐架
        百家講壇(2016年3期)2016-09-27 19:19:30
        模范知府竟是黑老大?
        百家講壇(2016年8期)2016-07-23 18:35:48
        又是磷復(fù)會 又在大南京
        南京:誠實書店開張
        南京、南京
        張之洞被“教育”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蜜桃| 十八岁以下禁止观看黄下载链接| 亚洲最大成人网站| 国产精品沙发午睡系列| 日本添下边视频全过程|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yp| 丰满人妻被两个按摩师| 欧美国产亚洲日韩在线二区| 99久热在线精品视频观看| 东京热无码av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拍国产天天人| 久久无码av中文出轨人妻| 免费观看性欧美大片无片| 日本又黄又爽gif动态图| 欲妇荡岳丰满少妇岳| 国产丝袜在线精品丝袜不卡| 丰满少妇爆乳无码专区| 男人深夜影院无码观看| 日本一区不卡高清在线观看 | 国产无卡视频在线观看| 水蜜桃在线精品视频网|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亚洲在线视频免费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av永久 | 131美女爱做视频|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导航|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国产做床爱无遮挡免费视频| 男人的av天堂狠狠操| 久久想要爱蜜臀av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护士口爆吞精视频| 久青草影院在线观看国产| 痉挛高潮喷水av无码免费| 久久精品一品道久久精品9| 亚洲人成绝费网站色www| 亚洲黄色一插一抽动态图在线看 | 成人艳情一二三区| 免费a级毛片18禁网站app| 久久国产精久久精产国| 香蕉视频免费在线| 日本一二三区在线视频观看|